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國別:英國
類別:軍用飛機 殲擊、殲 / 轟 / 攻擊機
型號:F3 式
性能特點:
①機型多樣,用途廣泛。狂風有對地攻擊型,防空型和電子戰與偵察型三種。適用於攻擊地面和海上目標,進行近距空中支援和戰場縱深遮斷任務,也可用於制空、截擊和偵察電子對抗任務。
②速度範圍寬,起飛滑跑距離短。
③超低空高速突防和全天候作戰能力較強。
④防衛能力弱,機身尺寸較大,易遭對方防空武器打擊,實戰中戰損率較高。
主要改型:
對地攻擊型 (IDS) 基本型。裝備英、德、意、沙特空軍及德國海軍。 主要任務是對地攻擊,同時兼顧偵察、空戰和電子對抗等任務。 1980 年交付英、德、意空軍使用, 1986 年 3 月至 1987 年 10 月交付沙特空軍的訂貨。共生產 736 架。
防空型 (ADV) 。在基本型 IDS 基礎上發展的防空截擊型。裝備英國和沙特空軍。 1985 年開始交付使用。 ADV 型總共生產 197 架。與基本型相比 ,具有更好的爬高率和加速性能,能攜帶更多的電子設備,內部燃油量也增加了 10% 。
電子戰及偵察型 (ECR) 。由對地攻擊型改型而成,裝備法國空軍 35 架 ,義大利空軍 16 架。該型取消了兩門機炮,但保留了對地攻擊能力。裝高速反雷達飛彈 ( HARM) 和空中發射反雷達飛彈 (ALARM), 電子對抗 /反電子對抗吊艙及新的座艙顯示裝置。機上還裝有紅外成像系統。該型於 1990 年 5 月開始交付。
基本數據:
乘員 2 人
動力裝置 2 台 R.199-34R MK1.03 發動機
最大載油量 10456 千克 ( 對地攻擊型 )、11056 千克 ( 防空型 )
最大速度 2.2 馬赫
實用升限 15000 米 ( 對地攻擊型 )、21340 米 ( 防空型 )
轉場航程 3890 千米 ( 對地攻擊型 )
續航時間 2 小時 ( 距基地 560 ~ 740 千米,含 10 分鐘戰鬥時間 )
起飛滑跑距離 <500 米 ( 對地攻擊型 )、760 米 ( 防空型 )
著陸滑跑距離 370 米
作戰半徑 1390 千米 ( 高 - 低 - 高 )( 對地攻擊型 )、883 千米 ( 低 - 低 - 低 )
截擊半徑 556 千米 ( 防空型、超音速 )、1853 千米 ( 防空型、亞音速 )
載彈量 9000 千克 ( 對地攻擊型 )、8500 千克 ( 防空型 )
機長 16.72 米 ( 對地攻擊型 )、18.08 米 ( 防空型 )
機高 5.95 米
翼展 13.91 米、 8 、 60 米 ( 後掠角 25 °、 67 ° )
最大起飛重 27215 千克 ( 對地攻擊型 )、27986 千克 ( 防空型 )
武器 對地攻擊型:裝兩門 27 毫米“毛瑟”機炮,備彈量 2 × 180 發。外掛架共 7 個,機身下 3 個,翼下每邊各 2 個,能攜帶多種武器,主要有 :“響尾蛇”、“天空閃光”、“麻雀”等空-空飛彈; AS.30 、“幼畜”、 GBU-15 、“海鷹”、“鸕鶿”等空 - 地飛彈; ALARM或 HARM 反輻射飛彈; MW-1 多用途武器 ,JP233 低空戰場攻擊武器 “鋪路”雷射制導炸彈、照明彈、 MK83 和其他 454 千克炸彈 ;LAU-51A 和 LR-25 火箭發射器;還可掛電子對抗吊艙。此外,機身掛架可帶 1500 升副油箱 ,內翼掛架可帶 2250 升副油箱,機身 掛點上可帶核彈。防空型:一門 27 毫米“毛瑟”機炮裝在前機身的右下方。 4枚半主動雷達制導的“天空閃光”中距空 -空飛彈半埋式成對串掛於機腹下,每個內翼掛架均可掛 1 ~ 2 枚 AIM-9L “響尾蛇”飛彈 , 4 個翼下掛架均可帶副油箱。可以攜帶 AIM-120 先進中距空 - 空飛彈 (多達 6 枚 ) 及先進近距空 - 空飛彈 ( 可帶 4 枚 ) 。電子戰型:除了去掉兩門機炮外,保留其餘的對地攻擊能力 ,並可攜帶兩枚“響尾蛇”空-空飛彈。
雷達 多功能前視雷達 ( 對地攻擊型 ) “獵狐手”脈衝都卜勒雷達,最遠探測 185 千米,可同時跟蹤多個目標。 ( 防空型 )
作戰運用:
1991 年 1 ~ 2 月,英、意及沙特空軍共有 86 架“狂風”戰鬥機參加了海灣戰爭,主要用於對伊拉克機場及縱深地面目標實施攻擊。戰爭期間,“狂風”共出動了 2400 架次,炸毀了伊拉克 35 個大型機場和 60 個小型機場。在突擊機場時,通常是超低空進入,先後投下裝有炸彈和延時地雷的 JP233 反跑道子母彈。在戰爭初期由於實施低空投彈,被伊拉克密集的防空火力擊落 8 架。海灣戰爭開始後 10 天 ,英國空軍就損失“狂風”戰鬥機 6 架。 這主要是由於“狂風”戰鬥機執行的是超低空轟炸攻擊任務,出動的次數多,強度大,攻擊的又是伊空軍機場等重要目標,這種目標均配置有較強的防空火力,尤其是有大量的肩射和低空防空飛彈,加之“狂風”在沙漠地區缺少地標的條件下飛行,又不宜使用 60 米左右的最佳高度實施突防,而在 100 米以上的高度飛行易被肩射和低空防空飛彈擊中。
科索沃戰爭,英國、義大利和德國三國共派遣 48 架“狂風”參戰,主要對南聯盟機場等重要地面目標實施空襲。
識別特徵:
①從側面看,“狂風”戰鬥機機身呈矩形,機身粗大。座艙兩側機身呈垂直平面狀,無曲線變化。機頭呈圓錐形,串列雙座。
②懸臂式上單翼,變後掠翼,機翼弦長較小,翼展較大,與 F-14 類似 ,固定段前緣有 60 °的後掠角,可掠動外段角度在 25 °~ 67 °之間。翼尖平直。全動式平尾位置較低,單垂尾後掠角明顯,面積較大。垂尾頂部整流罩內裝被動電子對抗設備,底部有冷卻空氣的進氣口。
③雙發,外壓式二元矩形進氣道位於機身兩側,有水平可調節板 ,配置方法形狀與 F-15 類似,發動機尾噴口收斂 / 擴散段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