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承瑞

沈承瑞,男,滿族,清代詩人,約生活在乾隆、嘉慶、道光年間,吉林人。字香余,漢軍旗人。優貢,考授訓導。有《香余詩鈔》。沈承瑞,與奉天的繆公恩,是“繼關內文化流人於清初撒播詩歌種子後,而涵養孕育的關東詩群”的主要代表人物。沈於嘉慶、道光年間,隨東北一批本土鄉土詩人而崛起的奇材。

基本信息

派別

沈承瑞,其吉林鄉土詩歌,創作較為活躍,出現在乾隆至道光年間。清初到1919年,作為清代和民初吉林古體詩詞,將主要詩(詞)人,分別歸入“流人詩”“流民詩”“御製詩”“扈從詩”“旅人詩”類別,又對被譽為吉林詩歌先行者的清代詩人沈承瑞,晚清吉林詩壇進入高潮期的代表人物。

沈承瑞,為吉林漢軍旗人,其詩作有很濃的田園風格,結集成《茄園詩鈔》,後經刪編又易名《香余詩鈔》流刊後世,詩風“清微淡遠,一本性靈”。與“吳兆騫憂國憂民詩、滿族詩人海鍾(吉林葉赫、今四平附近,代表作《赫哲烈婦歌》-頌讚兩赫哲女子反抗沙俄英烈行為)、吳大和胡傳(胡適之父)憂國哀民詩”成為邊塞詩派的代表性作家。

作品

沈承瑞,經典詩歌(出處:文苑-歷代詩集-清詩匯《晚晴簃詩匯》)摘錄:

《江上吟》

初日升東山,照耀江水赤。

微風盪桃生,流水杳無跡。

江上誰家子,扁舟自弄笛。

散發任夷游,忘情淡今昔。

幽罷人不知,蒼茫煙樹碧。

《長白山》

帝業荒東北,茲山實效靈。

龍形蟠大野,雲氣撼滄溟。

水瀉雙流白,天開萬古青。

何年駐鑾蹕,珥筆侍仙廷。

《松花江》

東去大江水,高源何處來。

混同天一色,長白雪千堆。

遠塞茫茫劃,孤城灩灩開。

北山一登眺,惆悵濟川材。

《葉赫城》

還來問舊城,稼穡不知兵。

水帶孤村迥,風兼野馬鳴。

高山余破壘,半塔矗荒營。

遲日鄉三老,呼牛隴上行。

《鐵嶺》

當門橫鐵嶺,古郡號銀州。

市小人煙雜,天荒草木秋。

廢城丁字泊,殘壁李家樓。

祇有柴河水,年年繞縣流。

《小茄園雜興》

良禽在高樹,對語時關關。

攜朋坐其下,片雲南山還。

來去人無心,動靜物自間。

浩然春已暮,窗前綠不刪。

少年采三秀,同心遺所思。

臭味欲常好,聚散無定時。

坐我綠窗下,風雨愁鳴雞。

菜根亦有香,彈鋏者何為。

疏疏天上星,淡淡池中水。

潛魚靜夜瀾,明珠在波底。

照見素人心,上下億萬里。

纖雲隔不住,大風吹不起。

《彌望》

白日江流接遠天,紫台秋色下寒煙。

魚龍戲水雲容黯,鵰鶚盤空風力騫。

不信漁樵終溷跡,可能雞犬共登仙。

此身未老心猶壯,彌望千秋一洒然。

《姜女祠》

姜女荒祠何處存,紅邊牆外老軍屯。

白楊鸛雀啼朝日,赤水黿鼉吼夜魂。

血淚拋殘城北角,蛾眉望斷海東門。

寒衣萬里心常在,傳信傳疑草細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