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恩孚

沈恩孚

沈恩孚(1864—1949),中國近、現代教育家。同濟大學第四任校長。字信卿,江蘇吳縣人。4歲能文,6歲始常代母授同歲學生讀書,時人有“六歲為師古未聞”之語。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沈恩孚 沈恩孚

15歲補博士弟子員。自此,開始研究《說文》,通訓詁之學。早年就讀於上海龍門書院,後執教於寶山縣學堂。清光緒二十年(1904年),與袁希濤等倡議改上海龍門書院為師範學校。同年,東渡日本考察教育。回國後任龍門師範學堂監督,主張變法維新。次年,龍門初級師範學校成立,為首任監督。參加創辦江蘇學務總會,當選會長,倡議施行國小單級教授法。民國2年(1913年)主持江蘇教育,主張體育、童子軍、新教育等理論、方法。民國6年(1917年),與黃炎培等發起中華職業教育社,籌創南京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武昌起義後入江蘇都督府,任副民政長,鏇任江蘇省公署秘書長。1913年“二次革命”後棄政從教。創辦鴻英圖書館。又任上海市議會議長。抗戰期間寓居上海閉門讀書。1949年4月病逝於上海。

人物軼事

沈信卿就是沈恩孚,民國初年非常有名的社會賢達,對於教育和工商事業尤其熱心,今天南京江海大學和同濟大學的建立,都與沈恩孚有關,他和黃炎培的關係很深,文集後有黃炎培當時在重慶為他寫的傳記,敘及平生交往和一生功業,非常詳細。文集的書名也是黃炎培手書,註明時間是“一九五一年”。文集編定的時間在一九四九年,只是印出已到了新時代。沈恩孚的生平資料並不難見到,但他的文集提到的人極少,可能因為印出時,社會已對此類家印的文集沒有什麼興趣,所以留傳不是很廣。

沈恩孚當時的社會地位很高,與晚清和民國初年的各類名流多有交往。文集中收錄了他給許多當時出版物寫的序跋,舉凡教育、學術、科學、民治、工商等,涉及方面非常寬闊,另外他為許多名人及他們前輩寫的墓志銘,也收錄其中,都是非常寶貴的文史材料。特別是關於早年江南和上海社會的史料,文集中多有各種線索。

沈恩孚本人對於中國文字學和西北地理均有研究,文集中更多這方面的研究和史料。沈恩孚早年在上海辦新式教育,培養了許多人才。張君勱兄弟、金其堡等,都出自沈恩孚門下,文集中也保存了相關的史料。特別是文集中的書信部分對於中國現代學術史的研究很有幫助,章士釗、蔡元培、張君勱、陳柱、潘光旦等都和沈恩孚有書信往來。

沈恩孚是哲學家沈有鼎的父親,他的哥哥沈有乾是中國有名的心理學家,兄弟二人同出清華,同為留美學生。前幾年遼寧教育出版社的“新萬有文庫”中曾印過沈有乾的留美回憶錄《西遊記》,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書。沈有乾和他弟弟一樣對數理邏輯有很高的天分,他在自傳里說過,要不是“已與心理學結婚生子,一定會與她締白頭之約。”沈有乾當時還常在《新月》和後來的《西風》雜誌上發表小品文,很有英國 散文的味道。

沈恩孚有四個女兒,其中一個女兒嫁給了工商領袖胡厥文。社會學家潘光旦是他的外甥,文集中有一封沈恩孚給潘光旦的信。

著作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師範教育論著有《龍門師範學校十周年紀念文》,收入《江 蘇省立第二師範學校十周年紀念文》。

後人編輯出版《沈信卿先生文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