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瑪朵塔、扎琳、慕尼思、菲伊潔和法洛可·勒賈,是5名普通的伊朗女性,她們穿黑衣戴頭巾,看起來和所有的伊朗女人一樣純潔、自愛。她們都直接或者是間接地和英伊石油公司發生著關聯,而當時民主選舉出來的伊朗要將該公司國有化,此舉損害到了英國人在伊朗的利益和石油開採權的問題,所以英國人便聯合美國中央情報局計畫在伊朗煽動政變。1953年,英國人和美國人來到伊朗,在他們的努力下,伊朗原國王復辟,恢復了他對伊朗的統治。在親西的國王巴維勒的統治下,石油源源不斷地流向了英美等西方已開發國家,他自己則在國內開創了獨裁政權。1979年,伊斯蘭革命爆發,起義軍推翻了國王的統治,伊朗國內恢復了民主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
扎琳娜 | 奧絲·圖思 |
繆尼 | 夏南·托洛維 |
Faezeh | 佩嘉·費多尼 |
法克林 | 阿麗塔·夏扎德 |
Ali | 納維德·阿克汗 |
Zinat | Mina Azarian |
Abbas | 皮簡·丹斯曼德 |
士兵 | Rahi Daneshmand |
Guest | Salma Daneshmand |
Sadri | Tahmoures Tehrani |
Amir Khan | Essa Zahir |
職員表
製作人 | ShojaAzari、PeterHermann、SusanneMarian、BrunoWagner |
原著 | 帕西普爾 |
導演 | 施林·奈沙、ShojaAzari |
副導演(助理) | AmineLamriki |
編劇 | 施林·奈沙、ShojaAzari、Steven Henry Madoff |
攝影 | Martin Gschlacht |
配樂 | 坂本龍一 |
剪輯 | George Cragg、Jay Rabinowitz、Julia Wiedwald |
選角導演 | Lisa Olah、馬庫斯·施萊澤 |
藝術指導 | Shahram Karimi、Katharina Wöppermann |
服裝設計 | Thomas Oláh |
幕後花絮
影片從2004年便開始拍攝,一直到2008年才製作完成。全片由5個小電影組成。除了電影之外,導演施林·奈沙還製作了大型的同題材的光電藝術作品。
影片改編自伊朗作家莎納許·帕西普爾的同名魔幻寫實小說,該小說1989年在伊朗被禁。不過在西方出版後便引起了轟動。
施林·奈沙拒絕影片的發行商為影片製作配音。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方 | 獲獎情況 | |
---|---|---|---|---|
2009-9-12 | 第6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銀獅獎-最佳導演 | 施林·奈沙 | 獲獎 |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獎 | 《沒有男人的女人》 | |||
金獅獎-最佳影片 | 《沒有男人的女人》 | 提名 |
製作發行
主創單位
製作單位 | Essential Filmproduktion GmbH(德國) Coop99 Filmproduktion Société Parisienne de Productio |
---|---|
發行單位 | BIM Distribuzione(義大利)、Nutopia(希臘)、 Filmmuseum(荷蘭)、Gussi Films(墨西哥)、 Lumière(巴西)、Sota Cinema Group(俄羅斯) ZDF/Arte(德國) |
影片上映
上映國家 | 上映時間、細節 | 上映國家 | 上映時間、細節 |
---|---|---|---|
德國 | 2010年7月1日 | 瑞典 | 2010年3月5日 |
義大利 | 2009年9月9日(威尼斯電影節) | 加拿大 | 2009年9月11日(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
奧地利 | 2009年10月30日(維也納國際電影節) | 阿聯 | 2009年12月12日(杜拜國際電影節) |
美國 | 2010年1月23日(聖丹斯電影節) | 荷蘭 | 2010年2月5日(鹿特丹國際電影節) |
美國 | 2010年3月30日(新導演、新電影獎項) | 加拿大 | 2010年4月2日(多倫多) |
美國 | 2010年4月9日(限定) | 美國 | 2010年4月16日(奔流城國際電影節) |
希臘 | 2010年4月22日 | 荷蘭 | 2010年6月10日 |
捷克 | 2010年7月3日(卡羅維發利電影節) | 波蘭 | 2010年8月1日(兩岸電影藝術節) |
澳大利亞 | 2010年8月1日(墨爾本國際電影節) | 丹麥 | 2010年8月12日 |
比利時 | 2010年9月1日 | 匈牙利 | 2010年9月30日 |
美國 | 2010年10月1日(密爾沃基電影節) | 挪威 | 2010年10月15日 |
波蘭 | 2010年11月19日 | 西班牙 | 2011年2月25日 |
法國 | 2011年4月13日 | *影片上映參考資料[10] |
影片評價
《沒有男人的女人》講述四個不同身份的伊朗女人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通過不同的方式為自己掙扎,尋求自我解放之路。然而這四個女人的生活都被導演戛然而止,或死或生的她們留下了一個開放性的結局,原本應該充滿激烈抗爭的故事,在柔光鏡下顯得異常平和,充滿阿拉伯異域風情的音樂也在隨時稀釋著上揚的荷爾蒙。導演手法以靜取勝,街頭遊行、流血犧牲等常見的場景變成了平靜生活的點綴,看似細水長流卻涌動著暗藏的潛流,生活在不斷量變的同時邁向質變的彼岸 。(新浪娛樂評)導演施林·奈沙讓影片中的影像美得出奇,每一個鏡頭都仿佛一副油畫,或者一個童話神話背景,和原著小說的魔幻風格遙想呼應。《沒有男人的女人》以不同女人的命運和對自由的追求,放在伊朗重要歷史事件發生的大背景下,導演試圖將一個國家的政治,文化,人們的命運象一副魔幻寫生長卷一樣展開。然而,導演對敘事的掌控顯然有心無力,鏡頭轉化的支離破碎和雜亂,人物的縹緲和臉譜化,故事表現手法老套,讓主題僅僅停留在表面的展示,對於民主和自由的讚揚清晰到近乎直白 。(新浪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