名稱辨析
由於譯名的不統一,“法蘭西學術院”常被稱為“法蘭西學院”,因此跟 Institut de France 混淆起來。不只是普通人弄不清它們之間的關係,就是比較專業的人士也常將它們混為一談,所以有必要為之正名。
“學術院”(Académie)一詞起源於柏拉圖在雅典的教學園地 Jardin d’Akadêmos,著名的利特雷(Littré)《法蘭西語言詞典》給它的定義是:“文人、科學家、藝術家團體”。這三類人都以博學廣聞、富有知識著稱,其知識的匯合、交流就是學術活動,所以“學術院”的名稱是準確的。
法蘭西學術院的院士最負盛名,按道理他們可以被稱為“法蘭西學院院士”,同樣道理,其它四個學術院院士也應該可以被稱為“法蘭西學院院士”。
若將“文學院”、“科學院”、“美術院”、“人文院”的院士冠以本院名稱,而獨稱“法蘭西學術院院士”為“法蘭西學院院士”,則是給予該院院士的殊榮。但應該明了從道理上講,他們跟其它學術院的院士是同級別的,只是他們更受重視而已。
肩負使命
法蘭西學術院具有雙重任務:一)規範法國語言,二)保護各種藝術。
第一項任務是從建立之初就負有的歷史使命,為此院士們要為語言的規範、明確而努力,使它成為全體法國人及所有使用法語的人們的共同財富。
學術院院士為維持發展變化中的法語的清晰、純正而工作,具體地講,就是通過編撰固定語言使用的詞典來規範語言的正確運用,同時也通過他們的建議以及通過參與確定術語的各種委員會來實現這一目標。
第二項任務是對文藝事業的資助,這是最初沒有預料到的,通過捐獻與遺贈所得的財產與資金使得這項任務得以具體實現。該學術院每年頒發大約60項文學獎。
最值得一提的是,從1986年開始,每年頒發海外法語區大獎,由此標明該學術院在向世界弘揚法語方面所作的持續努力。
該學術院還向文學團體、學者和公益作品的作者提供資助,向人口眾多的家庭、鰥夫寡婦、生活貧困者或具有特殊德行的人,提供幫助和一定數量的分期資助金。
歷史變遷
法蘭西學術院由宰相、樞機主教黎世留成立於1635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三親下詔書予以批准,1637年在國民議會註冊備案。
學術院成員最初在某個院士家中聚會,1939年後會議在掌璽大臣賽季欸(Séguier)家中舉行,1672年後在羅浮宮舉行,從1805年至今在法蘭西學院宮殿舉行。
除了1793至1803年法國大革命時期外,三個半世紀以來,該學術院一直在有規律的運行。
法蘭西學術院最初由紅衣主教黎世留監護,他去世後由掌璽大臣賽季欸護持,然後受路易十四及法國的歷代國王、皇帝和國家元首保護。
詞典編纂
為了法蘭西語言的規範、明晰、純潔並為所有使用者理解,法蘭西學術院的院士們於1694年編輯出版了第一部詞典,此後於1718年、1740年、1762年、1798年、1835年、1878年、1932-1935年出版了其它版本。1992年開始出的第九版正在編撰過程中,現已從字母A 出到plébéien 一詞。
機構組成
法蘭西學術院共由40名院士組成,院士為終身制,去世一名才由本院院士選舉補充一名,從創始至今本院共有719名院士。
該學術院院士集中了為法語的輝煌作出過傑出貢獻的詩人、小說家、劇作家、哲學家、醫生、科學家、人種學家、藝術批評家、軍人、政治家和宗教家。
通過其組成人員的豐富多元性,法蘭西學術院展現了忠實於才華、智慧、文化、文學和科學想像力的法國智庫形像。
永垂不朽
院士的“不朽者”外號來自於學術院創始人樞機主教黎世留為學院所制印章上的名言“獻給不朽”(à l’Immortalité)。
被選為法蘭西學術院院士被大眾看作最高的榮譽。院士的身份是終身的尊嚴。誰都不能在學術院辭職。由於損害學院聲譽的嚴重事件才會被學院開除,在學院史上被開除的事例及其罕見。
院士象徵
院士們在學院宮殿穹頂下舉行隆重會議時,要穿著名的“綠色院服”(habit vert)和無袖長袍(cape),頭戴兩角帽 (bicorne),手持自己設計的特色佩劍,表現出院士們的神氣和威嚴。該服裝設計於拿破崙任第一執政時期,這是法蘭西學院的各學術院院士們所共有的服飾。
華人院士
法籍華人程抱一先生以其特殊的天賦和勤奮的努力,在法蘭西文化園裡鍥而不捨地耕耘,終於得到法國同行們的高度認同,最後進入法國四十位不朽者行列,成為最受人們尊敬的飽學之士,也為自己的祖國和同胞贏得了異國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