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縣肩膀戲

沙縣肩膀戲

肩膀戲,亦稱肩頭坪。 演出時,由8歲左右的孩童站在大人的肩膀上表演,小孩負責唱腔、頭部表情和雙手動作,大人負責台位變換的腿部動作。 如今欣逢盛世,沙縣肩膀戲再度煥發青春,推陳出新、博採眾長,以嶄新的姿態展示在世人面前。

肩膀戲,亦稱肩頭坪
起源
據《沙縣志》記載,清朝宣統年間,沙縣民間的戲劇十分活躍,各個戲班競相演出。時有“玉枕軒”的領班連細狗別出心裁,創新出一種小孩子站在大人肩膀上表演的肩膀戲
演出細節
演出時,由8歲左右的孩童站在大人的肩膀上表演,小孩負責唱腔、頭部表情和雙手動作,大人負責台位變換的腿部動作。戲有生、旦、淨、末、醜之分,小孩擔任什麼角色,大人就走什麼台步;小孩原本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平時又訓練有素,站在大人肩上不僅不怯場,而且唱起來字正腔圓、聲情並茂,演起來招形式有致、維妙維俏。大人更不含糊,或跑、或跳、或碎步、或弓步、或墊步……根據劇情需要,與肩上小孩巧妙配合,上下默契,渾然一體。 沙縣肩膀戲,是全國別具一格的民間傳統藝術。演技奇特,唱腔動聽,兼容各調,場地不拘,素有“肩膀上的民間藝術奇葩”之美稱。
採用劇目
它早先採用民間最流行的小調打花鼓演唱《小放牛》、《補缸》、《花子過關》等劇目;後來採用南詞曲調演出《趕船》等戲;後面又發展到演出《黃鶴樓》、《平貴別窯》、《四郎探母》等京劇折子戲。過去每當逢年過節,肩膀戲都要走街穿巷演出一番,所到之處,無不備受歡迎。
先今狀況
如今欣逢盛世,沙縣肩膀戲再度煥發青春,推陳出新、博採眾長,以嶄新的姿態展示在世人面前。2001年元月23日下午(除夕),沙縣肩膀戲劇團參加了在澳門議事亭前地廣場隆重舉行的“萬家喜慶賀蛇年”的開幕式表演,澳門特別行政區長官何厚鏵興致勃勃地觀看了演出。當地記者在專題報導中寫到:“對本地居民來說,肩膀戲是較為少見的文藝節目,約五六歲的小孩站在壯漢的肩上,穿著戲服邊唱邊舞,在悠揚的樂曲中演戲,是一種高難度的特別戲種。”同年下半年,沙縣肩膀戲劇團又帶著《豬八戒巡山》等新劇目,參加了中國第五屆民間藝術節,榮獲了金獎殊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