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災區發展振興規劃(2011—2015年)

《汶川地震災區發展振興規劃(2011—2015年)》是2011年8月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發布的檔案。

四川省人民政府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汶川地震災區發展振興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川府發〔2011〕26號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汶川地震災區發展振興規劃(2011—2015年)》已經國家發展改革委同意,並經省政府批准,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八月五日

汶川地震災區發展振興規劃(2011—2015年)

前 言

“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是一項龐大而複雜的系統工程,包括搶險救災、恢復重建和發展振興3個階段。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深切關懷和堅強領導下,在對口支援省(市)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傾情援助下,省委、省政府帶領地震災區廣大幹部民眾自強不息、共克時艱,取得了搶險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的決定性勝利。

隨著災後恢復重建任務基本完成,災區將進入發展振興階段。為鞏固和發展災後恢復重建成果,提升災區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災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振興,奪取抗震救災全面勝利,早日建成人民安居樂業、城鄉共同繁榮、人與自然和諧的美好新家園,特制定本規劃。

規劃範圍為納入國家《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全省39個極重和重災縣(市、區)。規劃期限為2011—2015年。

專欄1 規劃範圍

◇極重災縣(市)(10個)。汶川縣、北川縣、綿竹市、什邡市、青川縣、茂縣、安縣、都江堰市、平武縣、彭州市。

◇重災縣(市、區)(29個)。理縣、江油市、利州區、朝天區、旺蒼縣、梓潼縣、遊仙區、旌陽區、小金縣、涪城區、羅江縣、黑水縣、崇州市、劍閣縣、三台縣、閬中市、鹽亭縣、松潘縣、蒼溪縣、蘆山縣、中江縣、元壩區、大邑縣、寶興縣、南江縣、廣漢市、漢源縣、石棉縣、九寨溝縣。

第一章 發展振興基礎和條件

第一節 重建成效

經過兩年多的艱苦奮戰和科學重建,四川災區經濟加快發展,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災後恢復重建取得了決定性勝利,為災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經中期評估調整和再評估調整,全省納入國家《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項目29692個,規劃總投資8658億元。截至6月30日,已開工項目29692個,開工率達100%;完工項目28007個,完工率達94.33%,累計完成投資8070.57億元,占規劃總投資的93.21%。《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提出的“家家有房住、戶戶有就業、人人有保障、設施有提高、經濟有發展、生態有改善”的重建目標基本實現,災後恢復重建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民生事業長足進步。民生項目建設進展最快,整體水平實現了跨越式發展。360多萬戶震損住房修復加固全部完成,148萬多戶農村住房已全部完工,25萬多戶城鎮居民住房重建基本完成。開工建設3001所學校,災區學生全部告別了板房校舍,2032所醫療衛生機構已全部開工,已完工1927個。一批就業社保公共服務中心、社會福利院、敬老院、社區服務中心、集貿市場相繼落成,綜合保障能力比震前有了顯著增強。

——基礎設施大幅提升。一大批關係災區長遠發展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初步建成,基礎設施條件大大改善。綜合交通體系日趨完善,骨幹電網和農村電網重建等基本完成,震損水庫除險加固進展順利,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大,防災減災能力明顯增強。

——產業快速恢復增長。災區震損企業全部恢復生產,東汽、阿壩鋁廠等重災企業再創生產經營新高,6個重災市(州)工業、農業、服務業等得到恢復性增長,園區建設加快推進,步入更好更快發展軌道。

——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災區城鄉布局更加合理,居民住房條件更加改善,城鎮市政基礎設施服務功能和配套完善程度實現跨越式提升,城鄉面貌和人居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成了以38個災後恢復重建重點城鎮為代表的一大批現代化新城鎮,湧現了汶川水磨鎮、綿竹大成村、什邡馬祖廟等一批設施完善、特色鮮明的示範區(村),災區民眾告別傳統落後,享受和融入現代文明。

專欄2 “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後恢復重建主要成果

◇總體進展。規劃項目中期調整和再評估後,全省納入國家總體規劃和10個專項規劃的項目共29692個,規劃總投資8658億元。截至2011年6月30日,已開工項目29692個,開工率100%。已完工項目28007個,占重建任務的94.33%;累計完成投資8070.57億元,占規劃總投資的93.21%。

◇城鄉住房建設。270個城鄉住房項目完成投資2233.47億元,占規劃投資的99.37%。永久性農村住房全部完工,完成投資1483.52億元;農房維修加固全部完工。永久性城鎮住房已完工25.86萬戶,占恢復重建任務的99.73%;城鎮住房維修加固全部完成。城鎮住房維修加固和重建完成投資756.95億元,占規劃投資的99.08%。

◇城鎮體系建設。市政設施、風景名勝區、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等恢復重建項目累計完成投資704.65億元,占規劃投資的75.19%。

◇農村建設。農業生產設施、農村基礎設施、農業產業等農村建設項目和以工代賑及貧困村建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536.84億元,占規劃投資的100%。

◇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累計完成投資931.37億元,占規劃投資的96.69%。

◇基礎設施建設。交通、通信、郵政、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恢復重建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734.96億元,占規劃投資的89.13%。

◇生產力布局與產業調整。工業企業、旅遊、文化設施及金融服務業項目累計完工4890個,占規劃項目的98.02%;累計完成投資1359.91億元,占規劃投資的99.96%。

◇市場服務體系。已完工商貿服務及糧食服務設施項目項目6122個,占恢復重建任務的98.12%;累計完成投資226.66億元,占規劃投資的97.11%。

◇防災減災。災害隱患治理、應急指揮和救援救助、綜合減災避難場所等防災減災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110.83億元,占規劃投資的67.04%。

