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嚴重的時刻》(又譯《沉重的時刻》。)
里爾克 (Rilke, Rainer Maria )
此刻有誰在世上某處哭,無緣無故在世上哭,在哭我。
此刻有誰在夜間某處笑,無緣無故在夜間笑,在笑我。
此刻有誰在世上某處走,無緣無故在世上走,走向我。
此刻有誰在世上某處死,無緣無故在世上死,望著我。
《Ernste Stunde》
Wer jetzt weint irgendwo in der Welt, ohne Grund weint in der Welt, weint über mich.
Wer jetzt lacht irgendwo in der Nacht, ohne Grund lacht in der Nacht, lacht mich aus.
Wer jetzt geht irgendwo in der Welt, ohne Grund geht in der Welt, geht zu mir.
Wer jetzt stirbt irgendwo in der Welt, ohne Grund stirbt in der Welt: sieht mich an.
作者介紹
賴內·馬利亞·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奧地利詩人。生於鐵路職工家庭,大學攻讀哲學、藝術與文學史。1897年後懷著孤獨、寂寞的心情遍游歐洲各國。會見過托爾斯泰,給大雕塑家羅丹當過秘書,並深受法國象徵派詩人波德萊爾等人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曾應徵入伍,1919年後遷居瑞士。
里爾克的早期創作具鮮明的布拉格地方色彩和波希米亞民歌風味。如詩集《生活與詩歌》(1894)、《夢幻》(1897)等。但內容偏重神秘、夢幻與哀傷。歐洲旅行之後,他改變了早期偏重主觀抒情的浪漫風格,寫作以直覺形象象徵人生和表現自己思想感情的“詠物詩”,對資本主義的“異化”現象表示抗議,對人類平等互愛提出烏托邦式的憧憬。著名作品有借讚美上帝以展現資本主義沒落時期精神矛盾的長詩《祈禱書》(1905)、《新詩集》(1907)和《新詩續集》(1908)。晚年,他思想更趨悲觀。代表作為長詩《杜伊諾哀歌》(1923)和諸多14行詩。
里爾克的詩歌儘管充滿孤獨痛苦情緒和悲觀虛無思想,但藝術造詣很高。它不僅展示了詩歌的音樂美和雕塑美,而且表達了一些難以表達的內容,擴大了詩歌的藝術表現領域,對現代詩歌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