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書記載,烙畫起源於西漢,興盛於東漢。後由於連年災荒戰亂,曾一度失傳。到了光緒三年,才被南陽的民間藝人趙星三重新發現整理,並延續至今。關於南陽烙畫的起源和發展,在民間還留下了許多優美動聽的故事。
“烙畫王”的傳說
西漢末年,南陽城裡有一姓李名文的烙花工匠,是遠近聞名的烙能手。無論是尺子、筷子、還是手杖、扇墜、經他一烙燙,各式各樣人物、花鳥、山水,走獸等栩栩如生,躍然其上,精美絕倫,巧奪天工,人稱“李烙花”為人忠厚,心地善良,老兩口以烙花為營生在城裡開了個門面。此外,方圓百十里若有集鎮起會,他總要帶些烙花品去湊熱鬧。有一天,“李烙花”在紫山邊的一棵大樹下小憩,(紫山今距南陽城西北約三十里)忽然有一慌不擇路的男孩氣喘吁吁地朝他跑來,“噗通”一聲跪在他面前,說有壞人追殺。求他相助,這小孩不是別人,正是年僅十二歲的劉秀,被王莽追殺。“李烙花”急中生智, 把劉秀扮作逃飯的啞巴,引到一塊隱蔽的大石板面前,讓他睡在上面, 躲過了莽兵的追殺。臨分手時,“李烙畫”看他可憐,送給他一隻精美的烙畫葫 蘆作為盤纏,並囑咐他一路多加小心。 劉秀和“李烙花”分手後,風餐露宿,歷經了千辛萬苦。後來,劉秀起兵南陽,於公元二十五年建立東漢王朝,定都洛陽,號稱光武帝。此時身為帝王的劉秀並沒有忘記昔日“李烙花“的救命之恩,差遣心腹攜帶葫蘆暗中查訪,找到“李烙花“後,即宣進京賜銀千兩,加封“烙花王”。並把南陽烙畫列為貢品,供宮廷御用。從此,南陽烙花便蓬勃發展,名揚四海。而當年劉秀睡過的大石板,人們後來叫他“劉秀床”並延續至今。
烙畫重現
烙畫的起源:據史書記載,烙畫起源於西漢,興盛於東漢。後由於連年災荒戰亂,曾一度失傳。到了光緒三年,才被南陽的民間藝人趙星三重新發現整理,並延續至今。關於南陽烙畫的起源和發展,在民間還留下了許多優美動聽的故事。烙畫重現-據志書記載,清光緒三年(公元一八七七年),擅長繪畫的南陽人士趙星在一次吸食雅片時,煙隱過後,頓生畫興,以燒紅的煙扦代筆在煙槍桿上烙燙作畫,得一小品,喜出望外。繼而又在其它木玩上施藝,均獲成功。隨潛心究研,久而久之,逐磨出一整套烙畫工藝。其烙畫作品也逐漸成為達官貴族之間禮尚往來饋贈之佳品。以至作為南陽的貢品進入清宮,一些烙畫上品頗受皇親國戚的青睞。以後,趙星三又收了四個弟子:大徒弟李潘之能寫會畫,精通各種花色,技藝嫻熟;二徒弟邱義亭擅長博古;三徒弟楊殿奎專功花鳥;四徒弟張西凡則精通山水。
到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烙畫已形成為一個特殊的手工行業,烙花品也成為南陽頗有名氣的民間藝術品而享譽國內。
相關詞條
-
烙畫
烙畫又稱燙畫,火筆畫,中國傳統藝術珍品,用火燒熱烙鐵在物體上熨出烙痕作畫。烙畫創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時,注重“意在筆先、落筆成形”。烙畫不僅有中國畫的...
簡介 歷史沿革 新發展 藝術成就 邱縣烙畫 -
火烙畫
火烙畫是用一種特製的鐵筆,在扇骨、梳篦、木製家具以及紙絹等上面烙製成的工藝畫。原始的火烙畫製作工藝十分講究,通常用油燈燒熱銀筆,在筷子、板上燙製圖案。到...
-
毛氈烙畫
烙畫古稱“火針刺繡”,近名“火筆畫”、“燙畫”等,是古中國一種極其珍貴的稀有畫種。氈畫是由底面為氈布,畫面有燙筆製成,不掉色,易保存,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
-
李春雨[湖南民間烙畫大師]
男,1964年生於湖南瀏陽,烙畫大師,自幼愛好藝術。做過修理工的他,因為愛好畫 烙畫大師李春雨畫,將兩者進行結合,業餘時間開始在木板上用烙鐵作畫。自己經...
生平介紹 烙畫 作品 -
燙畫
燙畫又稱火筆畫、烙花,是用一種特製的鐵筆,在扇骨、木製家具以及紙絹等上面烙製成的漢族工藝畫。燙畫相傳創始於漢代。河南、廣東、浙江、江蘇和安徽等地都有生產...
燙畫起源 民間燙畫 燙畫藝人 燙畫設備 原理套用 -
火筆燙畫
火筆燙畫是我國流傳下來的一種民間藝術。燙畫,又稱“烙畫”,“火筆畫”、“烙花”.火筆畫源於西漢時期,後由於災荒、戰亂等原因,這個“畫系”曾經一度失傳過。...
火筆燙畫 其它 -
盧愛華
等工作,在探索書畫、烙畫藝術過程中堅持涉古鑄金、博採眾長,自成風格,獨創...》等書畫文獻;絹本烙畫《 清明上河圖 局部》在2006年被國家人事部人才...、省宣傳部、省美協等單位聯合舉辦的“迎香港回歸十周年大型畫展”宣紙烙畫...
畫家盧愛華 紙與火藝術探索者 中國烙畫源流與發展 中國烙畫藝術階段劃分 音樂學碩士盧愛華 -
河南南陽
河南南陽中國地名位於河南省西南部,與湖北省、陝西省毗鄰。1994年7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南陽地區設立地級南陽市後,轄臥龍區、宛城區、鄧州市及南召縣、方...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