◇生態修復。修復受損林地植被、林區水電路、通訊、公共用房以及環境整治、生態修復等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110.02億元,占規劃投資的85.08%。

◇土地整理復墾。土地整理復墾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66.61億元,占規劃投資的86.67%。

第二節 主要問題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災害損失最大的一次地震災害,災區範圍廣、自然條件複雜、經濟社會發展差異大,地震對自然、經濟、社會等各方面造成的影響深遠,全面實現災區經濟社會發展振興仍面臨巨大挑戰。

——自我發展能力不強。災區經濟恢復發展主要得益於重建投資拉動、政策扶持和對口支援幫扶,內生髮展動力不足,抗風險能力弱,發展基礎不穩固;部分地區經濟尚未恢復到震前水平,債務壓力重,結構調整慢,轉型發展仍需較長過程;淘汰落後產能任務艱巨,中小企業發展面臨較多困難。

——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災區森林、植被、水體、土壤等生態系統受到嚴重破壞,地質環境穩定性差,生態環境十分脆弱,生態修復周期長、難度大,滑坡、土石流等地質災害隱患多,次生災害頻發,嚴重威脅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災區可持續發展。

——就業促進面臨較大壓力。隨著重建任務逐步完成,災後恢復重建直接提供的建設、服務和公益性崗位將逐步減少,加之每年新增勞動力、大中專畢業生和農村富餘勞動力需要就業,災區就業和再就業形勢依然嚴峻。

——扶貧幫困任務十分艱巨。災區因災致貧、返貧多,農戶負債重,自我發展能力弱,地震及持續的次生災害新增了部分貧困戶,2516個貧困村貧困發生率由災前11.68%上升到34.88%,實現災區扶貧解困面臨十分繁重的任務。

——公共服務保障仍待完善。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缺乏專業技術人員,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社區服務資源不足,妥善安置“三孤”人員任務重,醫治災區民眾心理創傷需要較長過程,妥善化解災區社會矛盾、構建團結互助的社會關係、重塑災區活力仍然面臨大量的工作。

第三節 有利條件

——災後恢復重建奠定了良好基礎。通過近3年的恢復重建,災區基礎設施極大改善,產業快速恢復增長,公共事業發展迅速,城鄉面貌大為改觀,人民生活有所改善,為災區發展振興打下了紮實基礎。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意識增強。經歷了艱苦卓絕的搶險救災和恢復重建,災區廣大幹部民眾自強不息的精神得到升華,展示出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有信心、有能力為災區發展振興作出更大的貢獻。

——對口合作長效機制全面建立。我省與對口支援省(市)建立了長期合作機制,加強了產業合作園區的建設,推進對口支援由“輸血”幫扶向“造血”提升轉變,由“硬體”援建為主向“軟體”支持為主轉變,由單向支持向互利共贏的長期合作轉變。

——國家繼續給予地震災區支持。國家將災區發展振興作為重要內容列入“十二五”發展規劃和新一輪西部大開發規劃,將繼續在財政、稅收、金融、投資、土地、產業、扶貧開發等政策上給予支持,為災區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

第二章 總體要求

第一節 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緊緊抓住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機遇,著力鞏固和發展災後恢復重建成果,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加強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著力增強自我發展能力,自強奮進,開拓進取,努力開創地震災區發展振興新局面,建設幸福和諧新家園。

第二節 基本原則

——突出重點、統籌兼顧。與“十二五”規劃緊密銜接,著力解決影響災區民眾生產生活和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最緊迫、最突出的問題,超前謀劃、著眼長遠、面向未來,提高災區自我發展能力。

——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綜合考慮災區不同區域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發展基礎及潛力和社會人文等因素,堅持因地制宜,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科學確定不同區域的主體功能和發展方向,走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

——市場主導、合作開發。運用市場機制,創新投融資方式,吸引社會資本特別是東部和援建省(市)的社會資本參與。充分發揮長期合作機製作用,切實抓好對口合作園區建設,積極承接產業轉移,促進災區加快發展。

——自力更生、爭取支持。繼續弘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動員廣大幹部民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爭取國家給予大力支持,共同推進災區發展振興。

第三節 發展導向

按照重建規劃確定的主體功能布局和發展導向,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和發揮比較優勢,有序推進災區生產力布局、產業結構調整和城鄉建設,構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協調發展格局。

龍門山山前平原和與龍門山山脈接壤的淺丘地區,是成德綿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把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創造和擴大就業作為中心任務,發展壯大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加快推進產業園區建設,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打造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基地;要加快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完善公共服務;實施城鄉統籌、三化聯動,提升城鎮化發展水平,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輻射帶動能力和就業吸納能力,吸納適度重建區、生態重建區人口轉移,促進人口和經濟集聚。

龍門山山後高原地區和山中峽谷地帶,要堅持保護優先、適度開發、點狀發展的原則,把地質災害防治、生態功能修復和防災減災能力建設放在首要位置,確保居民安居樂業和災區可持續發展;突出抓好扶貧攻堅,把扶貧開發與生態移民、特色產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促進民族地區、貧困山區跨越發展;因地制宜發展生態農牧業和旅遊等特色產業,有序推進特色資源開發;加強縣城和重點城鎮建設,完善功能,體現特色,合理集聚人口;根據災害隱患評估,調整居民點布局,對地質災害隱患嚴重的居民點實施避讓遷建。

