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歷史
辛亥革命後,民國初建,東台縣“兩堂”突遭意外事故,被迫停課一載,然而由於諸多原因未能按期復校。隨著時間的推移,東台停辦中等教育的狀況致使有識之士大為不滿,同時也引起了清末狀元、民國實業家張謇的熱心關注。
張謇的母親是東台人,為報效母親故里,他於1919年在東台辦起“母里師範”,恢復了師範教育。當時“兩堂”的魁星樓校舍仍在,母里師範首任校長張詧便向東台縣公署暫借魁星樓作校舍,於1920年開班上課。1921年,母里師範新建的校舍在東台城郊王家舍落成,校址即由魁星樓遷往王家舍。迫於社會呼聲和張謇獨資辦師範的影響,到1924年,東台縣公署在魁星樓復辦起了“東台縣立初級中學”,至此,東台終於完全恢復了中學和師範教育,形成了母里師範和東台中學兩校並存的格局。
1927年初,在中共黨員、著名社會學家黃逸峰的領導下,組織起母里師範和東台中學的部分進步青年,成立了“共青團東台中學、母里師範聯合支部”,配合國民大革命進行著反帝反封建鬥爭。
張謇逝世後,母里師範終因經費匱乏停辦。三四十年代,學校稱“東台初師”,1951年到1962年,又先後經歷了“東豐聯師”、“東台初師”和“東台縣師範”三個時期。到1971年,改稱“東台縣進修學校”,並於次年設附屬中學,正式辦起中學教育。自此,學校的發展分化為兩極。1978年進修附中改稱“東台縣第三中學”(東台撤縣建市後改“東台市第三中學”),而進修學校本校則逐漸演化為後來的東台師範。
2002年5月,在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規劃下,將原江蘇省東台師範學校與市第三中學高中部加以合併,東台市第一中學成立,於同年開始正式招生。一座年輕而承載著百年歷史文化積澱的高校就此誕生。2006年7月順利通過江蘇省評估院驗收,被轉評為“江蘇省三星級普通高中”。
學校校歌
《共譜輝煌》
詞:殷國生
曲:呂曉一
海春塔高
串場水長
滔滔黃海把我們滋養
堅苦自立
忠實不欺
先賢風範吾輩發揚
莘莘學子鴻鵠志
愛我一中做棟樑
啊
親愛的一中
青春滿懷成功的理想
讓我們憧憬明天輝煌的樂章
樹綠花香
書聲朗朗
菁菁校園載我們飛翔
明德博學
務實創新
科教興國步履鏗鏘
辛勤園丁勤耕耘
興我一中盡榮光
啊
騰飛的一中
時代呼喚人才的交響
讓我們譜寫明天輝煌的樂章
辦學特色
持之以恆,依法治校
我校一直是東台市和鹽城市普法教育、依法治校、校務公開方面的先進典型。由我校承擔的國家級課題——《構建普通中學依法治校管理體系的研究》工作已經結題,並受到中央教科所表彰。多年的依法治校實踐,增強了廣大師生的法制觀念,使學校各項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軌道,真正做到了依法行政,依法執教,依法做人。
藝術教育 奇葩綻放
原江蘇省東台師範在人和物兩方面擁有一般高中所無法比擬的雄厚的藝術教育資源,加之我校地處市中心,文化底蘊深厚,藝術上學有基礎的學生大有人在。從這一實際出發,我校從建校伊始,就高度重視藝術教育,把藝術教育作為“拳頭產品”努力做大做強。雖然藝術班學生中考入學成績都不高,但高考成績卻非常喜人。每年都有數十人高中全國藝術名校。我校藝體教學經驗多次在鹽城市以上相關會議上交流,得到專家及同行的高度讚賞。
辦學成就
近年來,學校以創建工作為強大動力,堅持以鄧小平“三個面向”理論和江澤民教育創新等講話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不斷推進素質教育,提出了“為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展提供優質教育服務”的理念並努力探索有效途徑,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我校教育教學質量和學校管理水平顯著提高,在依法治校、藝術教育等方面,逐步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多次受到上級部門的表彰和獎勵,先後榮獲“江蘇省綠色學校”、“江蘇省體育項目傳統校”、“江蘇省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學校”、“江蘇省招飛工作先進單位”、“鹽城市文明單位”、“鹽城市‘一五’依法治市工作先進集體”、“鹽城市安全文明校園”、“鹽城市田徑傳統項目學校”、“鹽城市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先進集體”、“鹽城市電化教育實驗學校”、“鹽城市中國小‘百佳校園’”、“鹽城市三星級高中教學質量評比優秀獎”、“東台市文明單位”、“東台市依法治市示範單位”、“東台市首屆教育科研先進集體”、東台市“十佳家長學校”等數十項榮譽稱號,高考成績一年勝過一年,多次獲得鹽城市教育局、東台市人民政府頒發的高考質量獎、高考優勝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