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縣鴛樓

沛縣鴛樓

沛縣鴛樓是鴛鴦樓的簡稱,現為鹿樓鎮副鎮區。

鴛樓由來

鴛樓是鴛鴦樓的簡稱, 郝姓占百分80以上, 堂號是【曬書堂】。鴛樓原名花園村, 是大戶朱家的外莊子。乾隆初年,朱家在此設一學館, 請城北關莊的郝質班執教,二年後朱家公子不知為何打了一場官司, 傾家蕩產, 無力支付郝質班工資, 給了他幾畝地, 從此郝家舉家遷來, 喬遷之日飛來一對鴛鴦, 家人喜出望外, 橫掛一幅5尺紅布以示吉祥。 不料雌鴛鴦被一頑童偷走餵養, 雌鴛鴦不吃不喝, 絕食3天死掉,主人把雌鴛鴦找回來放在樓上, 雄鴛鴦把雌鴛鴦翻來覆去, 吻了又吻, 不到3日雄鴛鴦也含情死亡,合葬在樓後屋下。恰在此時,朱家公子在牢中身亡, 遺孀王氏來到鴛鴦墳前吊死在柳樹上, 訊息傳出, 人們議論紛紛, 從此鴛鴦樓名聲鵲起,花園村便黯然失色, 慢慢的人們為了稱呼好聽, 書寫方便, 就成了鴛樓。鴛樓集 成立於1962年, 由張本清口集遷來, 開始每月農曆逢二,六成集, 現在改為逢單日為集, 大牲畜市場交易聞名周邊四省。

簡介

1962 年成立鴛樓人民公社,1983年更名為鴛樓鄉。1990年總面積7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76萬畝,總人口27923人,其中農業人口27212人,轄15個行政村(62個自然村),糧食總產達1073.5萬斤,人均占有糧食394.5千克。養殖業生產年收入達505萬元,同時也是全縣花生的主要生產地之一。

2000年4月8日區劃調整,鴛樓鄉合併入鹿樓鎮,成為鴛樓行政村,轄鴛樓、吳堤口、張莊、徐集、陳坑5個自然村。

鴛樓現為鹿樓鎮副鎮區,現鴛樓行政村有沛縣鴛樓衛生院,沛縣鴛樓派出所,沛縣鴛樓汽車站,沛縣鴛樓中學,沛縣鴛樓中心國小,沛縣鴛樓郵政局,沛縣鴛樓供銷社,沛縣鴛樓商業總店,沛縣鴛樓農村信用合作社,沛縣鴛樓商貿城,沛縣鴛樓糧管所等部門。

沛縣革命烈士陵園位於江蘇省沛縣城西的鹿樓鎮鴛樓村東,坐北朝南,門前即沛鴛公路,距沛縣城22公里,占地面積14.5畝。

鴛樓烈士陵園

原名為鴛樓烈士陵園,始建於1967年8月,是為紀念在1941年1月22日張堤口戰鬥中英勇犧牲的八路軍72名指戰員而建。1938年10月,中國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日軍調整侵華戰略,對國民黨採取政治誘降為主的方針,在占領區加緊扶持漢奸傀儡政權,而將主要軍力進攻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新四軍。國民黨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地方國民黨頑固派勢力配合日偽軍瘋狂進攻抗日根據地,民族和階級矛盾交織,我軍處在日偽頑的夾擊之中,為確保連線我湖西抗日根據地與冀魯豫軍區至延安的豐北十字河重要交通線的暢通,打擊豐沛國民黨頑固派軍隊的反共氣焰,收復沛縣地區,1941年1月16日,我八路軍教導四旅在兄弟部隊的配合下組織了東進討頑戰役,取得了攻克圍寨10餘個,斃、傷、俘敵630餘人,繳獲槍枝500餘支的重大勝利。當此時,八路軍教導四旅11團3營奉命駐紮豐縣陳新莊(今歡口鎮),教導四旅直屬特務連駐紮沛縣張堤口村(今鹿樓鎮)。1月18日,陳新莊駐軍遭日軍襲擊,1月22日清晨,豐縣日偽軍和駐沛縣龍固的日偽軍計700餘人,又對我張堤口駐軍發起突然襲擊,激戰從清晨到午後,面對裝備有坦克、大炮的十倍於我的敵軍,我八路軍特務連在連長韓少營的指揮下奮勇抗擊,最後與日軍展開了肉搏戰,除個別戰士倖免,其餘72人全部壯烈犧牲。當年,鄉親們滿含熱淚將烈士們安葬在村南高地,收屍時戰士們與敵人搏鬥抓握著的手指都掰不開,有的緊抱敵同歸於盡;有的彈藥耗盡後用石頭砸、用大刀劈、拳打口咬,有的嘴裡還咬著日偽軍的半個耳朵,手榴彈上沾滿了腦漿……,英勇悲壯,氣貫長虹,場面極為壯烈。

鴛樓貼吧 鴛樓貼吧

為了紀念在張堤口戰鬥中獻身的八路軍指戰員,解放後,1965年“文革”前夕,原黃河支隊警衛營排長鬍玉嶺同志,身抱殘疾,仗義執言,為犧牲的老戰友立碑奔走呼號,在湖西老人的提議下,終於1967年8月,沛縣人民政府劃地4.5畝,建立了鴛樓烈士陵園,將張堤口戰鬥中英勇犧牲的八路軍英烈集體遷葬園內,1996年徐州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徐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為更好地告慰先人,激勵今人,教育後人,進一步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2009年8月,縣委、縣政府決定斥資300萬元在原址擴建鴛樓烈士陵園,由原來的4.5畝擴大到14.5畝,並逐步將全縣散葬的革命烈士搬遷到烈士陵園安葬。

