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州營

汾州營後魏孝昌中置,治西河,今山西汾陽縣治,北齊改曰南朔州,北周改曰介州,隋改曰西河郡,唐置浩州,改曰汾州,又改為西河郡,尋復為汾州,宋曰汾州西河郡,金元皆曰汾州,明洪武元年。

 汾州
後魏太和間置,治蒲子城,在今山西隰州。
後魏孝昌中置,治西河,今山西汾陽縣治,北齊改曰南朔州,北周改曰介州,隋改曰西河郡,唐置浩州,改曰汾州,又改為西河郡,尋復為汾州,宋曰汾州西河郡,金元皆曰汾州,明洪武元年(1368),省西河縣置汾州(直隸州),兼領平遙、介休、孝義三縣。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升汾州為汾州府,依廓設汾陽縣,府屬冀南道,府、道治所皆駐縣城內。即今山西省汾陽市。
東魏置南汾州,北周改曰汾州,北齊復曰南汾州,周曰西汾州,隋廢,唐置耿州,改曰汾州,尋曰南梁州,又廢國慈州,故治即今山西吉縣。
明朝時,汾州城內有兩座郡王府,一曰慶成王府,一曰永和王府。慶成王府在太和橋街之北,即今二監行政區位置;永和王府在西府街中段道北,即今外貿公司位置。第一代慶成王叫朱濟炫、永和王叫朱濟火良,是晉恭王的四子、六子。晉恭王朱木岡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三子,親王府設在太原。作為孫子輩的慶成王與永和王,他們同時把郡王府築在汾州城內,可見汾州當時在三晉大地的名望之高。兩座王府從永樂十二年起,到崇禎十七年明亡,兩家的世系傳了十一、二代。一代代的王爺,及他們的子子孫孫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們,在繁華的古汾州城內,享榮華,受富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