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愛華

盧愛華

盧愛華,山東濟寧人。畢業於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功勳烙畫藝術家、國家一級藝術委員、中國畫家協會理事、中國名人協會中國畫研究院名譽院長。2004年成立曲阜孔子烙畫研究院,現任院長。

畫家盧愛華

盧愛華,字鐵凝、號金筆。1956年出生於中國孔孟之鄉山東濟寧市。他自幼酷愛繪畫,幾十年來先後從事美陶設計、繪畫、文化宣傳、管理等工作,在探索書畫、烙畫藝術過程中堅持涉古鑄金、博採眾長,自成風格,獨創一派並成績卓著。作品在國際國內大賽中獲獎,並被特邀入編《世界華人專家名典》、《藝術評論雜誌》、《文藝年志》、《中國書畫報》、《亞太地區名家畫集》等書畫文獻;絹本烙畫《<清明上河圖>局部》在2006年被國家人事部人才研究會收藏。
2007年3月在國家政協禮堂舉辦的大型全國名家邀請展,烙畫作品《十八羅漢圖》獲獎並收藏。
2007年6月26日由山東省政府、省宣傳部、省美協等單位聯合舉辦的“迎香港回歸十周年大型畫展”宣紙烙畫《茅屋風情》特邀參展,倍受名家好評。
1983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與烙畫結緣,從此開始了烙畫的創作與研究,最終使中國宣紙、絲絹烙畫的藝術達到了中國畫的水墨效果,再現了中國畫的水墨韻味,風格獨特,使中國古老的民間工藝進入了中國畫的藝術領域,他為中國烙畫藝術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2004年他創辦了“山東省濟寧市孔孟烙畫藝術研究院”。
2006年,盧派水墨烙畫藝術通過了ISQ9000資質認證和ISE藝術品價值評定。
2006年他被國家人事部“中國人才研究會”命名為“中國烙畫第三代盧派水墨烙畫藝術創始人”,“功勳烙畫藝術家”和“國家一級藝術委員”的榮譽稱號。
“世界傑出華商協會”“世界傑出華人協會”會員。
“中日韓新書畫家友好聯盟”、“國際美術家聯合會”常務理事。
“中國畫家協會”理事。
“中華名人協會中國書畫研究院”名譽院長。

