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中學

江陰中學在1968年5月,學校改名為江陰人民中學,學生全部“畢業”回鄉。直至1970年3月才恢復招生,並把江陰農業中學合併到江陰人民中學。75年9月,學校辦起了高中,這期間,學校又更名為江陰中學。(從77年至81年共辦了五屆高中)。隨著國小升國中學生數的增加,考慮到人口的分布和學校的布局,71年江陰中學又增設了田頭分校,開設了6個教學班。此後校分兩邊(田頭分校現為江陰中學,高厝初級中學也於86年8月正式獨立)。

基本信息

江陰原為海島,位於福清市西南30公里處,成柳葉形,楔入興化灣頂部。唐時稱江北為“陽”,江南為“陰”,因位於逕港南,故名江陰。相傳明正德七年(1512年)武宗南遊,賜名玉嶼。據傳,明武宗七年(1512年),正德皇帝下江南遊歷棉亭“第一山”(今屬新厝鎮),時值秋夜,月光如水、見島之明宅山上玉石生輝,賜名“玉嶼”,故江陰又雅稱“玉嶼”。1970年在西北角築海堤接漁溪鎮後朋村陸地;1978年在東北隅築堤與江鏡柯嶼、墨山村相接;1995年在西南隅又築海堤連線新厝鎮雙嶼村,至此孤島變為半島。半島南北走向,長18.46公里、寬3.54公里,總面積69.75平方公里,是全省9個海島鄉鎮中的第一大島。
唐聖歷二年(699年),福清置萬安縣,江陰屬常德臨江里。清宣統二年(1910年),設江陰鄉,鄉址先在塘連村,後移潯頭村,全鄉計108個自然村。民國16年(1927年),改鄉為區,設江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1950年9月,改江陰鄉為第八區,區址塘邊村;1956年4月,撤江陰區,歸漁溪區管轄;1958年9月,江陰屬漁溪人民公社;1961年7月,從漁溪人民公社分析出,成立江陰人民公社;1984年9月6日,改公社為鄉;1990年10月11日,撤鄉建鎮。2000年,該鎮轄有莊前、梨港、嶼礁、莆頭、高嶺、下壟、北郭、嶺口、小麥、田頭、門口、赤厝、下堡、潯頭、下石、何厝、占澤、南曹、東井、後陳、龍門、潘厝、后庄23個行政村,42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7萬餘人。鎮政府駐潯頭北端。
清初江陰秀士翁頤軒賦詩云:“海光山色百里春,三十三山立島中,五道短嶺接高嶺,群山競秀六座峰,七條綠溪水孱潺,八嶼浪花笑東風,九礁雄奇環海市,十處渡道八方通。”江陰,就是坐落在這樣一片海光山色之中。
江陰鎮主要名人有:翁遺安,諱玄度,號白野耕夫,銀坑村(已廢)人,系諫議大夫翁承贊之長子,後唐莊宗二年(924年)進士,官授大理寺評事郎;石守,字天祿,江陰螺江村人(今下石村),元至元庚辰年(1280年)進士,曾任宣州知府;黃家宸,北郭村人,辛亥革命英烈;黃治基,曾任福州協和道院主講,福音書院教授。
江陰的名勝古蹟有:吾望石、玉嶼鏡(岩)、仙井湧泉、通海幽洞、觀音礁等。
1960年9月,在黨和人民政府關懷下,興辦了江陰附設國中班,校址在占澤中心國小。當時招兩個班,學生116人。1961年9月,江陰附設國中班改名為福清第十三中學。同年春,印尼愛國僑胞莊景佃先生熱心家鄉教育事業,慷慨捐資6.5萬元,在江陰高厝村興建了一幢教學樓,1962年10月完工,學校遂於同期搬遷到新校址,更名為福清第八中學。當時國中三個年段,6個教學班,師生共300多人。62年至66年,學校處於穩步發展階段,每年按計畫招新生兩個班,師資也逐年充實。
1968年5月,學校改名為江陰人民中學,學生全部“畢業”回鄉。直至1970年3月才恢復招生,並把江陰農業中學合併到江陰人民中學。75年9月,學校辦起了高中,這期間,學校又更名為江陰中學。(從77年至81年共辦了五屆高中)。隨著國小升國中學生數的增加,考慮到人口的分布和學校的布局,71年江陰中學又增設了田頭分校,開設了6個教學班。此後校分兩邊(田頭分校現為江陰中學,高厝初級中學也於86年8月正式獨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