汶川地震災區發展振興規劃(2011—2015年) 汶川地震災區發展振興規劃(2011—2015年)

龍門山地震斷裂帶核心區域和高山地區以及重建規劃確定的其他生態重建 區,實施嚴格的環境保護政策,加強生態功能區功能修復和自然文化資源、珍貴動植物資源保護。

第四節 主要目標

在鞏固和發展災後恢復重建成果的基礎上,用5年時間,基本建成人民安居樂業、城鄉共同繁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新家園,促進災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振興,為災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發展速度高於全省。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大幅增加。

——產業結構優於災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成效明顯,產業結構優於災前水平。現代農牧業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水平進一步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工業的比重和現代服務業占服務業的比重進一步提高。

——災區民眾充分就業。民眾就業渠道更多,就業穩定性更強,全面動態消除城鎮零就業家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幅度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貧困人口顯著減少。儘快穩定解決扶貧對象溫飽,大力改善災區貧困村發展條件,全面提升貧困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災區2516個貧困村人均收入超過全省貧困村人均收入水平,貧困人口顯著減少,為災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防災減災能力增強。防災減災體系進一步健全,防災減災能力大幅提升。地質災害得到有效治理,基本消除地質災害隱患。生態功能逐步恢復,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第三章 產業發展振興

把產業發展作為增強自我發展能力、擴大就業、保障災區人民安居樂業的根本舉措,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有選擇地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產業結構升級,著力構建比較優勢突出、適應未來發展需求的產業體系,推動工業向城鎮地域的空間集聚,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以城鎮化促進工業化,聯動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最佳化生產力布局,為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第一節 壯大特色優勢產業

充分發揮災區產業、資源等比較優勢,加快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扶持就業吸納能力強的產業,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增強優勢產業競爭力。集中力量加快發展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汽車製造、航空航天等產業,重點打造德陽重大技術裝備製造業基地、成都電子信息示範基地、綿陽數字視聽示範基地。依託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發展產業集群,壯大競爭優勢,提升產業帶動力。

著力培育發展新能源裝備、節能環保、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具有成長潛力、創新活力、關聯凝聚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努力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支持成都生物醫藥研發基地、德陽清潔技術與新能源裝備製造業基地、綿陽“三網融合”與“物聯網”產業化基地、廣元先進電子及配套材料科研生產基地、雅安光伏材料基地、阿壩鋰及磁性材料基地等建設。

專欄4 特色優勢產業

◇成都。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汽車製造、航空航天、家具等產業,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特色農業、節能環保、電動汽車、物聯網等新興產業。

◇德陽。重點發展大型水、火發電成套裝備,冶金化工成套裝備和石油鑽采成套裝備等重大技術裝備製造業;進一步整合提升磷化工產業;發展壯大食品工業、特色農業等產業;以及核電、風電等新能源裝備、節能環保裝備、新材料及高鐵等新興產業。

◇綿陽。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特色農業、特殊鋼和鈦材製品、汽車零配件等產業,以及“三網融合”、物聯網、新材料(儲能)、新能源、電動汽車、環保、非動力核技術套用等新興產業。

◇廣元。重點發展有色金屬(鋁材加工)、軍工電子、軍工裝備和特色農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等產業,以及軍工裝備、先進電子及配套材料等新興產業。

◇雅安。重點發展機械製造、高載能產業和特色農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等產業,以及新型環保裝飾材料、新材料等新興產業。

◇阿壩。集中發展水電、特色農業、特色農牧產品加工、旅遊產品加工、高載能等產業,以及鋰深加工、磁性材料等新興產業。

——扶持特色效益農業發展。充分發揮災區特色生態農產品資源優勢,推動現代農業和特色效益農業加快發展,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致富。

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標準農田建設工程,新建一批穩產高產標準農田,大力推進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機電提灌設施建設和農村機耕便民道建設,加強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旱山村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設,最佳化農機裝備結構,推進農機裝備總量穩步增長,大力提高農業生產基礎條件和物質裝備水平。對受災農戶恢復重建圈舍、適度規模養殖農戶或農戶聯建的標準化生豬養殖小區及奶牛養殖小區給予補助。支持災區建設萬畝特色產業核心示範區,對耕地質量建設、水網路網配套、設施栽培、自動化灌溉等給予補助。

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和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為重點,突出農業資源優勢,最佳化區域布局,大力支持優質糧油、特色經濟作物、生豬、馬鈴薯、蔬菜(食用菌)、牛羊、水產品、水果、茶葉、林竹、中藥材等產業發展,推進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加強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加強農技推廣和綜合服務體系建設,開展職業農民培訓,增強農業科技支撐能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規範有序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支持農產品深加工業發展,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增強帶動能力,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提高農民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完善龍頭組織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加快農村流通體系基礎設施建設,建設一批區域性農業生產資料和農產品批發市場,構建農村現代流通網路。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專欄5 農牧業工程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升工程。建設穩產高產標準農田、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節水灌溉、農村機耕便民道等工程。

◇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工程。建設一批良種繁育基地、糧油生產基地、優勢特色效益農業產業基地、優質畜禽水產生產基地、現代林業產業基地。

◇農業綜合服務體系建設工程。建立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動植物保護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農業信息服務體系、農機安全監理服務體系及農業環境監測體系。

◇農業產業化推進工程。培育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建設,建立縣級土地流轉平台,建立一批災區特色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組織實施“農超對接”,開展農貿市場標準化建設。

