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新幹縣民俗風情

民間歌曲

民間歌曲為人民民眾勞動時唱的號子、歌謠、曲子、小調等,全縣有革命歷史民歌、山歌、小調、燈歌和兒歌四類體裁。其分布為,桃溪、七琴、城上、潭丘、麥斜、塘頭、沂江等地流傳山歌和革命歷史民歌;三湖、荷浦、界埠和金川等地流傳燈歌和小調。
[革命歷史民歌]
1933年5月縣蘇維埃政權建立後,桃溪、七琴、城上、潭丘、麥斜一帶流傳革命歷史民歌《四季歌》、《五更翻身》等,其他大部分為紅軍隊伍教唱的歌曲。新乾口頭創作流傳的革命歷史民歌的曲譜為新乾山歌、小調,流傳的代表作有《歌唱中國共產黨》、《婦女解放歌》、《工農革命一條心》等。
[山歌]
山歌為全縣民間歌曲中的主體歌曲,大多分布在七琴、城上、潭丘等地;其內容反映勞苦民眾受苦受壓迫剝過著苦難生活的,如《長工歌》、《單身歌》;有表現勞動人民追求純真愛情、男女要求婚姻自主、反抗封建壓迫的,如《姐二娘》、《打只山歌過山界》;有為解除勞累、振作精神的詼諧情緒的,如《斜歌》、《高山打歌低山聽》。新乾山歌大部分以長篇唱詞去套固定曲調,但唱時略有變化,節拍也為混合拍子。其代表作有《打只冊歌過山界》、《十八女子想老公》、《其方歌》、《姐二娘》。
[小調]
小調為全縣民間歌曲中的基礎歌曲,題材廣泛,分布也廣。不少小調內容反映勞苦人民的辛酸苦辣、婦女的悲慘命運、小商小販的艱辛困難、男女戀情的內心活動。其代表作有《湖南走江西》、《五更里》、《十二月嫖》、《枝子打花》。
[燈歌與兒歌]
燈歌兒歌是從小調中派生出來的民間歌曲。燈歌一般較熱烈,除演唱外,加演舞蹈動作並用鑼鼓渲染氣氛。兒歌則是歌詞和曲調兒化、適應兒童演唱的小調。燈歌的代表作有《過新年》、《玩花棍》,兒歌的代表作有《數螃蟹》。

民間舞蹈

新乾民間舞蹈起源較早。建縣初,全縣已流行《打道場》、《跳五昌》等道教民舞和《送娘娘船》、《降神》等風俗民舞。清末民國初年,三湖曾坊村曾成為“百餘燈彩百餘扎匠村”,界埠白水湖村也稱為“扎匠村”。全縣民舞主要流行燈彩類和歌舞類,其次還有面具類和宗教類。

生產習俗

新乾舊時農家要過農曆正月十五日才下田勞動,“發試”下田之日叫“起春”。早稻插秧時,各家各戶先要“開秧門”;下田栽禾時秧不夠“不能互相用手接秧”,栽不贏後面的人拋在田中間叫“吃田螺”。其栽禾格式有“演布行”、“蓆子禾”。割禾時,山區多採用“禾斛”,平原地區多採用“禾掮”。新乾白菜秋天只能在“礱”前後栽種,即秋社前逢庚日入礱,秋社後逢已日出礱。柑桔產區採摘柑桔時,摘桔人不能喝酒,要修剪指甲,用木製馬梯採摘。林木砍伐時,斫口要“上碗下碟”;砍竹子時,要將竹兜上的竹節打通;“樹往上山倒,竹往下山倒”,山上伐木人不能直呼其名,以喊“喔啊”相應;肩槓木竹用閂棍,其間隔距離為前三尺,後一丈,百步三打閂。掮柴燒炭用“馬仔”。

網址:
http://www.lvyou114.com/nav/0_minsu/467.html

http://www.lvyou114.com/nav/0_minsu/466.html

http://www.lvyou114.com/nav/0_minsu/465.html

相關連結:江西人才網 江西理工大學江西自考網 江西財經大學
江西人事網 江西教育網江西人事考試網 江西師範大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