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環境污染與控制

《汽車環境污染與控制》是國防工業出版社2011年出版。作者是李興虎 。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汽車環境污染與控制汽車環境污染與控制
《汽車環境污染與控制》由6章構成。第一章概括介紹傳統汽車的環境污染及其基本對策,並分析了未來環境友好汽車的發展動向;第二章簡要介紹汽車排放污染物的危害及其生成機理,重點對NOx、HC、CO和微粒物的生成機理及其模擬計算進行介紹;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別對汽車排氣污染物的常用測量方法、汽車排放標準及試驗規範進行簡要說明;第五章和第六章詳細介紹汽油和柴油車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技術。

該書可作為高等學校車輛工程、載運工具運用工程(汽車)、動力機械及工程等專業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為工程技術人員從事相關技術開發的參考書。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汽車的環境污染及其基本對策

第一節 汽車排放的空氣污染物

一、空氣污染物

二、汽車排放的空氣污染物

三、汽車排氣污染物的危害

第二節 汽車環境污染的主要對策

一、減少汽車環境污染的主要對策

二、減少汽車使用中污染物排放的措施

第三節 汽車的噪聲污染及控制方法

一、汽車噪聲的來源

二、汽車的噪聲標準

三、汽車噪聲的控制方法

第四節 報廢汽車的環境污染

一、汽車的材料組成

二、報廢汽車的環境危害

三、報廢汽車環境污染的對策

第五節 汽車的電磁波污染及光污染

一、汽車的電磁波污染及對策

二、汽車的光污染

第六節 清潔燃料汽車的環保優勢與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傳統汽車面臨的燃料問題

二、傳統汽車對代用燃料的主要要求

三、清潔燃料汽車套用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第七節 電動汽車的環保優勢與不足

一、電動汽車的主要優勢

二、電動汽車的主要不足

三、電動汽車普及中的主要問題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二章 燃燒過程中污染物的生成機理

第一節 氮氧化物的生成

一、no的生成機理

二、no2的生成機理

第二節 co的生成機理

一、co的生成機理

二、co生成量的近似計算

三、co生成的影響因素

第三節 hc的生成機理

一、汽油車排氣中hc的生成機理

二、柴油機中hc的生成機理

三、汽油車燃油蒸發和泄漏的hc排放

第四節 顆粒物的生成機理

一、顆粒物的生成過程

二、顆粒物生成的化學反應模型

三、炭煙微粒生成的主要影響因素

四、炭煙微粒的氧化燃燒

第五節 硫化物的生成機理

一、燃料中的硫化物及其燃燒產物

二、硫化物燃燒的主要化學反應

三、燃燒產物中硫化物之間的轉換

第六節 光化學煙霧的生成機理

一、光化學煙霧的生成條件

二、光化學煙霧生成的主要化學反應

第七節 發動機燃燒產物平衡濃度及排氣組成的計算

一、發動機燃燒產物平衡濃度

二、發動機排氣組成的近似估算方法

三、排氣組成與混合比的關係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三章 汽車污染物的測量方法

第一節 汽車排氣污染物的測量系統

一、汽車排氣污染物的評價指標

二、汽車排氣污染物測量的有關規定

三、汽車排氣污染物的整車測量系統

四、排氣污染物的發動機台架測量系統

第二節 排氣分析的取樣方法

一、直接連續取樣法

二、定容取樣法

第三節 汽車排氣中氣體成分的分析方法

一、非分散式氣體分析方法

二、氫火焰離子化分析法

三、化學發光分析方法

四、氣相色譜分析方法

五、紫外螢光分析方法

第四節 汽車排氣中顆粒物的測量方法

一、全流稀釋測量系統

二、分流稀釋測量系統

三、顆粒物測量系統的組成

四、顆粒物的收集和稱量

五、顆粒物數量的測量方法

第五節 汽車排氣煙度的測量方法

一、排氣中的可見污染物

二、濾紙式煙度計

三、透光式煙度計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四章 汽車排放標準及試驗規範

第一節 我國的汽車排放標準

一、我國國家標準的歷史沿革

二、汽車排放標準的常用術語

三、我國的輕型汽車排放標準

四、我國的重型汽車排放標準

第二節 歐盟各成員國和美國及日本的汽車污染物排放標準

一、歐盟的排放標準

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除外)的汽車排放標準

三、日本的汽車排放標準

第三節 輕型汽車排氣污染物的試驗規範

一、怠速法

二、加速模擬工況試驗

三、輕型汽車排放測量的試驗循環

四、試驗循環對排放測量結果的影響

第四節 重型汽車排放測量的試驗循環

一、我國及歐盟的排放試驗循環

二、美國的排放試驗規範

三、日本的排放試驗規範

四、柴油車煙度試驗規範

第五節 汽車曲軸箱氣體污染物及燃油蒸發污染物的試驗規範

一、汽車曲軸箱氣體污染物的測量方法

二、汽油車燃油蒸發污染物的試驗規範

第六節 汽車污染物控制裝置耐久性的試驗規範

一、輕型汽車耐久性的試驗規範

二、重型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控制耐久性的試驗方法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五章 汽油車排放污染物控制技術

