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江蘇徐州甘薯研究中心於1984年3月經農業部、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徐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協定,江蘇省編委批准成立。承擔著國家甘薯品種資源的收集、評價、保存和利用,甘薯新品種選育,甘薯育種材料和方法研究,配套栽培技術及加工利用研究,以及甘薯脫毒技術的開發利用研究等重大攻關課題;承擔著甘薯品種資源評價,中國甘薯無性系的鑑定,中國甘薯加工品質的評價,高澱粉品種選育等國際合作課題。

目錄

研究中心簡介

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江蘇徐州甘薯研究中心於1984年3月經農業部、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徐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協定,江蘇省編委批准成立。其前身為中國農業科學院薯類所於1962年撤併至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的甘薯專業,現與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屬一套領導班子,兩塊牌子,隸屬於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徐州市人民政府雙重領導;科研工作受農業部、中國農業科學院、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的直接指導。該中心行政管理與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同屬一套機構,其業務研究則設有品種資源、遺傳育種、栽培利用3個研究室,現承擔著國家甘薯品種資源的收集、評價、保存和利用,甘薯新品種選育,甘薯育種材料和方法研究,配套栽培技術及加工利用研究,以及甘薯脫毒技術的開發利用研究等重大攻關課題;承擔著甘薯品種資源評價,中國甘薯無性系的鑑定,中國甘薯加工品質的評價,高澱粉品種選育等國際合作課題。該中心自“六五”以來,一直是全國甘薯研究工作的組織協調和課題或專題的主持單位,同時負責對外有關科技交流和聯絡,也是中國作物學會甘薯專業委員會的掛靠單位以及《中國甘薯》專業雜誌的主編單位。1999年11月經國家農業部批准在該中心建立國家甘薯改良中心。

研究方向和主要成果

徐州甘薯研究中心以常規育種為優勢,先後育成栗子香、新大紫、52-45、徐薯18、蘇薯3號、蘇薯6號、徐薯 43-14、蘇薯7號等 18個優良品種。特別是高產抗病品種徐薯 18育成後,徹底改變了我國生產用種由日本品種一統天下40餘年的局面,年最高推廣面積達153.3萬ha。據農業部種子總站統計,徐州甘薯研究中心自育品種推廣面積占全國甘薯育種推廣面積的50%以上,累計經濟效益達110多億元。
徐州甘薯研究中心現擁有2000餘份種質資源,按照國際規範標準,建立了種質管理資料庫系統,為我國獨一無二的試管苗貯藏和田間種質保存圃相結合的研究基地。現已完成甘薯試管苗低溫保存技術研究、試管苗遺傳穩定性研究、部分資源的同工酶分析等基礎性工作。另擔負著為全國育種單位提供優異資源材料的任務和國際甘薯種質資源交換工作。據不完全統計。有關育種單位利用徐州甘薯研究中心篩選的優良親本已選育成功30多個品種。徐州甘薯研究中心研創和提出的主要品質分析方法和標準、根腐病室內鑒定方法、品種抗旱鑑定方法等正在被有關育種單位採用。
徐州甘薯研究中心近年來參加編寫論著10部,在《中國農業科學》、《作物學報》等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180餘篇,主持創辦的學術刊物《中國甘薯》已出版8卷。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完成的甘薯病毒的汰除、檢測技術及脫毒苗生產程式的研究,居世界領先地位,使農業高新技術直接用於生產,促進了我國甘薯生產一次新的革命,並獲得了大面積增產效果,其增產率普遍在20%以上,最高可達80%以上。
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包括原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甘薯專業)在甘薯科研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自1978年以來,先後取得20項科技成果,包括國家級成果5項,部省級成果9項,其中高產抗病甘薯新品種徐薯18榮獲國家發明一等獎,聞名於全世界。甘薯骨幹親本的研究和利用榮獲1998年度農業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甘薯脫毒技術及其套用新近榮獲徐州市重大科技成果獎和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尋求合作的領域

(1)共同開展生物技術在甘薯育種及種質資源鑑定評價方面的研究。
(2)尋求技術和資金上的支持共同開展甘薯深加工利用研究。
(3)興辦科技企業和種薯企業集團,建立育、繁、加、銷一體化的新體制,雙方可採取技術、資金入股方式。
(4)合作建立研究生培養基地。

研究中心聯繫方式

聯繫人 王紹連
地 址 221121 江蘇省徐州市東郊
電 話 0516-3350318
傳 真 0516-335031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