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法華玄義>的哲學》內容簡介:天台宗的判教體系和止觀體系為中國佛教奠定了理論和實踐的基礎。由於天台宗的認識論帶有明顯的中國本土色彩,為唐代不同的佛教宗派的發展和興盛掃平了道路。
作者簡介
沈海燕,字靜如,任教於上海大學哲學系。祖籍浙江杭州。先後獲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學士學位,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亞洲研究系碩士學位,比利時國立根特大學佛學研究哲學博士學位。
英文專著Tiantai Philosophy of Buddhism:The Profound Meaning of the Lotus Sutra被譯成越南文,並獲上海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2004-2005)著作類三等獎。在中外學術刊物發表中、英文論文數十篇。
主要研究領域:天台佛教哲學,中華傳統根文化,道家哲學。
圖書目錄
序/1
前言/1
一、本書研究的對象/2
二、本書研究的目的/3
三、本書的組成/4
四、結論/5
導言/1
一、智巓的著作《法華玄義》/1
二、《法華玄義》的哲學/2
三、智巓詮釋《法華經》的特色/3
四、智巓哲學的影響力/3
五、《法華經》對表述智巓哲學的重要意義/7
六、有關《法華經》的譯本和評論/8
第一章 時代背景及智巓生平/10
第一節 歷史背景/10
一、佛教中國化的過程/10
二、南北朝佛教的不同/12
三、師說傳統的形成/12
第二節智巓的生平/17
一、智巓的出身/17
二、智巓出生的瑞象/18
三、修行之路/18
四、出家為僧/19
五、師從慧思的歲月/19
六、金陵弘法/21
七、棲隱天台/22
八、重返金陵/26
九、與隋皇室的交往/26
十、荊州之旅/29
十一、返程揚州/29
十二、天台山的最後歲月/29
十三、石城圓寂/30
十四、結論/31
第二章 《法華玄義》內窖概述和解析:通解五章/32
第一節 標章/33
一、釋名/34
二、顯體/38
三、明宗/43
四、論用/44
五、判教相/45
第二節 引證/52
第三節 生起/53
第四節 開合/53
一、五種/54
二、十種/54
三、譬喻/55
第五節 料簡/56
第六節 觀心/56
一、觀心標章/56
二、觀心引證/57
三、觀心生起/57
四、觀心開合/58
五、觀心料簡/58
第七節 會異/59
一、釋名/60
二、辨相/61
三、釋成/64
四、對諦/65
五、起觀教/65
六、起聖說聖默/68
七、得用不得用/68
八、明四悉檀權實/69
九、開權顯實/70
十、通經/71
第三章 《法華玄義》內容概述和解析:別解五章/73
第一節 釋名/73
一、別釋法/75
(一)妙之三義/75
(二)說法:心、佛、眾生三法/77
1. 廣明眾生法/79
1.1 法數/79
1.2 法相/81
1.2.1 通解十如是/81
1.2.2 別解十如是/82
2.廣明佛法/87
3.廣明心法./88
(三)結論/89
二、別釋“妙”/89
(一)通釋妙/89
1.相待妙/89
2.絕待妙/90
(二)別釋妙/90
1.跡門十妙/90
1.1 標章/91
1.2 引證/92
1.3 生起/92
1.4 廣解/93
1.4.1 境妙/93
1.4.1.1 廣釋諸境/94
(1)十如境/95
(2)因緣境/95
(3)四諦境/96
(4)二諦境/98
(5)三諦境/100
(6)一諦境/102
1.4.1.2 論諸境同異/105
(1)十二因緣境合十如是/105
(2)四諦合十如是、十二因緣/106
(3)二諦合十如是、十二因緣、四諦/108
(4)三諦合十如是、十二因緣、四諦、二諦/110
(5)一諦境合十如是、十二因緣、四諦、二諦、三諦/113
(6)無諦無說合十如是、十二因緣、四諦、二諦、三諦以及實諦/113
1.4.1.3 結論/116
1.4.2 智妙/117
1.4.2.1 總論諸智/118
1.4.2.2 智照境/125
1.4.2.3 對境明智/134
1.4.2.4 展轉相照對境/140
1.4.2.5 結論/148
1.4.3 行妙/151
1.4.3.1 佛教修行的四個層次/152
1.4.3.2 約五數明行妙/154
(1)別五行/154
(2)圓教五行/167
1.4.3.3 結論/168
1.4.4 位妙/169
……
第四章 《法華玄義》的成就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目錄
術語索引(漢、梵、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