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保本

沈保本

沈保豐出生於1935年,原籍浙江省餘姚市。本科學歷。於1959年前蘇聯頓涅斯工業大學地質系畢業。曾任地礦部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所長、現任所學術委員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40多年來、主要從事礦床、前寒武紀地質、區域成礦規律和成礦預測等研究,專長前寒武紀金屬成礦作用。先後發表過《某區磁鐵礦床中鈉質交代作用特徵及其找礦意義》、《中國太古宙綠岩帶》、《中國綠岩帶型金礦床類型和地質特徵》等論文近70篇。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沈保豐 男,1935年生,上海人。原籍浙江省餘姚市人。漢族。本科學歷。1959年畢業於前蘇聯頓涅斯工業大學地質系。精通俄語;英語能讀、寫專業文獻。曾任地礦部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所長、現任所學術委員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黃金學會理事、天津地質學會常務理事、天津寶玉石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地質學會礦床專業委員會委員、前寒武紀專業委員會委員等職。40多年來、主要從事礦床、前寒武紀地質、區域成礦規律和成礦預測等研究,專長前寒武紀金屬成礦作用。主要是:總結邯邢鐵礦的成礦特徵,豐富接()交代型鐵礦理論;系統研究我國早前寒武紀條帶狀鐵建造的特徵及形成大型礦床的地質條件;提出中國綠岩帶以形成時代的多期性、廣泛發育高級變質綠岩帶和綠岩帶形成後的不穩定性等特色、豐富和發展了綠岩帶理論;認為分布在華北地台上的多數金礦床屬於綠岩帶型金礦床。中國綠岩帶形金礦床以再生型熱液金礦床廣泛分布、高級變質綠岩帶中金礦發育和成礦時代上的雙峰式具有獨自的特色,豐富了金礦地質學;提出了一批金、鐵等成礦區的遠景預測和預測的資源量,為地質找礦提供地質依據。曾4次主持過國家和地礦部科技攻關項目。曾擔任過國際地科聯地質對比項目(IGCP)91項“前寒武紀成礦作用”和247項“前寒武紀礦床及構造模式”中國工作組副組長。先後發表過《某區磁鐵礦床中鈉質交代作用特徵及其找礦意義》、《中國太古宙綠岩帶》、《中國綠岩帶型金礦床類型和地質特徵》等論文近70篇,出版《遼北—吉南太古宙地質及成礦》、《華北陸台太古宙綠岩帶地質及成礦》、《五台山—恆山綠岩帶金礦床地質》等專著7部;提交《中國花崗岩—綠岩地體中金礦類型、地質特徵及遠景預測》等研究報告14部。曾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曾獲天津市和地礦部勞動模範、天津市前寒武紀礦床專家、“八五”為黃金工業發展做出特殊貢獻的先進個人、地礦部“八五”科技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