——推動旅遊業振興。把旅遊業發展作為振興經濟、帶動就業、增收致富的先導產業,整合災區旅遊、民族、文化等特色資源,全面推進旅遊文化產業發展。

實施災區旅遊振興“新五大行動”,打造龍門山休閒旅遊區、藏羌文化體驗旅遊區、三國文化旅遊區、大熊貓國際旅遊區等四大旅遊區,構建九環線、藏羌文化走廊、災後恢復重建成果展示、大熊貓棲息地、三國文化、紅色文化等6大主題精品旅遊線路。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加強旅遊安全體系和標準化體系建設。推進旅遊與文化、信息產業融合發展,加強整體行銷和宣傳推廣,培育一批具有災區地域特色的旅遊、文化品牌,支持開發具有特色、適合市場需求的旅遊文化產品,扶持少數民族特色商品和民族手工藝品生產,帶動災區就業和居民致富。

充分利用災後恢復重建形成的新型村落民居、公共基礎設施以及特色優勢農業,發展以災區農村體驗、觀光農業、休閒農業、民族地區鄉村風情體驗等為主的鄉村旅遊業,重點培育扶持以綜合經營戶為骨幹、以單一經營戶為補充的鄉村農家樂群體。

——促進災區文化產業振興。加快區域特色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園區)建設,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著力培育藏羌文化產業走廊,形成覆蓋面廣、影響力大、優勢突出、集聚程度高的文化產業群。推動演藝、動漫、遊戲、網路文化、數字內容製作等產業聚集發展。實施品牌引領戰略,促進特色文化產品和服務發展。

專欄6 旅遊、文化

◇建設藏羌文化體驗旅遊區、龍門山休閒旅遊區、三國文化旅遊區、大熊貓國際旅遊區等精品旅遊景區,構建災後恢復重建成果展示旅遊線、九環線精品旅遊線、藏羌文化走廊旅遊線、大熊貓棲息地旅遊線、三國文化旅遊線、紅色文化旅遊線。

◇建設一批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扶持都江堰靈岩山文化產業園、綿竹年畫文化產業園等文化產業園區建設。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金融、商貿流通、會展、科技、信息服務等現代服務業,促進三次產業互動融合協調發展。

重點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結合產業布局調整和交通樞紐建設,支持綿陽電子信息產品物流中心和都江堰、廣元、雅安等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建設,打造一批現代物流基地,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圍繞擴大消費,完善城鄉市場體系,支持災區批發市場、農產品流通設施和城鄉流通網路的建設,繼續實施社區“雙進工程”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推進縣城商品配送中心、鄉鎮商貿綜合服務中心和村連鎖店、便民服務網點建設。

加大科技支撐與示範工程推進力度,構建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的科技服務支撐體系。加強金融、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加快金融、信息服務業發展。大力發展成都軟體開發等計算機服務、物聯網套用等新一代網際網路服務、信息服務外包等信息服務業。

大力發展社區服務業,完善社區服務設施,健全服務網路,積極發展家政服務、病患防護、體育健身、養老托幼、家庭用品配送、修理服務、慈善互助等服務,推進社區服務的規範化和網路化經營,帶動和擴大就業。大力發展就業培訓等人力資源服務,建立統一、規範、靈活的人力資源市場,開展勞動力技能培訓、勞務派遣、就業供需信息平台搭建等專業服務。

專欄7 服務業

◇打造區域性物流基地和物流園區,建設一批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大宗物資集散交易市場和倉儲配送中心。

◇實施社區“雙進工程”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一批縣城商品配送中心、鄉鎮商貿綜合服務中心、村連鎖店、便民服務網點。

◇建設一批社區服務工程。

第二節 推動產業結構升級

著眼長遠,把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放在重要位置,加大科技創新支持力度,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淘汰落後產能,推動產業升級發展。

——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強科技創新能力,推進國家技術創新工程四川試點,搭建自主創新平台,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立一批國家及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及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實驗室。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大力支持成都、德陽等創新型城市和綿陽科技城發展。

——推動資源有序開發。科學制定天然氣、油砂、礦產、有色、水電、鋰等優勢資源綜合開發方案,加強政策引導,加大礦產資源整合力度,支持資源環境可承載的地區實施資源精深加工項目,支持優勢龍頭企業實施兼併重組,延長資源開發加工產業鏈條,提高資源開發綜合利用效益。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廣運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有色、化工、機械、食品飲料、農副產品加工、建材、裝飾等傳統產業,支持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和兼併重組。推進節能減排和發展循環經濟,重點在有色、化工等領域實施一批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示範項目。

——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實施淘汰落後產能計畫,運用市場機制和政策導向,分地區、有重點、分步驟推進災區紅磚、小礦山、立窯水泥等落後產能淘汰,為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騰出國土空間和環境容量,努力構建綠色發展格局。

——培育壯大產業集群。以電子信息、重大技術裝備、民用航空、新材料、農產品深加工等為重點,加快培育以優勢骨幹企業為龍頭、中小企業配套發展的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增強大企業大集團綜合競爭實力,重點加強自主創新、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建設。支持大企業大集團與中小企業形成技術、配套生產、產業聯盟。大力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扶持勞動密集型、科技型、出口創匯型、資源綜合利用型、農產品加工型及社會服務型中小企業發展。

第三節 加強產業園區建設

按照災後恢復重建規劃確定的分區布局,把產業園區建設擺在工業化、城鎮化聯動推進的突出位置,繼續推進生產力布局調整,推動產業集聚,培育壯大產業集群,構建布局合理、各具特色、比較優勢突出的產業發展格局,使產業園區成為城鎮空間拓展和經濟發展的增長點。

