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筆燙畫
是我國流傳下來的一種民間藝術。
燙畫,又稱“烙畫”,“火筆畫”、“烙花”,就是在木板上,利用電烙鐵的熱度,用巧妙的手法和熟練的繪畫技巧,將木板面燙糊而呈深淺不同的褐色圖案。據史書記載,烙畫起源於西方,興盛於東漢,鼎盛於明清,發展於現代。據考證,2000年前的東漢光武帝劉秀曾下詔旨定烙畫為朝廷貢品,亦稱“火針刺繡”,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關於烙畫的記載。
開始,烙畫者以鐵針為工具,在油燈上炙烤進行烙繪,主要作為筷子、尺子、木梳、竹木家具上的裝飾;後來,製作工藝和工具不斷改革,由“油燈烙”改為“電烙”乃至“雷射烙”,將單一的烙針或烙鐵改為大、中、小型號的專用電烙筆,比較先進的可以隨意調溫,配有多種特製筆頭,從而使這一古老的創作方式具備了前所未有的表現力。材料方面,也從單一的木製材料發展到在木板、紙張、絲絹、皮革、織毯等材料上烙繪;絡繪技法也發展出潤色、燙刻、細描和烘暈、渲染等。烙畫作品一般呈深淺褐色,古樸典雅,清晰秀麗,其特有的高低不平的肌理變化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別具一格。經渲染、著色後,還可產生更加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烙畫吸取繪畫藝術之長和火筆的運用技巧,是一種集大成的藝術形式。烙畫過程中碳化原料表面,變色的部分是碳,不變質、不褪色、無毒無味,一幅好的烙畫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