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他7歲入鄉塾,13歲隨父親赴上海讀中學,18歲時即考入復旦大學。不久,因為參加學潮而被除名。19歲時沈友梅先生轉而就讀於上海正風文學院,1925年又入上海私立興業測繪專修學校深造。1926年執教於上海兩江公學。是年,廣東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先生出於對一代偉人孫中山先生的信仰而加入了中國國民黨。以後先生返回家鄉從事國民黨基層工作,任國民黨鄞縣縣黨部執監委員會常委,組織農民,大力提倡“二五減租”,積極籌建中山紀念堂;因備受農戶擁戴而被選為鄞縣農會理事長。期間沈友梅先生還先後創辦花園國小、鄞縣鄉村師範學校(茅山中學前身)。他親自擔任校長、校董,不遺餘力地支持家鄉的教育事業。1934年任鄞奉鎮三縣東錢湖水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寧波城河委員會副主委。抗戰期間,兼任抗敵後援會常委、戰地服務團團長、鄞縣農會理事、浙江省農會常務理事。1940年任鎮海縣黨部書記長。1941年寧波淪陷。在國難當頭之際,沈友梅先生毅然投筆從戎,奮起組織抗日戰地服務團,動員民眾保家除奸,奔走於抗日救亡的第一線。1942年任浙江省黨部浙東區督導、第三戰區長官部上校參謀兼寧波區工作站長、定海象山兩縣聯合中學校長。1943年日寇已控制了寧波,因受地方抗日武裝的抵抗,不敢下鄉騷擾,沈友梅先生回家各方人士上門探訪,見局勢稍穩,極力主張恢復教育事業,發起創建堇南中學的建議,得到各界的回響,共同籌資創辦了堇南初級中學,沈友梅先生任校董會董事。使鄞南地區嗜血的青年又有了入學的機會。同年,在寧海創辦定象兩縣聯立中學(後改為象山中學),自任校長,收容了大量因戰亂而流亡的年輕學生,並積極開展反奴化教育。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以後,沈友梅先生辭去校務返回鄞縣,與摯友陳英烈等共同創辦《寧波大報》,後併入《寧波日報》,擔任《寧波日報》社社長,同時任鄞縣通志館編審委員。1948年被選為國民黨“立法委員”。1949年5月23日報社遷至舟山定海東門外,東美橋民房為社址,6月5日復刊,更名為《浙海日報》沈友梅先生任《浙海日報》社長。1950年去台灣。
沈友梅先生去台灣後,任“中國新聞函授學校校長”,入台後,即參加台北寧波同鄉會,先任常務監事達九屆,自1975年至1984年,因熱心公益事業、會務出色而連續9年擔任台北市寧波同鄉會第五屆至第八屆理事長。在任期間他不辭勞苦,在籌建新會所、擴充獎學金、充實會刊(改《寧波同鄉》雜誌雙月刊為月刊)等方面多有建樹,在廣大旅台鄉親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故在台北市寧波同鄉會成立50周年慶典上,沈友梅先生被譽為“最受同鄉尊敬的理事長”。?
沈友梅先生雖然身居台島,卻心繫故土,並且始終堅持“只有一個中國,反對台獨”的立場。1988年,為了創造條件給回歸故里消除障礙,他毅然第一個從國民黨“立法院”辭去資深“立法委員”之職,這在島內引起了強烈反響。在1989年那場政治風波平息4個月後的10月5日,沈友梅先生終於排除重重阻力回到久別的故鄉。面對家鄉人民的熱情接待,眼看20年代親手創辦的茅山中學人才輩出,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有用人才,沈友梅先生感到由衷高興。他深感“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從而決意要在有生之年為家鄉出力。隨即他捐資2萬美元,在茅山中學設立沈氏獎學金基金。?
此後沈友梅先生致力於甬台兩地文化交流與家鄉公益事業。1991年參與發起並組織由寧波市台胞台屬聯誼會與台北市寧波同鄉會主辦在台北舉辦的“海峽兩岸寧波鄉情書畫展”,增進了兩地同胞的手足之情;倡導台北市寧波同鄉會向寧波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兩次捐贈輪椅1700輛;同時積極主張並參與在東錢湖畔建造台北市寧波同鄉會寧波墓園,幫助旅台寧波鄉親實現“魂歸故土、葉落歸根”的夙願。?
沈友梅先生為了回大陸定居,1990年購置了寧波黃鸝新村一套住宅,為自己重築新巢,1992年為方便夫人家屬(祖籍江蘇常州),又在上海為自己購置一住宅。1994年3月27日年溘然仙逝,安葬在姜山鎮茅山南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