——推動產業布局調整。支持和推動產業向適宜重建區的園區集中,以產業園區為主體,推進成德綿高新技術和先進制造業產業帶建設。加強龍門山適度重建區和生態重建區旅遊文化、生態農牧業等特色產業扶持,打造全國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國家級精品旅遊示範區。按照布局合理、規模適度、資源環境可承載的要求,在資源富集地區適度規劃建設特色產業園區。嚴格按照區域環境承載力和產業結構調整需要,繼續有序推進不符合區域主體功能的產業轉移,妥善做好不符合資源環境條件的企業關停、遷建工作。

——加強產業園區建設。用好用足國家支持災區新設開發區和西部大開發等政策,按照“積極發展、擴區建園、提高辦園水平”的要求,大力發展成長型特色產業園區,支持符合條件的產業園區新設為省級開發區,推進現有省級開發區擴區和調區,鼓勵發展“飛地”園區,支持地區之間合作共建產業園區。提高開發區的發展水平,支持發展條件好的產業園區拓展綜合服務功能,培育一批國家級開發區。加強園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綜合承載能力,將園區建設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的平台。

——引導產業向園區集聚。把產業園區作為承接產業轉移、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的重要載體,引導產業和項目向園區集聚。發揮產業園區重點產業、骨幹企業的帶動作用,引進和培育一批帶動作用強的重大產業項目和龍頭企業,引導關聯配套中小企業向園區集聚,提升產業配套能力。

專欄8 產業園區

◇建設對口支援省(市)合作產業園區。

◇扶持災區有條件的省級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實施開發區擴區調位。

第四節 積極承接產業轉移

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突出承接產業轉移和區域合作,貿易投資與產業互動,進一步增強災區經濟發展的動力。

——積極抓好投資促進。抓住國內外產業轉移機遇,充分利用災後恢復重建的有關政策,吸引國內外優勢企業到災區投資興業,鼓勵通過併購、重組等手段向災區轉移產業,吸引國內外企業和研發機構向災區轉移研發成果和實施產業化項目。充分發揮成都國家級服務外包基地平台作用,支持德陽、綿陽、雅安等地培育發展服務外包產業。

——深化對口合作和區域合作。認真落實與對口支援省(市)的戰略合作協定,建立更緊密的全面戰略合作關係和長期合作機制,促進產業轉移和承接。加快推進對口合作產業園區建設,吸引和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產業鏈條整體轉移和關聯產業協同轉移,建設一批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積極利用西博會等重大活動平台,深化區域合作,開展產業對接。加強與港澳台地區的產業協作。

——積極培育內生動力。提高招商引資針對性,把承接產業轉移與發展壯大本地特色優勢產業有機結合起來,鼓勵招大引強,積極引進關聯度高、帶動力強的重大產業項目,支持外來企業與我省大企業大集團開展戰略合作,支持各地承接產業(品)鏈薄弱環節、缺失環節的轉移項目,努力增強經濟內生動力。

第四章 就業促進

促進民眾就業是地震災區發展振興的重要內涵和優先目標。要通過加強重大項目建設、最佳化產業結構、加快新農村建設、落實就業促進政策、開展就業援助和深化對口勞務合作等途徑,不斷拓寬就業渠道,積極促進災區民眾就業創業。

第一節 擴大就業規模

——擴大公共服務崗位供給。加大災區公共服務投入,在生態環境保護、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領域新建設一批項目,並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擴大公共服務領域就業規模。

——促進政府投資項目拉動就業。建立健全投資帶動就業增長機制,政府投資的建設項目優先吸納災區民眾就業,鼓勵農林水利、國土整治、生態環保等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實行以工代賑。

——促進產業發展拓寬就業渠道。發揮大企業大集團和產業集群的引領和帶動作用,促進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鼓勵災區發展技術領先、優勢明顯、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和企業,不斷拓寬災區民眾就地就近就業渠道。

——挖掘社區就業潛力。把開發社區就業崗位與社區經濟發展相結合,大力拓展生活服務、救助服務等社區服務業新領域,積極開發面向老年人、殘疾人、貧困家庭的社會福利和服務崗位,面向社區居民的便民商業和勞動服務崗位,興辦勞動密集型社區就業實體。

——加強對因災失地農民的幫扶。解決因災失地農民耕地調劑遺留問題,指導和引導農戶簽訂承包契約,提供耕地流轉信息,協調指導耕地流轉。

第二節 援助幫扶就業

——加大就業困難人員援助力度。強化就業困難人員動態實名制管理,按需提供就業援助。政府出資購買的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符合崗位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及時落實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等扶持政策,鼓勵就業困難人員自主創業、自謀職業和用人單位吸納就業。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做到出現一戶、援助一戶、穩定一戶。

——發揮工青婦等組織作用促進就業。充分發揮各級工會、共青團和婦聯等群團組織的資源優勢、民眾優勢和組織優勢,進一步深化對災區民眾的職業技能培訓、職業介紹、創業幫扶等工作,積極促進災區民眾就業創業。

第三節 加強就業培訓

——加強就業技能培訓。以建築業、製造業、服務業等吸納就業能力強、市場容量大的行業為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民眾的職業技能培訓。組織開展災區困難企業職工在崗技能提升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技能培訓、農村“兩後生”勞動預備制培訓、城鎮失業人員技能培訓,大力實施訂單培訓、定向培訓、定崗培訓,提高勞動者技能水平。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實施多元辦學,堅持學歷教育和短期技能培訓並舉,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基礎設施和配套功能建設,完成職業院校和技工學校的續建,新建和改擴建一批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和公共實訓基地,增強培訓能力。引導災區職業院校和技工學校緊密結合產業發展振興需要,建立理論教學與技能訓練融通、能力培養與工作崗位對接、實習實訓與頂崗工作合一的技能人才培養模式。