紙與火藝術探索者

——盧愛華的烙畫創作和研究之路
提起烙畫,大家並不陌生,中國古代稱烙畫為“火針刺繡”,近代稱為 “燙畫”、現在稱為烙畫,是中國古老的民間工藝之一。古時的烙畫是用燒熱的鐵扦,在扇骨、梳篦、葵扇或木製家具上燙出各種人物、花卉等紋樣,它依附於葵扇、檀香扇、葫蘆、竹簾、竹筷等實用性的器物,成為附屬性的點綴和裝飾。在內容上,烙畫仍是以“二次創作”的臨摹、複製面貌出現,還沒有形成反映現實生活的獨立的藝術品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在我國東北地區時興的家具“大立櫃”的裝飾圖案,主要就是烙在木面上的各種烙畫。雖然烙畫成為風行的家具裝飾,但是它的生存仍然處於自生自滅狀態,專業畫家看不起這種沒有地位的技藝,民間藝人僅僅停留在加工和製作的層面,沒有創作和整理研究的能力,烙畫的魅力一直沒有得到發掘和展現,更沒有技法上的總結和理論上的研究。
盧愛華與烙畫的緣分源自他在80年代一次偶然的機遇於烙畫結緣,從小就迷戀於繪畫的他,被藝術所陶醉,從此走向了用木質板烙畫的創作與研究。1992年他放棄了一切工作,專業學習研究烙畫,開始選用素描紙和綾上烙畫,1995年烙畫在選用畫材上又上了一個高度,在宣紙和絲絹上烙畫,初期難度很大,經過無數次的實踐,在2002年終於突破了這一歷史性的重大難題,宣紙和絹烙畫的藝術效果已能達到中國畫的水墨效果,藝術色彩風格獨特,既有國畫的水墨感又有民間的工藝手法。她是水墨藝術和民間工藝相結合,使其融為一體的雙重藝術。他創作的烙畫作品在那時很受讚揚,成為能登上藝術殿堂的精品,而從烙畫發展的歷史來看,盧愛華創作的這些作品,的確是以烙畫這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反映現實生活的開山之作,結束了烙畫作為附屬性裝飾品的局面,這在烙畫的發展史中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
成就的取得激發了盧愛華要把烙畫繼續研究下去的決心。而是他這時已經把烙畫視為中國美術史的一個課題來做,開始系統地研究起烙畫。他不但研究烙畫的技法、工具,還研究烙畫的源流與發展,他在大量的文獻中尋找關於烙畫的記載,如同大海撈針,一點一滴地積累著烙畫藝術方方面面的史料和藝術技法。更可貴的是,他認為要搞好烙畫的研究,一定要有更多的藝術學養,他開始求學中國畫和素描,希望將吸收來的相關營養運用到烙畫藝術中,來提高烙畫的藝術水平和表現技巧,以及烙畫藝術的原創能力。在盧愛華的心中,中國畫是最能表現人的靈性和品味的藝術形式,他對中國畫的喜愛和興趣程度超過一切,他認為中國畫的博大精深會為烙畫和其他門類的藝術提供源源不斷的滋養,而從高處著眼和大處著手,才能不斷提高烙畫的品味和水準。他在烙畫的創作中,在各種木板、紙張和絹面上,實踐著他的體驗和感悟。他發現烙畫藝術已經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表現方法,中國傳統繪畫的勾、勒、點、染、皺、擦、寫意、白描等技法都能在烙畫中找到表現空間。而以烙鐵為筆,如同傳統繪畫中的墨分五色,還可以烙出豐富的層次與色調,使畫面具有較強的立體感和豐富的表現力。在視覺效果上,烙畫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畫,既能表現中國傳統繪畫的民族風格,又能呈現西方繪畫的寫實效果,更具有其它繪畫所不能達到的獨特的藝術感染力。比如在木材介面上,可以利用木板的自然紋理和色彩,通過巧妙的構思,豐富的想像,可使這種紋理和色彩變化為生動的藝術形象,或為水,或為雲,或為峰巒,或為擬形的物象,而渾然天成的木味效果,別有一番自然的獨特韻味。這無疑大大拓展了烙畫的題材,花鳥魚蟲、飛禽走獸、山川人物、建築風景,都可以成為烙畫表現的內容。
隨著烙畫藝術突飛猛進的發展,原有的烙畫創作人員結構發生了極大變化,有很多美術專業的畢業生和畫家,都以烙畫為手段進行原創性創作,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烙畫越來越成為一門獨立欣賞的藝術形式。許多專門從事烙畫研究的畫家大膽革新烙畫工具,進行各種技法的嘗試,力圖在題材上賦予烙畫新的意境和內容,使之具有強烈的時代感。一大批反映現實生活的烙畫作品被創作出來,還有的大膽採用宣紙、絲絹等材質,更加豐富了烙畫這一門藝術形式。
盧愛華是一個永遠不滿足現狀的藝術家,他在研究和創作烙畫的同時,一直沒有停止對中國畫的學習和探索,他的畫汲取民間藝術的營養,也借鑑西方繪畫的精髓,技法獨特,立意清新,氣勢磅礴,性格鮮明,他對中國烙畫的研究獨闢蹊徑,逐漸形成了個人風格,他的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並獲獎。省市電視台多次專題報導其藝術成果。在中國畫藝術領域,他的水墨烙畫作品填補了中國美術史的空白。
2004年他創辦了濟寧市孔孟烙畫藝術研究院,為弘揚中國民族文化,傳授技藝,培養美術人才,國內各地幕名求學者甚多。作為一位烙畫家,他無疑十分成功。但是當談到烙畫藝術的地位和命運時,這位藝術家感慨的說:“烙畫是我國的傳統藝術,我們要有責任有信心的把中國古老的民間藝術發揚提高,我是烙畫家,對烙畫的學習研究也已經二十多年了,中國烙畫能有今天的發展地位,為此感到非常的欣慰,我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烙畫的發展也有很長的路要走”。他是一位有使命感的藝術家,對於烙畫的情感和責任心,一直促使他不斷地鞭策自己。

