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太陽能電廠

1984年12月,美國在洛杉磯市225千米遠的莫赫夫沙漠地區,建成第一個大型的太陽能發電站,發電功率可達13800千瓦,收集陽光的拋物面型聚光器的面積達71700平方米。到1988年12月止,在這裡共建成了7套太陽能發電系統,總發電功率達20萬千瓦。

名稱

沙漠太陽能電廠
主題詞或關鍵字: 太陽能 電廠 能源科學

內容

1990年,美國的盧茲工程公司又在洛杉磯東北方向的莫哈韋沙漠上建造了一座更大的太陽能發電廠。該電廠在852個太陽能收集器上安裝了19萬片反射鏡,將水煮沸驅動渦輪機發電。發電成本很少,每千瓦小時才8~9美分。
盧茲公司計畫在1995年之前還要建9~12個太陽能發電廠,為加利福尼亞州提供600兆瓦的電力,供80萬居民和商業單位使用。1986年,蘇聯在克里米亞也建立了一個5000千瓦的太陽能發電廠,用1600塊25平方米的反射鏡,將陽光集中照射到一個80米高的塔頂鍋爐上,把水加熱到256℃,用蒸汽推動汽輪發電機。1988年,當時的蘇聯烏茲別克共和國在卡拉庫姆建成了一座30萬千瓦的世界最大規模的太陽能發電廠,該電廠用7200塊大型反射鏡將收集到的太陽光射向200米高的塔頂鍋爐,將鍋爐中的水加熱成蒸汽驅動渦輪發電機發電。
到1987年,德國已有10個太陽能電站投入使用,發電13萬千瓦時。德國巴伐利亞電力公司建造的一個500千瓦的太陽發電裝置,除直接提供電力外,還把多餘的電力用來電解水製取氫氣,電解得到的氫氣可能作為燃料電池的燃料氣體,也可以供其他用途,這樣就等於把多餘的太陽能儲存起來,在需要時隨意使用。比如,在陰雨天需要用電時,用氫氣作燃料,就可以再發電。1990年,德國又建造了一座可以日夜運轉的太陽能發電站。白天把陽光製取的氫氣利用儲氫材料貯存起來。這種儲氫材料有一個特點,在吸收氫後能放出熱能,使空氣加熱到49℃,足可以用於室內取暖。日落之後,可以利用儲氫材料釋放的氫氣作為燃料再發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