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聚集帶

油氣聚集帶,是指同一構造帶或地層岩相變化帶中,油氣聚集條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氣藏或油氣田的總和。

一、概念
油氣聚集帶是油氣聚集條件相似的、位置鄰近的一系列油氣藏或油氣田的總和。它具有明確的地質邊界區,形成年產原油430萬噸和天然氣3.8億立方米生產能力。
其他定義:
1.油氣聚集帶——指受一定區域地質條件(包括構造和沉積)控制的油氣田帶(群),其中各油氣田具有相似的地質構造特徵或相似的沉積條件和油氣藏形成條件(陳榮書等,1994)。
2.油氣聚集帶——指成因聯繫緊密、演化相近、氣源基本相同、橫向上彼此毗鄰、受相似地質因素控制的若干油氣田的組合體(戴金星等,1997)。
3.油氣聚集帶——同一個二級構造帶中,互有成因聯繫、油氣聚集條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氣田的總和(張厚福等,1999)。
Ⅰ—川東隔擋式褶皺背斜型氣聚集區、氣聚集帶:Ⅰl-方斗山,Ⅰ2-大池乾井-高螃場,Ⅰ3-雲安場-黃泥堂,Ⅰ4 -南門場,Ⅰ5-大天池一明月峽,Ⅰ6-銅鑼峽一七里峽,Ⅰ7-雷音鋪—雙石廟,Ⅰ8-鐵山,Ⅰ9-建南,Ⅰ10-臥龍河,Ⅰ11-張家場,Ⅰ12-福成寨,Ⅰ13-四合場;
Ⅱ—川南低緩褶皺背斜氣聚集區、氣聚集帶:Ⅱ1-自流井,Ⅱ2-黃家場一觀音鎮,Ⅱ3-鄧井關一青槓坪,Ⅱ4-宋家場一古佛山,Ⅱ5-陽高寺,Ⅱ6-中興場,Ⅱ7-廟高寺一東山,Ⅱ8-合江一六合場,Ⅱ9-垢河一臨蜂場,Ⅱ10-石龍峽,Ⅱ11-石油溝一東溪,Ⅱ12-納溪,Ⅱ13-白節灘,Ⅱ14-牟家坪一旺隆場,Ⅱ15-高木頂;Ⅲ-川西低陡一低緩背斜型氣聚集區、氣聚集帶:Ⅲl-九龍山一老關廟,Ⅲ2-中壩一河灣場,Ⅲ3-大興一平落壩;Ⅳ-威遠一磨溪穹窿背斜型氣聚集帶;Ⅴ-川中低平構造氣聚集帶
二、主要類型
油氣聚集帶的控制因素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不同,產生複雜的組合類型和具體型式。主要類型有:
(1)背斜型油氣聚集帶
強烈-中等褶皺的背斜油氣聚集帶:褶皺強烈,閉合度大,延伸長,如波斯灣扎格羅斯山前帶,蘊涵了巨大的油氣儲量(伊朗,伊拉克)
長垣、平緩背斜型油氣聚集帶:長垣-巨大、狹長的寬緩背斜帶,如烏拉爾-伏爾加盆地、松遼盆地大慶長垣、沙特加瓦爾長垣等。
穹隆背斜型油氣聚集帶:大多形成於大型基底隆起背景,局部背斜無一定方向性。如前蘇聯羅馬什金油田。
(2)斷裂型油氣聚集帶
斷塊型油氣聚集帶:斷層全部或部分封閉了其中的油氣。
同生正斷層-逆牽引背斜型油氣聚集帶:①下傾方向為油源區,②下降盤砂層多、厚度大,③圈閉形成早,④斷層-通道和封閉,故油氣常較富集。如墨西哥灣、尼日三角洲、渤海灣盆地等。
同生逆斷層-擠壓背斜型油氣聚集帶:上升盤常發育擠壓型背斜或鼻狀構造,如柴達木盆地西南的阿拉爾逆沖斷層,3個背斜型圈閉,2個聚集有油。
逆沖斷裂型油氣聚集帶:尤其是前陸盆地中發育的褶皺-沖斷層帶位於生油區內,可在背斜和斷層型圈閉內聚集豐富的油氣。如落基山東側的懷俄明-猶他逆沖斷裂帶(犁狀斷層,水平位移大),已發現了數十個油氣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