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光電子與通信重點實驗室

研究方向:1)零維納米微粒材料的製備及套用;2)納米結構類光子晶體的研究;3)微納米結構的表面喇曼增強研究3、光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子科學主要從事光電子器件、雷射技術、新型光通信產品的研製開發。 我校的無線電物理與信號檢測實驗室目前有四個研究方向,分別為1)電磁場理論與微波技術:該專業主要研究微波、毫米波理論在通信、雷達、遙感和測量中的套用。 2)超導電子學:主要研究基於低溫技術的超導量子邏輯器件和電路的設計、分析及製備工藝,研究超導量子電路中的隧道效應及其套用,長相干超導量子邏輯器件和電路的設計與操縱。

實驗室占地面積900m2,包括120平米的超淨實驗室,2個80平米的光纖感測實驗室和光波導實驗室,還有2個80平米的研究生工作室,2個30平米的研究室,一個160平米的綜合通信實驗室。擁有準分子雷射器、光譜分析儀、脈衝雷射沉積系統、光纖融接機、光波導系列實驗裝置、能並行計算的微機系統、綜合通信實驗系統等。
實驗室實行對全國開放的管理體制,以良好的科研條件吸引省內外優秀科技人才來實驗室進行研究工作。現實驗室可提供的主要服務為:刻寫光纖光柵、雷射沉積、表面處理,沉積鐵電、半導體、氧化物、超導、巨磁等各種材料的薄膜,光通信、光感測領域光源的光譜分析、中心波長測定、光功率測定、光濾波器特性測定等。
實驗室主要設定:
新能源材料研究室
微納功能材料研究室
雷射技術與器件研究室
導波光學研究室
現代光電技術研究室
圖象處理研究室
量子信息研究室
各研究室之間定期進行學術交流。實驗室還組織專職和客座研究人員開展科研和其他學術活動。
研究方向
1、新能源物理材料
新能源材料物理是新能源相關領域的比較活躍的學科分支。學科主要包括新能源材料、新能源體系相關的物理基礎理論與實驗科學。具體包括:
1)鋰離子電池材料的設計和計算機模擬,
2)電池體系設計、電路保護,
3)利用PLD方法製備鋰離子電池薄膜材料以及其性能測試和表征,
4)超級電容器材料相關基礎物理問題,
5)儲氫材料及體系相關物理問題研究等研究課題。
2、微納功能材料
隨著材料科學和微加工技術的發展,功能材料已開始由天然物質向人工設計的結構發展,材料組成由單一型向複合型、雜化型轉變,顆粒大小由微米級向納米級過渡。微納米材料微觀結構的奇異性和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質為尋找和製造具有特異功能的新材料開闢了道路。微納米功能材料的研究是一個涉及眾多學科領域的交叉學科,其研究套用使化工、陶瓷、電磁、光學、超導、生物醫學、農業等許多行業都呈現出嶄新的局面。研究方向:
1)零維納米微粒材料的製備及套用;
2)納米結構類光子晶體的研究;
3)微納米結構的表面喇曼增強研究
3、光電子科學與技術
光電子科學主要從事光電子器件、雷射技術、新型光通信產品的研製開發。具體包括:
1)可調諧多波長光纖雷射器研究;
2)雷射場回旋加速特性研究;
3)負折射率材料反物理特性實驗研究;
4)導波光學特性研究。
4、量子通信與量子信息
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是近十幾年發展起來的由經典資訊理論和量子力學相融合的新興交叉學科。從廣義上講,這一領域包括量子糾纏、量子隱形傳態、量子密集編碼、量子密碼術、遠程量子通信、量子算法、量子邏輯門與量子電路等。與經典通信相比,量子通信在保密性、通信容量、通信距離等方面都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是未來通信發展的方向,將是通信技術上的又一次劃時代革命。
本研究方向先後承擔並完成了“包含退相干效應的幾何量子調控”、“量子幾何相位與幾何量子調控”、“多粒子體系量子糾纏態特性的研究”、“強關聯量子點體系中的自旋電子輸運性質”、“量子同步通信的物理機理研究”、“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及物理實現研究”、“基於團簇態的量子通信和量子超密編碼研究”等近十項國家級和省級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在自旋電子輸運、量子糾纏、量子退相干與相空間、幾何相位量子調控與幾何量子門、量子隱形傳態、量子密集編碼、量子通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系列成果;形成了一個科研能力強,在國內有一定影響的科研群體。
5、無線電物理與信號檢測
無線電物理主要採用近代物理學和電子信息科學的基礎理論、方法及實驗手段,研究電磁場和波及其物質相互作用的基礎規律,據以開發新型的電子器件和系統,發展信息傳輸和處理的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技術並在電子系統中推廣套用。無線電物理著力於物理現象、物理效應和物理規律的實際套用,是為信息事業、能源事業和材料事業服務的。我校的無線電物理與信號檢測實驗室目前有四個研究方向,分別為
1)電磁場理論與微波技術:該專業主要研究微波、毫米波理論在通信、雷達、遙感和測量中的套用。
2)超導電子學:主要研究基於低溫技術的超導量子邏輯器件和電路的設計、分析及製備工藝,研究超導量子電路中的隧道效應及其套用,長相干超導量子邏輯器件和電路的設計與操縱。
3)電磁信息檢測與處理:主要從事將人工神經網路套用於感測器技術的研究,建立智慧型化檢測系統的理論及工程方法,根據不同工業生產過程的要求研製出先進的工業過程檢測及自動化控制裝置。
4)信號處理及套用:主要研究空間譜與DOA估計、空域濾波與數字波束形成、信號源和陣列的校正與均衡、信號的實時處理和高速信號處理系統的軟、硬體設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