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政府印發關於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
關於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豫政〔2001〕34號二00一年八月十四日)

為了更好地落實《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畫綱要》確定的關於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各項目標任務,進一步提高我省的防洪除澇和抗旱能力,省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反覆調研論證,提出了《關於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於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方案
為切實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高我省的防洪除澇和抗旱能力,更好地適應全省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民眾生產生活的需要,根據李克強省長在省九屆人大四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和《河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畫綱要》,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六屆十一次全會精神為指導,堅持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原則,實行興利除害結合,開源節流並重,防汛抗旱並舉,以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和科技創新為動力,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防洪除澇和抗旱能力,進行水資源的合理開發、綜合利用、最佳化配置、節約,保護和綜合治理,下大力氣解決洪澇災害、水資源不足和水環境惡化等問題,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我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主要任務及目標
“十五”期間,完成4座大型水庫、7座中型水庫的除險加固,開工建設燕山水庫,建設盤石頭水庫,復建田崗水庫,完成淮乾與臨淮崗工程相關的重點防洪工程建設,完成洪汝河下遊河道治理、小洪河部分河段治理及淮幹部分河段治理工程,開工實施唐白河、天然文岩渠治理工程等。實施老王坡、泥河窪及衛河滯洪區工程安全設施建設,繼續完成鴨河口、梅山等11座大型灌區部分續建配套及節水改造任務。開工建設趙口引黃二期工程,做好小浪底南、北岸灌區前期工作。開展防洪抗旱決策指揮系統、水文監測系統等防洪保障體系建設。通過“十五”期間的建設,防洪工程體系和安全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主要防洪河道防洪標準達到10--20年一遇,主要平原河道的除澇能力達到3年一遇。搞好水資源節約保護、最佳化配置及合理利用,到“十五”末,全省防洪除澇及抗旱能力將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新增加有效灌溉面積150萬畝,建設早澇保收田500萬畝,發展節水灌溉面積1540萬畝,解決227萬農村人口飲水困難。

二、重點建設項目
(一)防洪工程建設
1.水系治理
淮河幹流:“十五”期間,完成淮乾陳族灣大港口圩區、白露河口治理和臨淮崗淹沒影響處理工程建設,加固圩區堤防,提高行洪能力。“十五”末淮河幹流防洪標準達到10年一遇。上述治淮工程建設需資金57005萬元,其中中央投資49340萬元,省投資6130萬元,市、縣自籌1535萬元。
洪汝河:完成洪汝河下遊河道治理、小洪河部分河段治理,完善老王坡滯洪區安全設施建設。使洪汝河下游防洪標準提高到10年一遇,小洪河楊莊至桂李河段能夠滿足楊莊、老王坡滯洪區的聯合調度運用。共需工程投資70340萬元,其中爭取中央投資51880萬元,省投資14720萬元,市、縣自籌3740萬元。
沙潁河:加固白龜山、昭平台、白沙3座大型病險水庫,完善泥河窪滯洪區安全設施建設;在澧河支流上開工建設燕山水庫,控制澧河洪水;加固處理漯河至周口段沙河南堤重點險工險段。上述工程“十五”期間共需工程投資59158萬元,其中申請中央投資31880萬元,省投資23528萬元,市、縣投資3750萬元。