中國烙畫源流與發展

中國烙畫歷史悠久,在民間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現已發展成為中國畫的一種特殊繪畫藝術門類。使它成為一個獨立新的繪畫品種。
烙畫的價值,不只在畫面的內容與形式風格,而首先在他的材料工具及其使用特色。“烙”不同於描、畫、刻,——效果不同,操作方法不同,創作者與欣賞者的體驗感受亦不同。藝術是一種自由創作活動,包括心手相應的自由,想像與幻想的自由。用一種不同尋常的工具,在看似難以作畫的材料上作出動人的畫面,也屬於一種心手相應的創造。烙畫山水、花鳥和人物,其根由不在畫本身的特異而在材料工具及其使用的特異,正基於此。某種意想不到的工具所作出的畫,或某種意想不到的材料所顯示的效果,可以激發與滿足人們的新奇心理,喚起他們的想像力與創造欲烙畫,也叫燙畫或火畫。熨與燙、烙等字意相同,有時合用,如熨燙、熨烙或烙燙等。因此各地對烙畫的叫法不一。但都是用火燒熱烙鐵在竹木等物體上熨燙出烙痕來作畫。十年前,人們對燙畫與烙畫的名字無有疑義,原本是一個畫種。但科技的進步,人們發明了燙畫機。是將一種具有特殊顏料的圖案通過燙畫機加熱後,轉印到另一物體如布料。因此,燙畫與烙畫成了截然不同的兩個姊妹藝術。
在中國文化藝術騰飛發展的今天,烙畫已不再是藝術百花園裡的一株無名的小花,開放在名花異草之下,與世無爭,默默地散發著自己的芳香。在這百花齊放,文藝復興的時代,烙畫也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現代傳播媒體的推動,在藝園裡爭香鬥豔,大展風姿。報刊雜誌,廣播電視不斷報導各地的烙畫高手和傑作。全國性的美展或藝術博覽會,總少不了烙畫參加展出。打開電腦,在網際網路上搜尋“烙畫”詞條,那琳琅滿目的烙畫介紹、烙畫信息數不勝數。有終身以烙畫為職業的烙畫大師,也有業餘消遣的烙畫愛好者。有的帶著烙畫作品,週遊世界各國,為了增進我國和各國人民的友誼,促進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也有的把烙畫藝術與市場經濟結合起來,辦起了烙畫廠或專賣店,其產品不但滿足了國內人們家居裝飾的審美需求,還遠銷國外。有些地區還創辦了烙畫研究院、烙畫學校、烙畫藝術網。可見中國的烙畫藝術已經在中國文化藝術領域裡占據了一定的位置。
中國的烙畫在近幾年如雨後春筍般地訊猛發展,不但烙畫人員結構有很大的變化,而且烙畫工具的改革、烙畫工藝的革新、大膽嘗試烙畫材質、烙畫題材的拓展都是前所未有的。烙畫發展至今天,不但能參加全國美展,還參加中國或國際藝術博覽會。又因科技的進步,電燙筆的發明也取代了以火爐,煤油燈為熱源的鐵鉤子等火烙鐵,工具是不斷花樣翻新。烙畫材料也由單一的木質材料拓展到布、紙、絹和皮革等廣泛的材質。不同的材質會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烙畫題材也是多種多樣。小到花鳥魚蟲,大到飛禽走獸、名山大川、江河湖海。無論是傳統的中國山水、亭台樓閣;還是外國風光、高樓大廈;無論寫實、寫意、裝飾圖案;還是寫實效果的名人肖像。用烙畫表現是無所不能。尤其是美術院校的畢業生加入到這一行列,使這一具有發展前景的烙畫藝術更增添了新的活力。