——大力培育災區新型農民。以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產業開發為重點,培養災區新農村建設管理人才和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培養科學種植業、養殖業帶頭人,培養災區農村“五匠”人才,培養農產品經營型人才,培養農村食品衛生防疫、檢疫型人才。

第四節 大力支持創業

——最佳化創業服務。建立完善創業信息服務網路和信息發布機制,開闢創業“綠色通道”,提供“一條龍”創業服務。簡化審批和辦證手續,方便災區民眾申辦個體工商戶。實施“能力促創業計畫”,建立創業培訓體系,打造創業培訓品牌,擴大創業培訓範圍,大力支持成都、綿陽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

——建設創業平台。建設一批創業園區、創業中心、創業孵化基地等,為災區民眾創業搭建平台。

——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和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非公有制企業和中小企業就業,拓展大中專畢業生就業領域,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建立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

專欄9 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平台建設項目

建設一批職業技能培訓實訓基地和創業中心、創業園區(孵化基地),提供就業創業政策宣傳諮詢、就業創業培訓和指導、小額擔保貸款、創業項目跟蹤等服務,大力促進就業和創業。

第五節 完善就業服務體系

——加強就業服務能力建設。繼續推進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網路。進一步加強基層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台信息化建設。以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推進為重點,不斷拓展信息化套用領域。加快災區縣(市、區)、街道(鄉鎮)、社區(行政村)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機構標準化、規範化服務體系建設。

——大力發展就業中介機構。建立健全統一規範、競爭有序的人力資源市場,全面提升服務功能,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鼓勵發展各種類型的就業中介服務機構,加強對中介機構的監督管理,規範服務行為,提升服務水平。

專欄10 促進就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

續建一批人力資源市場、縣級綜合服務中心和鄉鎮(街道)、社區(行政村)基層公共服務平台和信息系統。

第六節 加強對口勞務合作

——建立勞動力跨區輸出就業機制。深化對口就業合作長效機制,加快對口勞務輸出,促進災區在外農民工穩定就業。加快災區外派勞務基地建設,鼓勵國內大型外經公司在災區招收勞務人員,鼓勵對口支援省(市)各類企業與災區各類培訓基地建立校企合作,開展訂單培訓、定向培訓和定向輸出。支持對口支援省(市)用工企業到災區開展現場用工招聘活動,定期組織災區有關部門、培訓機構和勞務中介到對口支援省(市)開展勞務推介和洽談。

——推進戶籍制度改革。落實完善災區農民工異地落戶政策,與對口支援省(市)溝通銜接,按照落戶條件,共同搞好災區農民工在就業地落戶的申請、登記、遷移辦理等工作。符合“有合法固定居所和穩定生活來源”基本落戶條件的災區民眾在省內遷移,應予辦理戶籍登記。進城入戶的農民工和家庭成員與當地市民一樣,在住房、社會保障、子女教育、計畫生育服務、醫療衛生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第五章 扶貧幫困

把扶貧幫困放在改善災區民生更加突出的位置,將災區縣(市、區)扶貧工作納入扶貧工作重點,加強扶貧攻堅力度,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切實解決災區貧困民眾面臨的困難和問題,顯著減少災區貧困人口,為災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第一節 推進貧困村整村建設

積極爭取重災區2516個貧困村納入《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集中連片特殊貧困地區予以扶持,整村推進扶貧開發。注重增強發展能力,通過連續的扶貧政策和資金扶持,儘快改善發展條件,全面提升貧困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

——加快產業恢復發展。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把培育特色產業與扶貧開發緊密結合起來,切實增加貧困農戶收入。加快建立生產啟動資金專項和扶貧互助社,提供產業恢復與發展資金補助、短期小額貸款支持。加快土地有序流轉和規模經營,大力發展符合當地特色的農業,推進優勢農產品集中成片發展。完善利益聯接機制,鼓勵農業龍頭企業實施一批特色產業化項目,主動參與農產品基地建設,帶動特色農業發展壯大,引領貧困村生產發展。用好用足國家和我省加快災區產業發展的政策,加大財政資金和信貸資金對貧困村產業發展的支持。積極開展產業扶貧試點,以優勢資源為依託,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在充分尊重村民意願的基礎上,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精心篩選好項目,儘快啟動實施。

——加強配套設施建設。加快完善貧困村的村道、社道、橋樑和入戶路建設,提高通達通暢能力。積極開展灌溉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生產用水保障能力。繼續實施飲用水安全工程,建立和完善農村飲水安全監測體系,提高飲用水安全水平。加快農村新型能源的建設步伐,改善貧困村能源結構。加強文化室、衛生室、村民活動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高公共服務能力。

——增強貧困農戶發展能力。把災區貧困村扶貧開發重點放在提高貧困人口自我組織和自我發展能力上,尊重其主體地位,發揮其聰明才智。積極開展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農業實用技術培訓、農村衛生健康培訓、農村環境保護培訓和村幹部培訓等各種有效培訓,努力提升貧困人口社會就業、外出務工、科技致富、防病治病、發展創新、當家理財的自立自強能力,切實提高貧困人口綜合素質,擴大勞務轉移輸出,逐步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實現貧困戶向寬裕戶、小康戶的轉變。

