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介紹
江西鄱陽工業園區,一期1平方公里於2003年4月份開工建設,二期7平方公里於2005年7月8日開工建設,園區基礎設施總投資7億元,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的要求,由蘇州工業園設計院進行總體規劃,大連市工程設計院進行施工設計。園區控制性規劃24平方公里,現已建成8平方公里。園區區位優勢明顯,處鄱陽縣城東,蘆田鄉境內,濟廣高速鄱陽出口處,209省道旁,是承接“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和海西經濟區產業梯度轉移的第一站,是返鄉創業重要的載體和平台。園區設施配套功能完善,新園區“五橫十縱”,道路暢通,地下管網齊全,達到“七通一平”要求。規劃有綠色能源、糧食食品加工、紡織製衣製鞋、五金機電製造產業園及綜合商貿區。七大配套功能性項目電鍍集控區、職業技術學校、企業孵化中心、現代物流園、自來水廠、22萬伏變電站、生物質能熱電廠等已基本建設完成,部分投入使用,園區綜合商貿區也在緊張建設中。園區產業集聚勢頭強勁,已基本形成新能源、糧食食品深加工、紡織製衣製鞋、五金機電等四大產業集群。園區入園企業共192家,其中已投產89家。2011年一季度,園區入園企業10家,契約引資36.9億元,其中億元以上企業3家,實現工業銷售收入17.9億元,同比增長41%,實現稅收2567萬元,同比增長83.75%。目前,為積極策應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園區正在著手編制生態工業園區規劃,著力打造全省效益較優、環境最美的生態工業園區。
園區寄語
“四千里碧波帆影 五千年人文薈萃”。在有著中國最大淡水湖美譽的鄱陽湖畔,鄱陽工業園正秉承千年古城——鄱陽悠久的歷史傳承,以開放的胸懷,笑迎四方客商的到來。作為江西省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鄱陽工業園依託鄱陽湖豐富的環境資源和物產資源,乘沿湖城市群和沿湖經濟帶大發展的東風,正以嶄新的姿態融入國際一體化進程之中,迅速成長為國際型、開放型工業園區。
建立大型信息網路平台,是鄱陽工業園國際化進程的第一步,我們熱忱歡迎海內外朋友來本網站瀏覽,並從中領略鄱陽所特有的人文魅力和無限廣闊的發展潛力。願工業園成為您投資興業的理想之地,願我們真誠合作,共同開創美好明天!
發展歷程
2002年9月,鄱陽興建了第一個由政府組織投資和管理的工業新區,並於2003年3月正式開工興建,規劃用地1平方公里,是為今天鄱陽工業園的雛形。2005年7月,承接國際產業轉移,鄱陽工業園提出“產業招商”理念,樹立起“環境就是生產力”的發展新思路,在原有工業園的基礎上,新規劃出總占地45平方公里的產業基地。
新建成的鄱陽工業園不僅大大地拓展了發展空間,而且對生產力和產業經濟發展進行重新布局,確立了以製衣、製鞋、五金機械、食品加工、醫藥化工、電子等六大產業版塊為龍頭的重點產業,形成產業集群效應。
新建成的鄱陽工業園著力打造 “環保、物流、勞動用工、企業孵化中心和產業政策”五個承接平台,全方位、多形式、高質量地為落戶企業提供多元化、個性化的服務,為鄱陽經濟的快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目前,鄱陽工業園已實現“六通一平”(即通路、通水、通電、通排水、通排污、通網路通訊和土地平整),上規模的入戶企業達到270多家,投資總額超過54億元。
2007年3月2日,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鄱陽工業園正式成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這使得園區起點更高,功能進一步最佳化,一個具有現代服務理念的新型國際化、現代化、專業化的工業園區,正以嶄新的面目屹立在風景秀麗的鄱陽湖畔。
園區事記
2002年9月16日,鄱陽工業園開發建設項目正式啟動。2003年3月9日,鄱陽工業園正式破土動工,開工興建園內配套基礎設施。
2003年3月9日,江西松陽林業實業有限公司與鄱陽工業園正式簽訂投資契約,成為首家投資鄱陽工業園的企業。
2003年7月10日,由浙江萬向集團旗下子公司浙江遠洋漁業有限公司投資7000萬元的鄱陽湖農業綜合開發投資總公司在工業園內舉行動工儀式,成為工業園內首個施工建設的企業。
2004年4月28日,香港金怡國際集團公司與鄱陽工業園正式簽訂投資契約,成立金怡(上饒)服飾發展有限公司,成為進駐工業園的首家港資企業。
2004年5月1日,鄱陽湖農業綜合開發投資總公司基建工程結束,正式開展生產經營,成為首家正式投入生產運營的企業。
2005年1月13日,江西省委書記孟建柱視察鄱陽工業園,對工業園的發展提出希望和要求。
2005年10月,鄱陽工業園調整發展思路,以“產業招商”為指引,形成六大產業龍頭帶動,拓展了園區產業發展空間,使園區進一步向國際型輕工業產業基地邁進。
2006年2月,香港華豐紡織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投資5億元,興建豐華產業園及10萬錠精紡生產線,成為首家落戶園區的上市公司。
2007年5月18日,江西鄱陽湖現代物流園有限公司落戶產業園,現代服務企業的入駐使園區功能更加完善,園區服務有了質的飛躍。
遠景規劃
以鄱陽得天獨厚的水土光熱資源為基礎,由勞動密集型逐步向高新科技帶動型的國際性工業園轉型。逐步形成產業布局合理;經濟輻射能力強;基礎設施配套完善;自然環境優美;可持續增長能力強的世界一流工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