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識別

污染源的識別近十餘年來套用較多,但均是在大氣顆粒物方面。 識別大氣顆粒物來源的方法主要是根據顆粒物的物理和化學的性質, 目前套用受體模型進行污染源識別較多的方法有富集因子法、化學元素平衡法及因子分析法。

污染源識別簡稱源識別。對污染物的來源進行判別、解析與評價。污染源的識別近十餘年來套用較多,但均是在大氣顆粒物方面。識別大氣顆粒物來源的方法主要是根據顆粒物的物理和化學的性質, 如形狀、粒度、密度、比表面、光學及電磁學性質等物理性質的不同,通過光學的活電子顯微技術來識別其來源;用顆粒物的化學組成,如無機元素或有機碳氫化合物,套用受體模型,通過各種計算技術與方法(如富集因子法、化學元素平衡法、聚類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目標變換因子分析等多變數分析法與類型識別技術等),以獲得某觀測點(即受體)大氣顆粒物貢獻量的大小(貢獻率或分擔率)。目前套用受體模型進行污染源識別較多的方法有富集因子法、化學元素平衡法及因子分析法。如在華盛頓市設10個採樣點,採集了130個大氣顆粒物樣品,以27種元素平衡法解析出7種污染源(土壤、煤、、油、機動車廢棄物焚燒、汽車、水泥和海鹽);在波士頓地區用90個顆粒物樣品,根據18種元素用因子分析法判別出5種發生源及其貢獻率(土壤、煤、海鹽、油、機動車和廢棄物焚燒);我國在天津、北京地區也用富集因子法,化學元素平衡法及因子分析法進行過污染源識別,其結果都是土壤和燃煤來源及貢獻占首要地位。大氣顆粒物成分的變化與來源、氣象條件、遷移狀況的等許多因素有關,比較複雜。現用的各種源識別方法都各有其優缺點,往往用單一的方法難以區別(如土壤塵和燃煤塵),最好用多種方法綜合進行,互相對照補充,經多方面考查才能得出比較正確的結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