——開展集中連片開發試點。把改善民生、社會事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產業培育作為主攻方向,在災區縣(市、區)選擇集中連片和特殊類區擴大連片開發試點,增強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科學規劃試點目標和內容,做到扶持一片、鞏固一片、致富一片。加大對試點片區貧困村資金、技術等方面傾斜力度,統籌安排道路、人畜飲水、農村能源和產業開發等項目,集中解決貧困片區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

——推進扶貧新村建設。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力度,推進貧困新村建設步伐。推動新村建設與連片扶貧開發、土地整理、移民搬遷、城鎮和開發區建設、最佳化調整產業結構以及交通、水利等重點工程建設相結合,加強統籌,整體推進。加快實施居住在周邊環境惡化、受自然災害破壞、次生災害頻繁的區域地段和不具備居住條件的貧困人口扶貧移民搬遷,在適居地建設扶貧新村,完善生產生活配套設施,改善生存環境,最佳化居住條件,提高生活質量。

——加大信息扶貧力度。加快實施信息化平台改造、電視下村等信息化項目,構建災區貧困村網路信息平台,提供遠程教育、網際網路、移動通訊無線接入等服務,拓展信息傳播渠道,豐富信息傳播內容,提高城鄉公共服務資源共享能力。重點改造和完善現有的“信息田園”農村綜合信息化服務平台,搭建貧困村專區,完善農村社會事業信息服務體系,推進公共服務下沉,加快農村教育、就業務工、醫療資源等公共服務資源共享。

——推進“兩項制度”有效銜接試點。加快在災區貧困村開展扶貧開發和農村低保“兩項制度”有效銜接試點工作。對低保戶實行應保盡保,保障其基本生活;對貧困戶實行應扶盡扶,改善其基本生產條件,通過試點構建災區低保救助和扶貧開發“兩輪驅動”扶貧新格局。

專欄11 貧困村整村建設項目

◇突出重點,分類指導。根據不同區域、不同群體特點,實行差異化的扶持措施。

◇產業恢復發展。支持建立扶貧幫困發展基金,為受災貧困戶恢復生產提供資金支持。

◇貧困村配套設施建設。支持災區貧困村配套建設村級泥結石公路、水泥路、社(組)水泥道路、入戶路(水泥或石板路)、灌溉渠道、山坪塘口、灌溉蓄水池、石河堰、提灌站、機沉井、供水站、人飲管道、蓄水池、人工井、沼氣、太陽能和文化室、衛生室、村民活動中心等設施,切實改善貧困村村內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條件。

◇貧困人口能力建設。支持為災區貧困村開展的農村實用技術、衛生健康、農村環境保護、村幹部培訓和勞動力就業技能等培訓,切實提高貧困人口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集中連片扶貧開發試點。在39個極重、重災縣(市、區)中,每個縣(市、區)選擇集中連片的10個村,開展集中連片扶貧開發試點。

◇扶貧移民搬遷。支持災區貧困村中居住環境惡劣、自然災害和次生災害頻繁等不具備生存條件區域的貧困戶實施扶貧移民搬遷,完善生產生活配套設施,改善生存環境,最佳化居住條件,提高生活質量。

◇信息扶貧。支持為2516個貧困村建立和完善“信息田園”農村綜合信息化服務平台,切實解決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問題。

◇推進“兩項制度”有效銜接試點。在39個極重、重災縣(市、區)中,每個縣(市、區)選擇2個貧困村開展扶貧開發和農村低保“兩項制度”有效銜接試點工作,對識別出的貧困人口給予扶貧項目支持。

第二節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健全災區社會保障體系,擴大社會保障範圍,完善城鄉社會救助制度體系,切實增強災區社會保障救助能力。

——完善統籌城鄉社會保障體系。…………。

——加大社會救助力度。…………。

——加快完善城鎮住房保障體系。…………。

——發展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

專欄12 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項目

◇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建設。建設一批社會保障檔案數字管理中心、工傷康復或鄉鎮(街道)社區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中心。

◇社會救助。建立39個極重、重災縣(市、區)的社會臨時生活救助專項基金;新增救助床位、配置救助專用車輛和其他救助設施,加強39個極重、重災縣(市、區)救助管理機構的基礎設施建設。

第六章 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

堅持自然修復和工程治理相結合,加大災區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庫除險加固力度,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加快生態功能修復,使防禦地質災害的能力顯著增強,易災地區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防災減災長效機制更加完善。

第一節 生態修復成果鞏固與提高

進一步加大人工造林種草和封山育林育草力度,加強沙化治理和小流域綜合治理,提高森林覆蓋率和草地植被覆蓋度。加大生態保護能力建設力度,建立與災區生態保護相適應的支撐保障體系,促進生態功能的穩步恢復與提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加快推進重點生態工程。…………。

——加快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進程。…………。

——加大森林撫育改造力度。…………。

——加強生態保護能力建設。…………。

——全面推進人居環境工程。…………。

專欄13 生態修復建設項目

◇生態建設工程。天保工程新造林250萬畝,長江防護林三期工程改造低效林200萬畝,震損及陡坡耕地退耕還林127萬畝,退牧還草240萬畝,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新造林10萬畝、草地建設0.7萬畝,治沙造林種草20萬畝,大熊貓棲息地及其遺傳基因交流走廊帶封山育林25萬畝,39個極重、重災縣(市、區)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221平方公里,撫育中幼齡林200萬畝,建林木種苗基地1400畝。

◇人居環境工程。城市、村鎮及居民點綠化30萬畝,公路及河流綠化5000公里;建設各類濕地公園17個;打造一批森林城市、園林城市、環境保護模範城市、環境優美鄉鎮和生態村。