衛河:完成淇河盤石頭水庫主體工程建設,完成衛河、共產主義渠部分清淤疏浚、加固堤防,開工建設良相坡、白寺坡等主要蓄滯洪區控制工程和安全設施。共需工程投資85310萬元,其中申請中央投資21000萬元,省投資13569萬元,市、縣自籌50711萬元。
唐白河:實施防洪治理一期工程部分河段治理,經過治理的河段防洪標準提高到20年一遇。工程需投資6000萬元,其中申請中央投資3000萬元,省投資1800萬元,市、縣白籌1200萬元。
平原骨幹河道治理:按3年一遇除澇,20年一遇防洪標準完成汾泉河治理、賈魯河部分河段治理:積極爭取水利部、黃委安排實施金堤河下游支溝防洪工程,達到3年一遇除澇,20年一遇防洪標準。商請淮委儘快完成渦惠河前期立項,力爭2004年開工建設。2001年批准治理天然文岩渠,達到3年一遇除澇,10年一遇防洪標準。共需投資28450萬元,其中申請中央投資9800萬元,省投資7600萬元。市、縣自籌投資11050萬元。
2.黃河
儘早完成沁河河口村水庫項目建議書、可研及初設階段前期工作,為早日批准開工建設做好準備;2002年完成陸渾水庫除險加固部分工程。
堤防工程建設共安排堤防加高、堤防幫寬、機淤固堤、截滲牆、堤河淤填、堤頂硬化、涵閘建設、防浪林、防汛道路、河道工程、沁河工程等,共需總投資687434萬元,其中,爭取中央項目投資578400萬元,亞行項目投資109034萬元。
我省黃河灘區“十五”期間,主要進行避水連台、避水樓房、撤退道路和橋樑等灘區安全建設。安排避水台土方0.7萬立方米,撤退道路200公里,搬遷10萬平方米。共需工程投資80000萬元,其中,申請中央投資48000萬元,地方自籌32000萬元。
3.中型水庫除險
完成佛耳崗、丁店、青天河、虎山、王屋山、溝水坡、陳家院等7座省定重點中型水庫除險加固,完成田崗水庫復建。共需工程投資7800萬元,其中:申請中央投資770萬元,省級投資3917萬元,市、縣自籌投資3112萬元。
各省直轄市要對本轄區的中小型水庫進行認真檢查,分析排隊,病險情嚴重的水庫,要集中資金,在“十五”期間,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進行除險加固,摘掉病險帽子,確保全全運用。
4.小型水庫除險
以市、縣為主對195座小一型病險水庫進行除險。共需工程投資8680萬元,其中:省級補助經費2000萬元,市、縣自籌投資6680萬元。
5.防洪保障體系建設
繼續進行6處國家級重點水文站、20處省級水文站監測設施改造和完善,加強水文勘測監測設施及基地改造、水質監測設施建設等,配合國家防總建設好防汛抗旱數據採集、防汛通訊、防汛計算機網路、防汛決策支持等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工程。共需工程投資20100萬元,其中,申請中央投資4500萬元,地方投資15600萬元。
(一)灌溉設施建設
1.做好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相關工作,為早日開工建設做好準備
全力配合水利部在2001年完成我省沿線11個城市水資源規劃的編報工作。配合長委完成中線工程總體項目建議書及重點單項工程可研報告,為工程早日開工奠定基礎。
2.灌區建設與節水改造、續建配套
完成中央已安排實施的鴨河口、引丹、昭平台、梅山、南灣、廣利、窄口等大型灌區部分節水改造和續建配套任務,提高渠系水利用率。完成引丹刁北灌區建設,充分利用現有水資源,擴大灌溉效益。積極推廣節水灌溉技術,發展節水農業,到2005年,全省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540萬畝,農業節水18億立方米。
3.工業及城鎮生活節水工程
主要對火力發電、化工、造紙、冶金等重點行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節水技術改造,完善節水設施,提高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改造城市生活管網,降低漏失率,興建中水設施。爭取“十五”節水5.5億立方米。
4.解決農村飲水困難
採取以集雨工程為主的多種形式解決農村飲水困難問題,爭取在2004年前基本解決山丘區227萬民眾的飲水困難。
著重發展省定116個小城鎮供水建設,實現新增供水能力3.65億立方米,增加受益人口300萬人。
5.引黃灌溉補源
用足用好國務院分配我省55.4億立方米的引黃水量。續建完成新三義寨南乾渠、第三濮清南灌區、內黃引黃補源、大功引黃灌區骨幹工程及新安引黃提灌工程,完成新三義寨、大功、人民勝利渠、韓董莊等中央已安排實施的大型灌區節水改造與續建配套的部分建設任務。2004年開工建設趙口引黃二期工程。做好小浪底南、北岸灌區規劃及項目建議書階段的前期工作,力爭儘快審批立項和開工建設。

三、主要措施