第一節 汽油機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方法

一、汽油機排放污染物控制的主要技術措施

二、汽油機的污染物控制系統

三、汽油車的排氣催化淨化系統

第二節 汽油及潤滑油品質對汽油機排放的影響

一、汽油標準

二、燃料品質對排放的影響

三、汽油氫碳原子數之比對排放系統空燃比控制的影響

四、潤滑油品質對排放的影響

第三節 汽油機排氣污染物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汽油機的運轉工況及其對污染物排放的影響

二、混合氣製備質量的影響

三、缸內氣體流動的影響

四、汽油機調節參數的影響

五、發動機結構參數的影響

六、大氣條件的影響

第四節 多缸汽油機污染物排放的缸間差異

一、缸間差異產生的原因分析

二、進氣量及氣缸壓力的缸間差異

三、多缸發動機缸間排放差異的影響因素

第五節 車用汽油機的排氣再循環系統

一、排氣再循環的原理及排氣再循環系統的基本構成

二、排氣再循環對發動機性能的影響

三、排氣再循環系統的種類及排氣苒循環閥的結構

第六節 排氣污染物的催化淨化技術

一、催化劑及其載體的種類

二、催化器的,性能評價參數

三、氧化催化劑

四、還原催化劑

五、氧化、還原雙床催化器

六、催化淨化器的失效原因

第七節三效催化淨化器

一、三效催化器的組成

二、三效催化淨化系統的構成

三、三效催化淨化系統中的空燃比感測器

四、三效催化淨化系統的不足

五、冷啟動後的淨化措施

第八節 曲軸箱及燃料蒸發污染物淨化裝置

一、曲軸箱污染物淨化裝置

二、燃料蒸發污染物淨化裝置

第九節熱反應器與二次空氣系統

一、熱反應器的作用及co與hc的氧化

二、熱反器的設計要求與結構特點

三、熱反應器的淨化效果

四、二次空氣系統

第十節 汽油機排放控制系統分析

一、裝備obdⅡ的車輛排放系統

二、本田公司nzlev的排放控制技術

三、三菱公司gdi汽油機的排放控制技術

四、豐田公司d-4汽油機的排放控制技術

五、缸內直噴汽油機的微粒排放問題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六章 柴油車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技術

第一節 柴油機排放的特點

一、柴油機排氣污染物的種類及特點

二、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控制的困難

第二節 柴油機排氣污染物的主要影響因素

一、負荷(混合比)的影響

二、柴油機轉速的影響

三、燃料與空氣混合質量的影響

四、柴油品質的影響

五、噴油器工作參數的影響

六、燃燒室結構的影響

七、噴油器結構參數的影響

八、潤滑油品質的影響-

九、大氣條件的影響

十、發動機工作溫度的影響

第三節 柴油機的排氣再循環技術

一、柴油機egr的種類

二、egr對柴油機性能的影響

第四節 柴油機排氣污染物的催化淨化技術

一、氧化催化器

二、nox的還原催化淨化方法

三、柴油機的吸附催化還原淨化技術

四、柴油機的hc-nox吸附淨化系統

五、非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

六、尿素選擇催化還原技術

第五節 顆粒物的過濾淨化技術

一、顆粒過濾器的類型、結構及設計要求

二、dpf的濾芯結構參數及主要性能指標

三、dpp的過濾機理

四、顆粒過濾器再生的必要性及影響因素分析

五、dpf再生系統的種類

第六節 四效催化淨化器

一、四效催化淨化器的概念

二、安裝dpnr系統車輛的發動機工作模式

三、安裝四效催化淨化器汽車的排放性能

四、四效催化淨化器的優勢

第七節 均質混合氣壓燃式發動機

一、發動機的燃燒方式及均質混合氣壓燃式發動機的概念

二、unibus燃燒系統

三、mk燃燒系統

四、柴油HCCI發動機面臨的主要困難

五、火花點火式均質混合氣壓燃發動機

第八節 柴油車污染控制技術的發展趨勢

一、柴油機排放污染的主要控制方法及效果

二、柴油機排氣後處理的主要技術方案

三、柴油機污染控制系統的主要技術方案

四、柴油機污染控制系統實例分析

第九節 柴油車的發展趨勢

一、柴油車與汽油車的油耗及碳排放比較

二、柴油車與汽油車的性能比較

三、柴油車在歐洲的套用狀況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