陵園正門兩旁有兩間乳白色的門衛房,門衛房兩側松柏掩映。進入正門,一條寬25米,長60米的青石坡道直通巍峨的烈士紀念碑,中間一條石階道將坡道分開,坡道兩側是一米多高的青石護欄,青灰色的大理石紀念碑長寬各12米,碑基座離地平面4米,正面鐫刻著中國人民解放軍原國防大學校長朱敦法上將親筆題寫的“沛縣革命烈士紀念碑”9個鎏金大字,背面鐫刻著沛縣人民政府的碑文,體現了革命烈士保家衛國的崇高精神。沛縣革命烈士陵園是“徐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它是繼承湖西革命英烈精神的具體體現,為教育子孫後代繼承先烈遺志、弘揚革命傳統提供了良好載體,必將成為弘揚革命傳統的重要場所,必將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基地。

鴛樓農業生產

1982年實行了大包乾,土地承包到戶,給農業發展帶來了勃勃生機。 1984年中央一號檔案下達延長土地承包期,鼓勵農民增加投資培養地力,實行集約經營,更加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業總產值達140.7萬元,比1983年增加504.6萬元,增長55.5%。糧食總產2698.1萬斤,比1983年增產312.86萬斤,增長13.9%;棉花(皮棉)總產103.84萬斤,比1983年增產20.32萬斤,增長24.3%;多種經營收入298萬元,比1983年增長95.3%。1985年比1984年更有新突破。1988年全地區人民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三屆三中全會精神,在強化農村改革開放總方針的指導下,加快了產業結構的調整,更加調動了農民搞好農業生產的積極性。鴛樓鄉糧食總產達1102萬斤,棉花超過81萬擔。多種經營有了新發展。

鴛樓工業發展

鴛樓鄉在1978年成立工副業辦公室,對社辦工業加強領導,先後建設了電機修理廠、化工廠、水泥製品廠、麵粉廠、食品加工廠,1984年建磚瓦廠。1990年有鄉辦工廠5家,固定資產155萬元,其中電機修理廠年利潤3萬元左右,鄉建築工程處轄18個建築隊,年收入130萬元。1994年建膠合板廠。這一年鄉辦工業總產值279萬元,比1993年增加148.8%。

鴛樓衛生醫療

鹿樓鎮鴛樓衛生院,1978年之前為鴛樓公社衛生院,1983年更名為鴛樓鄉衛生院,2001年3月更名為鹿樓鎮鴛樓衛生院。1978年對赤腳醫生進行考核,發放赤腳醫生證書。1985年對赤腳醫生進行了考核,由衛生廳發放鄉村醫生證書,1989年11月取締非法行醫,實行“五統一”,1997年實行了“鄉村醫生一體化”管理。2005年全院人數增至64人,衛技人員51人,管理人員及後勤人員5人,在編執業鄉村醫生42人。1978年至1990年購置了100MAX光機、12孔無影燈、手術床和洗胃機一台,先後購置了B超、A超心電圖機。2005年添置了電子胃鏡、變頻電刀、救護車合不鏽鋼床50個。鴛樓衛生院臨床科室有內、外、骨、婦產、兒、五官、中醫科等,各科由只能治療常見病、多發病,已發展到能較好的處理各科急危重病,內科能較好治療急性心腦血管疾病,呼吸、消化、泌尿系統等危重疾病。鴛樓衛生院設有衛生防疫保健站,正常開展轄區內計畫免疫,婦女保健,傳染病管理,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地方病防治,衛生監督等預防保健工作。2003年第二季度,我國部分地區出現非典疫情,鴛樓衛生院全力以赴,共同投入到抗擊非典的鬥爭中,共抽調50餘人,耗費1.5萬元購置搶救消毒藥品、器械和防護品,出動車輛800餘輛次,為返鄉人員體檢319人次,發熱留觀18人次。2004年4月1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施,有2601人參加,參保率7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部分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鴛樓教育1978年,鴛樓中心建成校舍46間,有四班高中,兩班國中,共六個教學班,在校生310人,教職工17人,代課教師4人。2008年,經過建校40年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來的建設,鴛樓中學校容校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舊貌換新顏,現已建成江蘇省現代化示範國中。鴛樓中心有國中教學班24個,在校學生1976人,國小教學班8個,在校生492人,在編教職工92人。鴛樓中學現占地面積29434平方米,建築面積7060平方米,現有教學樓兩棟,綜合實驗樓一棟,學生宿舍樓各一棟,建有食堂餐廳和標準操場,其中教室96間,實驗室18間,儀器室9間,圖書3萬冊,微機200台,機房10間。2008年被沛縣教育局評為教學工作先進單位、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2008年鴛樓中學投入80多萬元開展現代化示範國中創建,順利通過省市驗收。1979年畢業生蹤聲同學全縣理科第一名,被清華大學錄取。2000年鴛樓中學榮獲徐州市德育工作先進學校,韓本聽老師《國中學生數學學習中的心理初探》獲市三等獎,郝敬萍《回歸語文教學本真的實踐與認識》獲市二等獎,石靈艷《淺談閱讀教學中美感教育》獲三等獎,張永磊《論王安石詩歌的政治色彩》獲省三等獎,王為學《論物理教師的教學語言》獲省二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