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介紹
開設測繪工程、土地資源管理、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理信息系統、遙感科學與技術5個本科專業,目前在校本科學生1500多人、研究生80多人。
師資力量
擁有一支學歷層次、年齡、職稱結構合理的教職工隊伍,其中,教授16名,博士生導師6名,副教授、高工17名,其中具有博士學位者14名,在讀博士7名。劉先林、王家耀2位中國工程院院士為我院雙聘院士、博士生導師,省內外知名專家張震宇、祿豐年等12人為兼職碩士研究生導師。陳俊勇、李德仁、寧津生等7位院士及20多位教授、專家任我院兼職教授。我院與武漢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中科院遙感所、中科院測地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有較密切的合作關係。
科研成果
學院共主持承擔國家863、973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科技攻關、基金等縱向科研項目20餘項,完成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委託科研或技術推廣項目45項,25項成果達到國內先進或領先水平,3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5項,優秀教學成果特等和一、二等獎6項;在國核心心期刊或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或宣讀論文579篇,其中有30多篇論文被SCI或EI檢索,出版專著和教材20餘部。有多人次榮獲“河南省管優秀專家”、“河南省青年科技專家”、“河南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河南省優秀教師”、“河南省文明教師”等稱號。
專業設定
測繪工程專業
本專業注重培養適應21世紀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強能力測繪專業人才。通過各種教育教學活動,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備人文社科基礎知識和人文修養,具有國際化視野,受到科學思維訓練,掌握測繪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受到專業技能訓練,具有較強實際工程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複合套用型人才。
主要學習地面測量、空間測量、攝影測量與遙感以及地圖編制與地理信息系統建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學習工程建設、城鎮規劃、地籍測量與土地管理等基本知識,完成現代測繪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和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
測繪工程的主幹學科是測繪科學與技術。本專業設大地測量學、工程與工業測量、攝影測量學與遙感(航天航空攝影測量學)、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系工程、衛星導航與定位、城市空間信息工程、海洋測繪、礦山測量八個專業方向,根據我校自身的專業特色情況,測繪工程專業設定方向為以工程測量為主兼顧礦山測量特色。
測繪工程專業主要課程和特色課程有:測繪學概論、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地圖製圖基礎、數字測圖原理與方法、大地測量基礎、攝影測量基礎、衛星導航與定位、遙感原理與套用、地理信息系統、控制測量學、工程測量學、礦山測量學和開採沉陷學等。
地理信息系統專業
本專業注重培養具備地理信息系統與地圖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術,較全面的空間信息表達、採集與套用技能,能在城市、區域、資源、環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礎設施和規劃管理等領域從事與地理信息系統有關的套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能在科研機構或高等院校從事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或教學的,具有較強實際工程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複合套用型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地理信息系統和地圖學、遙感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套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具有地理信息系統研究、設計與開發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
地理信息系統的主幹學科是測繪科學與技術、地理學、地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專業設地理信息系統技術、 空間信息可視化、地圖設計與編繪、GIS設計與開發、空間數據共享、多元地理信息綜合、礦山數位化等方向,以地理信息技術為主兼顧“數字礦山”特色。
地理信息系統專業主要開設課程:高級語言程式設計、數字測圖原理與方法、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與套用、地圖學、遙感原理與套用、GPS原理與套用、空間資料庫原理(Oracle)、計算機圖形學、GIS設計與開發(C#)、地圖設計與編繪、數字圖像處理、數字礦山等。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系成立於2005年,設定有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本科專業。該專業的前身是建立於1993年的“城鎮規劃”專科專業。隨著社會對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專業人才的需求增大,經校、院論證,河南省教育廳批准,於2001年秋季開始面向全國招收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本科生,學制四年。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系承擔自然資源學、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區域規劃、村鎮規劃、生態環境規劃等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工作,致力於培養具備堅實的地理科學基礎和開闊的城市與區域經濟視野,較強的空間分析和綜合信息處理能力,從事資源環境評價、城鄉規劃管理,以及村鎮旅遊規劃設計等領域的管理與技術複合型人才。
