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38年,隨著抗日戰爭局勢的變化,國民政府為了更快實行西南戰略物資和兵員快速調遣,急需打通西南鐵路交通樞紐線,決定修築黔桂鐵路與湘桂鐵路相銜接。為此,鐵道部設立黔桂鐵路工程局, 委派袁夢鴻為湘桂黔鐵路局局長, 主持修築黔桂鐵路,對黔桂線進行全線勘察測繪,制定了幹線走向和火車站分布方案。
為此,鐵道部設立黔桂鐵路工程局, 委派袁夢鴻為湘桂黔鐵路局局長, 主持修築黔桂鐵路,對黔桂線進行全線勘察測繪,制定了幹線走向和火車站分布方案。
民國三十年(1941),貴州成立鐵路征工籌備處,徵調民工協助築路。貴州境內鐵路線全長320公里,築路工程由鐵二局工程處具體負責。在平越(今福泉)黃絲西部沙坪修建沙坪火車站(由貴州恆昌建築公司施工)、谷蒙關、刁尾遂道(由繼業建築公司施工)和響水一、二號隧道(由生茂建築公司施工)。後因原線路過長,加之地形複雜、橋樑隧道過多,施工難度大,致使鐵路改道,上述工程已經建成便遭棄用,車站樓房一直被用作國小教學樓。現存遺蹟有火車站站房、毓綸橋、谷蒙關隧道、刁尾隧道、響水隧道。
建造格局
車站樓房坐西向東,面闊五間,通面闊17.8米,通進深7.05米,面積429平方米。為三層石木結構歇山青瓦頂,前檐正立面置“八”字形外廊樓梯,前坡梢間屋面各開一“老虎窗”。外牆各柱凸出牆面,以天然砂石質方整石自然剁面,具有西方建築風格。一層為售票和暫存室;二層為辦公調度兼寢室;三層為候車大廳。站房南150米處有石拱橋,以陸毓綸名字命為“毓綸橋”。站房南300米是谷蒙關隧道,東北面3千米處是刁尾隧道和響水隧道。60多年來,站房雖未作為火車站使用過,卻從未改變它的原始風貌,是研究抗日戰爭期間中國鐵路交通史和貴州近現代建築發展的重要歷史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