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瀆漢崖墓

江瀆漢崖墓

江瀆崖墓位於彭山縣城東北10公里的江瀆鄉,這裡距江口鎮僅六七公里。在該鄉府河兩岸,共有崖墓218座。其中,在牧馬山上的清涼村有30座,在龍泉山脈的正華、青竹、歇馬三個村有178座,其它村零星分散有10座,崖墓依山鑿穴, 由墓道、墓門、墓室組成。

位置概況

江瀆崖墓位於彭山縣城東北10公里的江瀆鄉,這裡距江口鎮僅六七公里。在該鄉府河兩岸,共有崖墓218座。其中,在牧馬山上的清涼村有30座,在龍泉山脈的正華、青竹、歇馬三個村有178座,其它村零星分散有10座。

崖墓詳情

江瀆崖墓之所以被歸入江口崖墓,不僅兩處地理位置相鄰,更主要的是這兩處崖墓在年代、形制等方面也基本相同。據了解,彭山縣僅沿岷江兩岸就有這樣的崖墓近三千座。
江瀆崖墓

江瀆鄉境內的崖墓依山鑿穴, 由墓道、墓門、墓室組成。規模大小隨墓主之政治地位和經濟實力而異。墓道長度不一,有長達20米以上,道旁鋪設陶製承插式排水管道,保存完好,有小巷深院之勢。
墓門與今農村民房“龍門’’相似,也有似飛檐、斗拱、雙闕、花卉,儼然若官府大門墓室一般,設有主室和側室,按前堂後寢,左右廂房布局。也有設廳、堂、內室、套間,輔以柱、窗、廚房、灶台、壁廚等,還有形制特殊在墓室中鑿造天井,類似今四合院,墓室或似船形,或似豎穴土洞,還有的把磚室與岩室合成一體。
崖墓佛像

崖墓雕刻,取材多樣,“內容豐富、繁簡相間、技法齊備,造形古樸生動,屬於神話宗教類。雕刻西王母圖、似人大搏鬥,似人跨鹿,似人乘龍老子像、佛像等;祥瑞類雕刻“福”、“壽”文字和龍虎戲壁、跪羊、游魚、蹲熊、天鹿、朱雀、蓮花、仙草、柿蒂等圖像;生活類雕刻房舍、飛檐、斗拱、雙闕、門卒、武士乘車出行、聽琴、廚、犬等。1956年、198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兩度公布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