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35小時工作制

每周35小時工作制是法國社會黨(左翼)總理若斯潘執政時於1998年6月通過的一項法律,而在此之前,法國自1982年起一直推行的39小時工作制。這項計畫的初衷是減少雇員的工作時間,使僱主不得不用多僱人的方法完成同樣的工作量,這樣就達到了增加就業的目的。時任法國就業部部長的奧布萊表示,此舉每年將至少創造了10萬個就業機會。

由來

以生活悠閒而聞名全球的法國人,尤其是工薪階層,一度對35小時工作制報以了極大的熱情。平均起來,法國人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就不用勞動了。一項民意調查顯示,56%的法國人希望維持原先的35小時工作制。

2005年3月22日,法國國會通過了一項新法案,放寬對35小時工作制的限制,允許在一定條件下增加工作時間以賺取額外酬勞。新工時製法案通過後儘管受到法國工商界僱主們拍手稱快,卻遭到了法國民眾的大規模抗議及社會黨人的強烈抨擊,並且造成政府與左派社會黨和工會的直接對立。社會黨和工會組織開始屢次扮演“工人權利捍衛者”的角色,號召民眾以實際行動維護自己“休息的權利”,抵制政府在這個問題上的改革方案。左翼陣營的社會黨、綠黨、法共和左派激進黨等共同發出號召維護35小時工作制。法國工會聯盟組織了規模浩大的全國性抗議活動,大約有幾十萬人參加了在100個城鎮舉行的遊行活動。

爭議

多休息還是多賺錢?這是個問題。法國人已經為這個問題整整頭疼了十多年。

企業主們從來沒有停止過對這一計畫的質疑。他們指出,薪資不變,每周縮減4個小時之後,35小時工作制將提高法國企業早已高得嚇人的薪資成本,進一步降低法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企業主們舉例說,法國人開始背上了“懶惰”的帽子,嚇退了許多國外投資者。在法國的美國工商會對在法美國企業進行的調查顯示, 93%的美國企業認為法國35小時工作制過於嚴格,這是法國在引進投資方面首要弱點。

相反, 已經有很多法國企業選擇到其他國家開設工廠以便減少35小時工作制帶來的不利影響。這使法國的就業形勢變得更加嚴峻。80%以上的法國僱主質疑降低工時就能增加就業機會的觀點,認為這只能削弱企業競爭力。尤其是2005年法國失業率突破10%,創10年來新高,更讓這種觀點迅速傳遍開來。

變革

2002年席哈克總統率領的右翼陣營在總統大選和國民議會選舉時承諾:一旦執政,要給35小時工作制制定更為寬鬆的實施細則。在2002年6月16日舉行的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第二輪投票中,右翼政黨大獲取全勝,成為議會多數派,控制了議會。

右翼政黨隨即開始著手對35小時工作制的改革。

2005年3月22日,法國國會終於通過了一項新法案,放寬對35小時工作制的限制,允許在一定條件下增加工作時間以賺取額外酬勞。提交法案的拉法蘭政府宣稱,希望以此來保持法國經濟的競爭力,鼓勵大家“多工作多拿錢”。

但在之後舉行的“歐盟憲法條約”全民公決結果顯示大約有56%的法國民眾在“歐盟憲法條約”全民公決中投了反對票, 最終使得拉法蘭政府不得不向席哈克總統提交辭呈。

2008年的首次總統新聞發布會上,法國總統薩科齊高調宣布,希望在當年徹底終結35小時工作制。2012年1月29日,法國總統薩科齊就經濟形勢接受電視採訪,宣布多項改革措施,其中就一直存在爭論的35小時工作制,法國總理菲永將從下周起聯繫各工會負責人,以期在兩個月內完成針對調整法定工作時間的談判。薩科齊希望通過各企業內部勞資談判,在企業大多數員工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增加法定工作時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