烙畫是我國傳統的民間工藝品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但何時何地產生烙畫,史書沒有明確的記載,也沒有久遠的烙畫實物佐證。但可以從一點證明烙畫是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逐漸發展起來的。
尋本溯源,早在商周以前,人類就有了熨烙活動。我國已故著名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撰寫的《文字源流淺說》第五章中曾詳細論述了熨字的演變過程
由此推斷熨烙活動早於文字之前,但這種熨烙活動是否會產生熨烙的痕跡呢?這就靠每個人去聯想了。我認為這種熨烙活動對熨烙的痕跡會產生必然的聯繫。那么這種痕跡久而久之就會成為人們的記事符號或簡單的圖形。是一種由無意識藝術行為轉變為簡單的意識藝術行為。
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漢墓出土的烙馬印,是迄今知道最早的燙具。這些烙印戳記標示的是漆匜的產地,是漢初蜀郡成都市府作坊手工業的製品。這就為傳說漢代蜀地曾出現烙花筷子和烙畫工藝品提共了有力的證據。
《中國藝術家征略》還記載:古今諸美術家“張王賢火筆竹器,皆名聞朝野,信今傳後無疑也。”1984年〈河南二輕信息報〉介紹南陽烙畫,據考證:清光緒三年(公元一八七七年),由擅長繪畫的南陽人士趙繪三初試而成。後經歷代藝人的繼承,使這一傳統工藝得以流傳。
由此可知,在清末烙畫已初具雛形。但百餘年來由於社會的局限,烙畫卻沒有太大的發展。1987年編《詞海》藝術分冊對烙畫是這樣介紹的:“烙花,也叫燙花。中國民間工藝品之一,用燒熱的鐵扦,在扇骨,梳篦,葵扇或木製家具上燙出各種人物,花卉等紋樣。以河南南陽所生產的較為著名。”《詞海》記載的不十分準確,但證明編纂《詞海》之前,烙畫在全國還沒有普及,其工藝,題材和創作水平還停留在較為原始的水平階段。
關於烙畫的發源地,各家說法不一。河南說:南陽是中國的烙畫發源地,但據考證,南陽的烙畫也僅有百餘年的歷史;朝鮮說:烙畫是朝鮮傳統的民間工藝,據有悠久的歷史,但中朝兩國是近鄰,傳統文化的近似,很難說誰影響著誰;東北說:烙畫起源於東北,理由是東北有得天獨厚的豐富烙畫材料——木材。更有說法:最早起源於山火,山林失火後,人們進山伐木,剝開樹幹上的纏藤,驚現出美麗的花紋,受之啟發,匠人以繩代纏藤,自行烘製,由此產生了美麗的烙花。這種說法雖有道理,卻不見史料記載。
最近在網上發布的一條烙畫訊息:廣州中山大學法語系教授程曾後先生是研究“雨果與中國”問題的學者。當他1989年走進法國大文豪雨果的一間體現中國情結的客廳里時,驚奇地發現:這個客廳的四面牆上有幾十幅中國題材的烙畫,是雨果為情人朱麗葉在根西島的居所“高城仙境”的客廳親自設計和製作的。
雨果的生年正是中國清朝的晚期但沒有證據證明雨果和中國繪畫有過直接的接觸。無論烙畫形式和烙畫題材都與清末中國繪畫藝術極為相似。這就在烙畫史或美術史上留下了一個迷團。
綜各家烙畫源流之說,烙畫應該產生於世界各地。它是在人們生產生活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因此它也就象是一條大江大河,是由眾多的支流匯聚而成。因此考證烙畫的唯一發源地是無益的。但中國烙畫現在已領先於世界是無爭的事實。