(一)加大項目前期工作力度,為實現“十五”發展目標奠定基礎
為順利實現省政府制定的“十五”發展目標,要增加前期工作投入,加快重點項目前期工作進度,不失時機地爭取中央項目和資金支持。
“十五”期間,要全力配合水利部完成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體項目建議書和重點單項工程可研報告。2003年完成燕山水庫可研、初設階段勘測設計,配合淮委完成沙潁河、渦河項目建議書,組織完成沙潁河近期治理可研報告,配合黃委完成沁河河口村水庫項目建議書、可研、初設階段前期工作,2003年完成唐白河治理一期可研與初設成果及趙口引黃二期工程初設,2005年之前完成出山店水庫規劃及項目建議書。
(二)拓寬投資渠道,增加水利投入
根據省政府確定的“十五”水利發展目標和建設任務,2001--2005年需投入水利建設資金100.5億元,其中,農田水利投資59.3億元,重點基建工程投資41.2億元。重點基建工程投資中擬申請中央投資19.8億元,市、縣配套投資10.3億元,省級安排投資11.1億元。按目前投資規模,省級5年共可籌集8.9億元,資金缺口2.2億元。
要按照市場機制運行原則,大膽使用銀行貸款、外資和各種社會資金,並積極爭取中央對我省項目和資金支持。要加大省級財政水利投入。按照省財政每年增長幅度,同比例增加水利基建投資基數。2001年省級水利基建投資按16000萬元安排,以後每年應增加一定的比例,納入省級基建投資規模,用於水利基建工程建設。要按調整後的水利基金項目來源,足額徵收水利基金。要從徵收水資源費上繳省級的20%用於大型重點工程建設。並儘快出台《河道工程維護管理費徵收和使用管理辦法》,從河道堤防維護管理費每年上繳省級的10%用於骨幹防洪河道治理。
(三)依法治水,加強水資源綜合管理
要以城市為重點全面貫徹落實《河南省取水許可制度和水資源費徵收管理辦法》,積極推進城鄉水務一體化管理。要加強水資源技術基礎工作,重點抓好各行業用水定額的研究制訂,為推行計畫用水、節約用水和科學實施取水許可制度提供依據。要堅持依法治水,進一步做好地方性水法規的立法工作,爭取儘早出台《河南省河道工程維護管理費徵收使用和管理辦法》。科學制訂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用水汁劃,大力推廣使用先進節水工藝和設備,通過節水緩解水供求矛盾,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四)落實管理制度,切實加強質量管理
全面推行水利建設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和工程審計制,保證工程質量。要全面落實項目法人制,項目法人要對項目的資金籌措、招標、施工管理和建成後的運行管理全過程負責,確保工程發揮效益。
(五)推進水價改革,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水價管理機制
要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水價形成與管理機制,逐步理順水利工程供水價格,促進水資源的合理配置,確保水利工程建設、管理與發展良性循環,實現可持續發展。要儘快出台《河南省水利工程供水價格管理辦法》,根據;中央關於補償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負擔的原則,依靠價格槓桿,根據市場供求和成本變化及時調整供水價格,將水價提高到合理水平。並從今年開始對具有供水功能的水利工程核定水價,實行有償供水。利用增收水費,投入水利工程建設,彌補建設資金不足。
(六)抓好全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紅旗渠精神杯”競賽活動
開展“紅旗渠精神杯”競賽,有力地促進了全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要根據新形勢、新要求,不斷研究完善競賽內容和評比辦法。開展調查研究,採取切實措施,按照“誰受益,誰負責”的原則,積極引導農民自覺投工投勞興辦農田水利工程。
(七)加強領導,保證方案順利實施
水利建設是關係全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件大事,各級政府要把水利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按照方案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制定相應措施,明確責任,狠抓落實,確保實現“十五”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目標,全面提高防洪除澇和抗旱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