◇生態保護工程。完善35個保護區保護站點、宣教、科研、巡護設施以及森林、草原防火、防蟲等基礎設施;構建森林資源動態網路47套、森林生態恢復監測站47個、水保監測站39個、草原監測站8個,林業信息化平台47座、水保及畜牧信息化平台39座。

第二節 環境保護

——確保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安全。…………。

——切實改善環境質量。…………。

——加強農村生態環境建設。…………。

——強化環境監管能力建設。…………。

專欄14 環境保護建設項目

◇新建和改擴建城鎮污水處理廠(站)、垃圾處理設施、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區保護工程、重點小流域環境綜合整治。

◇建設工業污染治理項目、危險醫療廢物處置項目、環境監管能力建設項目。

◇建設農村戶用沼氣池,開展大中型養殖場沼氣工程、養殖小區集中供氣工程、聯戶沼氣工程以及農村沼氣服務網點建設,實施鄉村清潔工程和秸稈綜合利用工程。

第三節 地質災害防治

——開展地質災害調查評價。…………。

——強化地質災害監測預警。…………。

——加強地質災害治理。…………。

——加強地質災害避讓搬遷。…………。

——強化地質災害預防避讓。…………。

——加強地質災害防治能力建設。…………。

專欄15 地質災害防治重點任務

◇全面開展39個極重、重災縣(市、區)地質災害隱患調查評價;強化1.3萬處地質災害隱患的群測群防工作,開展5000餘處地質災害隱患的專業監測預警,建立重點地區地質災害專業監測預警示範區。

◇對1000處重大地質災害隱患實施工程治理,開展1500處地質災害應急排危除險和1萬戶地質災害避讓搬遷;開展500個地質災害預防避讓應急避災場所建設,加強省級、8個市(州)和39個極重、重災縣(市、區)地質災害防治能力建設。

第四節 防災減災

——提高公眾應對災害能力。…………。

——加強應急系統建設。…………。

——進一步提高防洪能力。…………。

專欄16 防災減災設施重點建設項目

◇開展一批山洪溝治理,完善縣級防汛指揮系統建設,建設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

第七章 社會事業及社會建設

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和社會建設。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軟體配套,培養壯大專業人才隊伍,提高各類事業機構運行質量和管理水平,提升服務能力,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步滿足災區民眾多層次的公共服務需求。

第一節 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服務能力提升。…………。

——人才隊伍建設。…………。

第二節 加強社會建設

——積極推進社區建設。…………。

——加強基層政法基礎設施建設。…………。

——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體制。…………。

專欄17 社會建設項目

◇完善覆蓋災區城鄉社區居民的社區服務體系,規劃建設災區鄉鎮(街道)社區服務中心。

第八章 政策保障

第一節 完善基礎設施配套

——加強交通配套建設。…………。

——加快能源配套建設。…………。

——加強市政基礎設施配套建設。…………。

——加強水利基礎設施配套建設。…………。

——加快災區通信基礎設施配套建設。…………。

專欄18 電網發展項目

◇500千伏電網建設項目。新建綿陽南壩、德陽Ⅱ及路平50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一批輸變電工程,新增500千伏變電容量450萬千伏安,線路244公里。進一步加強災區電網與四川主網的聯絡,適應災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用電需求。

◇220千伏電網建設項目。新建成都蒲陽22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一批輸變電工程,新增220千伏變電容量681萬千伏安,線路1940公里。增強災區220千伏電網結構,提高災區電網的安全穩定水平及供電能力。

◇110千伏及以下電網建設項目。新建成都同心11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一批輸變電工程,新增110千伏變電容量357萬千伏安,線路1718公里;新建德陽黃鹿35千伏輸變電工程等一批輸變電工程,新增35千伏變電容量51.3萬千伏安,線路709公里。進一步完善災區配電網,充分滿足地震災區人民生產生活的用電需求。

第二節 加強政策支持

根據鞏固發展災後恢復重建成果和災區發展振興需要,制定實施針對性強的政策措施,同時用好用足國家支持政策,為災區發展振興提供政策支撐。

一、財政政策

加大對災區因遭受山洪土石流等次生災害損毀重建項目的再建,…………。

二、稅收政策

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

三、投資政策

在申請中央財政性投資和安排我省投資時,繼續向災區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扶貧幫困、就業促進、防災減災、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等領域傾斜,加大專項建設資金對災區支持力度。

積極創造條件,引導和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按照市場化運作方式,到災區投資創業。

對列入本規劃項目庫的項目要積極支持,按程式優先審批。

四、金融政策

保持對災區金融支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五、土地政策

充分實施災後恢復重建土地利用規劃,力爭將礦產資源補償費、探礦權採礦權使用費、礦業權價款收入等中央分成部分全額留存地方的期限延長到2015年,允許在建設用地總量不變的前提下,適度調整最佳化用地布局和結構,根據災區發展需要,加大對土地整理開發的支持力度。

六、產業政策

繼續對災區糧食直補、農資綜合直補、農機購置和林木良種補貼給予傾斜和支持,爭取將39個重災、極重災縣(市、區)全部納入國家(生豬)良種補貼範圍,對農機購置補貼仍按50%標準執行。…………。

七、扶貧政策

將地震重災區貧困縣納入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扶貧和幫扶範圍,給予重點支持。…………。

八、生態補償政策

全面建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並逐步提高補償標準。…………。

九、人才政策

培養引進人才。…………。

第三節 組織保障

地方人民政府是災區發展振興規劃的責任主體、實施主體和工作主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