中國烙畫藝術階段劃分

盧愛華,盧派水墨烙畫創始人,學習研究烙畫20餘年,總結積累了大量的烙畫經驗和技法,他把中國烙畫的發展劃分為三個時代的藝術階段。
第一代烙畫:中國早期烙畫畫材是木質板、竹器和堅硬植物等。從藝術的角度看只能屬於民間工藝,並且發展緩慢,直到清光緒年間,才被民間藝人重新整理,歷經滄桑,逐漸形成了幾大派系,為中國烙畫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二代烙畫:在第一代烙畫藝術的基礎上,烙畫藝人又大膽創新,從80年代開始嘗試用紙、絹烙畫,可是在藝術筆法和技藝上與第一代烙畫區分微妙,只是畫材的區別,並且畫面損傷嚴重沒有藝術價值,又不便於收藏。要使中國烙畫要走向中國畫的藝術領域必須還要更加深入研究創新。
第三代烙畫:在前兩代烙畫的基礎上,他總結過去技法上的不足與經驗,又經過數年的研究與實踐,新的烙畫藝術技法終於研究成功。他把無法表現水墨感的傳統民間烙畫工藝推向了中國畫的藝術領域,使古老的民間工藝發展成為現代的水墨烙畫藝術精品。第三代烙畫藝術不僅能在宣紙、絲絹上畫出工筆、寫意、素描、書法而且更適合傳統的筆法。第三代水墨烙畫其作品古樸典雅、精美絕倫,烙畫仿古山水,墨韻渾厚、筆力雄健,據有獨特的藝術風格,為中國畫藝術領域又添奇葩是美術界的一枝獨秀。
盧愛華把這種創新的現代水墨烙畫定名為“中國烙畫第三代盧派水墨烙畫”。

音樂學碩士盧愛華

盧愛華 講師,音樂學碩士,中國戲曲音樂學會理論研究會會員。

藝術經歷

教授課程

1、戲曲音樂理論基礎 專業課;周學時:2學時;屆數及學生總人數:三屆共300人。
2、和聲學 專業基礎課;周學時:2學時;屆數及學生總人數:七屆共1050人。
3、曲式與作品分析專業基礎課;周學時:2學時;屆數及學生總人數:七屆750人。

教學獎勵

2004年獲聊城大學第八屆中青年課堂教學競賽三等獎
2006年獲聊城大學首屆多媒體課堂教學競賽二等獎
2007年獲聊城大學藝術學院首屆教學新星獎

研究課題

《二泉映月鏇律發展模式研究》校級課題 2009-2011 課題負責人。

研究論文

1.《試論豫劇音樂的板式問題》發表在2002.4《戲劇叢刊》。
2.《從戲曲音樂談20世紀“中國音樂出路”之論爭》發表於《戲曲音樂新論》中國文聯出版社 2003.8。
3.《論板腔體戲曲音樂體制的節奏思維淵源脈絡及成因》發表在2006.2《藝術百家》。
4.《普通高校戲曲教育技術策略思考》發表在2010.3《藝術教育》。
5.《京劇《二進宮》、《沙家浜》三人對唱唱段的音樂分析》發表在2011.2《戲曲藝術》

科研獲獎

1.《從戲曲音樂談20世紀“中國音樂出路”之論爭》獲2002年第四屆中國戲曲音樂論文、論著評比二等獎
2.《試論豫劇音樂的板式問題》獲2002年第四屆中國戲曲音樂論文、論著評比三等獎
3.《論板腔體戲曲音樂體制的節奏思維》獲2004年第五屆中國戲曲音樂論文、論著評比二等獎
4.《論板腔體戲曲音樂體制的節奏思維》獲山東省文化廳2005年度文化藝術優秀成果一等獎。
5.《普通高校戲曲教育技術策略思考》獲2008年省教育廳第二屆大學生藝術展演優秀論文評比二等獎。
6.《普通高校戲曲教育技術策略思考》獲2009年教育部第二屆大學生藝術展演優秀論文評比三等獎。
7.《京劇<二進宮>、<沙家浜>三人對唱唱段的音樂分析》獲2009年第七屆中國戲曲音樂論文、論著評比一等
獎。
8.《京劇<二進宮>、<沙家浜>三人對唱唱段的音樂分析》獲山東省文化廳2011年度文化藝術優秀成果三等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