本系擁有一支較高學歷和科研水平的教師隊伍,目前在編教師14人(2010年),其中具有博士學位教師6人,具有高級職稱4人,是一支結構合理、學歷層次較高、具有開拓精神、朝氣蓬勃的師資隊伍。近年來,教學科研水平不斷提升,由本系老師主持或參與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十一五”國家科技攻關課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河南省科技攻關課題、河南省軟科學項目、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項目、河南省政府決策課題10餘項;在《地理學報》、《農業工程學報》、《生態學報》、《中國土地科學》、《地理研究》、《地理科學》、《資源科學》等一級學報和其它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數十篇,其中SCI、EI、ISTP檢索20餘篇。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系自建立以來,立足國民經濟建設的主戰場,服務地方社會經濟建設,在河南省及山西、河北等省市承擔了資源調查、新農村建設、生態重建各個方向科研項目,享有較高的聲譽;隨著學科實力的快速發展,學科在國內的影響力正在不斷擴大。
學術研究方向:
1.區域土地利用/覆被變化及其環境效應;
2.區域經濟分析與城鄉規劃設計;
3.礦區生態恢復與生態重建(特色方向)。
學科建設目標:
1.力爭2015年前擁有地理學一級碩士點;
2.通過學科的整合和建設,在資源利用評價、區域生態規劃等方向成為省領先,具有重要影響的教學和科研基地;
3.師資隊伍的職稱結構、學歷層次進一步最佳化和提高,爭取2015年之前高級職稱教師比例達到60%,博士學歷擁有者達到70%;
4.緊緊圍繞國家資源利用與城鎮化建設,為國家培養出更多、更實用的基礎理論紮實、實踐能力強的管理與技術複合性人才。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
土地資源管理學科是以協調人地關係,合理組織土地利用為其特定研究領域,是以經濟學、法學、社會學、地學、生態學、統計學、系統科學等為理論基礎,以公共管理理論為核心,以規劃、測繪、遙感、信息技術為手段,融自然—技術—經濟於一體的管理科學範圍內的邊緣科學。它同時又是一門與行政管理、公共事務管理等其他公共管理類學科迥然不同的學科。
河南理工大學土地資源管理本科專業成立於1998年,其前身是依託測量工程專業成立於1991年的土地規劃專業,是河南省高校中成立最早的土地管理專業。該專業經過十餘年的建設和發展,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制定了系統完善、科學合理的教學計畫,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已經成為河南省高等院校中具有特色明顯和較大影響的本科專業。本專業培養的學生多數已經成為各級國土部門、城市規劃和房產管理部門的技術骨幹。
本學科圍繞服務於國家國土資源與礦區土地資源開發利用,重視學科理論基礎研究,近年來先後承擔原煤炭部重大科技攻關、河南省重大科技攻關、政府部門、大型企業委託項目、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課題50多項。形成了3個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在“土地復墾與生態重建”、“土地資源配置與制度創新” 、“土地資源評價與規劃”等方面研究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近三年來,本學科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部委重大攻關及基礎建設項目1項,省級科研項目6項,研究總經費80餘萬元,其中在研經費40萬元。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在國內外核心以上刊物發表論文56篇,其中SCI、EI收錄6篇,出版著作、教材7部。
本學科擁有一支較高學歷和科研水平的教師隊伍,目前在編教師13人(2010年),其中具有博士學位6人,具有高級職稱6人,是一支結構合理、學歷層次較高、具有開拓精神、朝氣蓬勃的師資隊伍。
本學科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土地資源學、土地管理學、土地生態學、土地經濟學、地籍測量、土地信息系統、土地利用規劃學、土地整理與復墾、遙感原理與套用、不動產估價等。
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
遙感科學與技術是在測繪科學、空間科學、電子科學、地球科學、計算機科學多學科交叉滲透、相互融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邊緣學科。本學科利用非接觸感測器來獲取有關目標的時空信息,不僅著眼於解決傳統目標的幾何定位,更為重要的是利用外層空間感測器獲取的影像和非影像信息進行語義和非語義解譯,提取客觀世界中各種目標對象的幾何與物理特徵信息。
本專業旨在培養具備遙感和信息工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航空及衛星遙感平台、感測器技術、信息獲取、遙感數據處理、多感測器數據匹配和融合、圖像自動解譯和虛擬仿真基本原理與技能的研發及套用的高級專門人材。
本專業主要課程有數字圖像處理,攝影測量學、數字攝影測量學,近景攝影測量學,遙感物理,遙感原理與方法,微波遙感,高光譜遙感,雷射雷達及套用,計算機圖形學,地理信息系統等。
本專業畢業生有較寬廣的就業範圍,可以在礦業、地質、測繪、環境、交通、農業、林業、水利、電力、軍事、海洋、城市規劃等與遙感相關的各個領域從事遙感技術、空間信息系統和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發、集成和套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