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師範大學研究生院

河南師範大學研究生院

河南師範大學是一所建校歷史較長的省屬重點大學。學校北依巍巍太行,南濱滾滾黃河,位於京廣、太荷鐵路交匯處的豫北名城新鄉市,坐落在廣袤的牧野大地、美麗的衛水之濱。其前身是始建於1923年的中州大學和創建於1951年的平原師範學院。新中國成立後,由於院系調整,學校先後更名為河南師範學院二院、河南第二師範學院、新鄉師範學院。1985年始稱河南師範大學。

院校設定

學校現設有17個學院,24個研究所(中心),10個省級重點學科,49個本科專業,涵蓋了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歷史學、管理學等9個學科門類;學校從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現有4個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75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涵蓋了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歷史學、管理學和醫學等11個學科門類。學校設有省部共建細胞分化調控國家重點實驗室、河南省環境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河南省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河南省生物工程研究套用中心、生命科學和化學2個省級實驗教學中心,3個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河南省高校師資培訓中心和河南省高中校長培訓基地掛靠我校,擁有河南省規模最大、種類最多的生物標本館。

辦學條件

學校占地面積12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0餘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1.3億元,圖書館紙質文獻資源200餘萬冊,電子圖書44萬餘冊。全校現有教職工2000餘人,各類學生30000餘人,專業技術人員1700餘人,其中,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雙聘院士4人,設立省級特聘教授崗12個,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500餘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6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河南省優秀專家24人,獲河南省教學名師獎2人。

河南師範大學尊師重教,唯才是舉。建校以來,趙紀彬、李俊甫、姚從工、魏名初、樊映川、杜孟模、孫作雲、黃敦慈、許夢瀛、畢列爵、盧錦梭等一批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先後在校執教。近年來,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的中青年專家、學者層出不窮。河南師範大學以“厚德博學 止於至善”為校訓,經過幾代人的努力,逐步形成了“明德 正學 倡和 出新”的校風、“修至學 立世范 啟智慧 益品行”的教風和“尚誠樸 勤學問 重團結 養正氣”的優良學風。

河南師範大學十分重視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注重產學研相結合,在化學製藥、電池材料、生物技術、環境保護等方面,學校轉讓的高新技術成果創造的價值達到數億元,已成為促進河南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基地之一。近三年來,先後承擔國家“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國家及國務院各部門科研項目80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07項,獲省部級以上獎勵38項,出版各類教材、學術著作204部,發表學術論文4019篇。理論物理、物理化學、動物學、環境科學、細胞分化調控等領域的研究在國內外有較大的影響。據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統計,河南師範大學發表的學術論文被國際著名檢索系統SCI收錄的數量,自1994年至2001年高校大規模並校之前一直居全國高校前50位,其中1995年曾名列第29位,全國師範院校第4位;2002年以來一直居全國高校前72位。SCI論文引證在全國排序自1995年以來一直居前51位,最高位次為第32位。《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和自然科學版雙雙入選中文核心期刊,哲學社會科學版全文轉載量躋身全國高校學報前7名。

河南師範大學積極開展對外交流,先後與美國、英國、德國、日本、韓國等國的31所院校建立了校際聯繫和友好協作關係,派出300餘位專家、學者赴國外講學、深造、進行學術交流。諾貝爾獎獲得者柏諾茲、中國科學院院士馮端、汪爾康、吳祖澤、沈韞芬,著名作家二月河,美國生物化學家陳亨,德國社會學家史耐德爾等120餘位國內外知名學者被聘為名譽教授或兼職教授。學校還常年聘有美、英、德、日等國的外籍專家來校任教。

“十一五”期間,學校將進一步深化改革,最佳化整合辦學資源,突出學科特色,提高綜合實力,為把學校建設成為在國內影響較大的具有教師教育特色的綜合性教學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鬥。

千秋基業,教育為本。托中原文化之底蘊,乘改革開放之東風,河南師範大學正以嶄新的姿態昂首邁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