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三餘中學

優越的設施條件,大氣磅礴、詩意盎然的校園環境,使三餘中學成為四方學子心儀不已的進德修業之地。 依靠雄厚的師資力量、科學的教育管理和強烈的進取意識,三餘中學高中教育持續走強,高考成績連續輝煌,贏得了“三餘現象”的美譽;國中教育也長足發展,高位運行,成績驕人。 目前,三餘中學正馬不停蹄,向著近年內建成省四星級高中的宏偉目標高歌猛進。

基本信息

學校占地130餘畝,建築面積4萬多平方米,有51個教學班,3350多名在校生,193名教職工。經過近年的跨越式發展,三餘中學的教育設施已基本實現現代化。教室里,“三機一幕”、衛星轉播電視等一應俱全;實驗中心,語音室,微機房,理、化、生實驗室,閉路電視演播室,多媒體教學系統等應有盡有;圖書大樓,書刊琳琅滿架,書香洋溢校園;塑膠田徑場,坦蕩如砥,任憑龍騰虎躍;食堂大樓,外觀古樸典雅,內部寬敞明淨;學生公寓,壁櫥、衛生間、程控電話、轉向風扇、太陽能熱水器等配備齊全。優越的設施條件,大氣磅礴、詩意盎然的校園環境,使三餘中學成為四方學子心儀不已的進德修業之地。
依靠雄厚的師資力量、科學的教育管理和強烈的進取意識,三餘中學高中教育持續走強,高考成績連續輝煌,贏得了“三餘現象”的美譽;國中教育也長足發展,高位運行,成績驕人。
由於教育碩果纍纍,近年,三餘中學又贏得省綠色學校、南通市教育現代化工程先進學校、通州市模範學校等數十項榮譽;同時已成為“全國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研究基地,教育部“十五”重點課題“學生學習潛能開發研究”實驗學校,“全國創新學習研究與實驗”課題實驗學校。
目前,三餘中學正馬不停蹄,向著近年內建成省四星級高中的宏偉目標高歌猛進。
余中建築物命名含義:
一、道路 自成路 靈光路:“自成、靈光”取自二賢之名。陸自成乃革命烈士又兼余中創史人;梁靈光為老一輩革命家,時以南通縣抗日**政府首任縣長而膺余中之名譽董事長。名以命路,一在紀念革命前輩;二在提醒後人,飲水思源,不可忘本;三在激勵後人,銘記光榮校史,繼承革命傳統,光大余中基業,立志興校愛國。
二、教學樓 修遠、弘毅、尚志、明德樓:“修遠”取自屈原長篇抒情詩《離騷》,意指“漫長”,以此為名來勉勵師生牢記屈原遺訓,正視前路漫長,不忘“上下求索”。“弘毅”出自《論語》“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寄寓“抱負遠大,堅強剛毅”之意。“尚志”之尚有尊崇、注重之意,“志”即志向,連解為樹立遠大理想,確立宏偉志向。“明德”是《大學》中三綱要之首綱,也是核心和根本。
三、辦公樓 思齊樓、俯仰樓:“思齊”語出《論語*里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意為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趕上他。是為寄寓意。“俯仰”出自晉代王羲之《蘭亭集序》,有“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等語,宋代理學家朱熹《近思錄集注》亦有“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人既如此,俯仰無愧,所以其氣自然盛大流行”等語,皆有涉及。此處取朱子言中之意,告誡:人生一世,當以良心立身,行事須光明磊落,以求上對得起天,下對得起地,中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四、食堂樓 不易樓:“不易”二字取自朱熹《朱子治家格言》之“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唯艱”句,寄寓期人勤儉節約之意。
五、科技樓 格致樓:“格致”語出《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意為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實驗樓以此命名,意在訓勉師生,求知務在深究,不可草率從事,然後才得真知。
六、圖書樓 知道樓:“知道”一詞耳熟能詳,然典出有處:《禮記*學記》有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命名意:每個人只有不斷地加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己,才能成為棟樑之材。人人都應思考:如何加強自我修養以適應現代化社會這一問題。
七、教師公寓 頤和樓 嘉和樓 仁和樓 馨和樓 :此組命名皆以和字貫穿,理由樓以居家,和乃根本,家和萬事興,寄美意也。“頤和”之“頤”字有“修養、保養”義;“嘉和”之“嘉”有美好”義,又與“家”音諧;“仁和”之“仁”與人諧音,可解為制勝三要“天時、地利、人和”之一,成事不可或缺也;二者,仁乃儒思之核心,“仁者,愛人也”,言家庭成員間當融洽,恩愛,方為和美;“馨和”之“馨”本意為“香氣”,今習用為溫馨”,可也。居家過日子,溫馨又和美,信可樂也。
八、學生公寓 萃彥樓 毓秀樓 集賢樓 聚英樓 匯傑樓:“萃、毓、集、聚、匯”五字近義,皆有“集中、薈萃、聚集”之義;“彥、秀、賢、英、傑”義也相近,均可解為“人傑”。寄託美好期待,願個個珍視自己,善待自己,高揚自信,為“生當作人傑”而不懈努力。
九、亭 陶然亭 怡然亭:“陶然”“怡然”皆有“快樂、和悅”之意,題此二名,與二亭之休閒功能甚相得也,且又分合唐代詩人白居易“更待菊黃家釀熟,與君一醉一陶然”與晉陶淵明“黃髮垂髫,並怡然自得”之意。
橋樑 至真橋 至善橋 至美橋 至誠橋 至和橋:“至”有“到”意,加“真、善、美、誠、和”於後,可連解為:通過此橋,可達理想的道德之境;又,“至”還可解為最”、“極”,故其命意中之希望行橋之人“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人之心備焉”之意昭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