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蒲仙

1952年畢業於湖南農學院。 刊物上發表,並被湖南省評為1987年度二等優秀學術論文。 1989年湖南省人民政府頒發給""雜交水稻推廣""榮譽證書;1961-1991年任一、二、三屆省農學會與省作物學會理事,並獲""湖南省優秀作物科普工作者""的表彰。

中共黨員。1952年畢業於湖南農學院。1952年在湖南省農林廳糧食生產科,1953年調湘鄉縣農林水利局,1956年調邵陽地區農林局,1972年調邵陽地區農科所,1974-1993年一直在邵陽地《市》 農業局糧油站。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主要業績:從事糧油生產技術推廣工作42年。能深入農村生產實踐,注重調查研究,早在1958年,在全國性期刊《農業科學通訊》上發表過《邵陽專區去年晚稻為什麼減產》;1964年針對當時水稻嚴重爛秧的問題,在《湖南科技情報》發表了《關於早稻秧田排灌技術探討》的文章;1965年調查105個單位早稻育秧的經驗,以《爛秧不爛秧,在人不在天》為題,在《人民日報》 與《湖南日報》 上發表。主持試驗研究的""早稻有色薄膜育秧"",1978年獲湖南省科學大會獎;""邵陽地區糧食生產區劃""獲1985年湖南省農業區劃三等獎;參與的""湖南省稻田耕作制度研究""1987年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同年""雜交水稻V64推廣""獲省一等獎,市級二等獎。主筆撰寫的《大豆栽培技術》 ,獲1979-1982年全國農村讀物一等獎;研製的《最佳化耕作制度的種植業規劃方法》 ,1986年在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主編的《優選與管理科學》 刊物上發表,並被湖南省評為1987年度二等優秀學術論文。1989年湖南省人民政府頒發給""雜交水稻推廣""榮譽證書;1961-1991年任一、二、三屆省農學會與省作物學會理事,並獲""湖南省優秀作物科普工作者""的表彰。1992年評為""湖南省優秀科技工作者;同年國務院授予""有特殊貢獻專家""的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