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白沙中學100年歷史白沙古鎮中的獨秀取得多次優秀的成績十分重視的把牆壁塗上紅色,故稱"紅樓"。1940年的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組成一支"抗日合作軍"。1940年至1942年,抗日合作軍一個營的部隊常駐紮在這裡,部隊由該營營長朱金銘帶領。
發展歷史
1942年農曆八月初一日凌晨,由於漢奸告密,駐紮"紅樓"的合作軍官兵突遭日軍包圍襲擊。抗日合作軍奮起抗擊,在突圍中,營長朱金銘等81位指揮員中彈犧牲,只有部分官兵衝出重圍,安全轉移。這就是抗日戰爭時期震驚東江地區的"紅樓事件"。舊址由"紅樓"及後面天主教堂二座建築組成。前面是紅樓,坐西向東,為中西合璧式建築,占地面積105.84平方米。中間是內院,面積80.6平方米。后座占地面積110.88平方米。皆為兩層建築。左右兩邊是廂房,與正座各隔開1.5米寬的通道。左廂房通面寬15米,進深6.5米,占地92.5平方米。右廂房通面寬21.1米,進深6.5米,占地面積137.15平方米。皆為兩層建築。正座的左後側還有一座兩層中西合璧式建築,面寬3間11.2米,進深7米,占地面積78.4平方米。紅樓總占地面積為659.5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1069.54平方米。均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紅樓"建於1919年,原是田墘知名人士遊子乾先生倡議、籌款建造的田墘學校。遊子乾先生,清宣統年間補廩生出身,民國初年曾任紫金縣縣長,為政公正廉潔。後回田墘故里,發現故鄉尚無學校,百姓子弟無以求學,故親自倡議,發動各界人士捐款辦學建校。當時,最富有的是當地的鹽場主,游先生曾發動廣大鹽工罷工,逼使鹽場主捐出大量資金,遂於1919年建成。紅樓與後面天主教堂相距只3.6米。教堂建於1916年,坐南向北,面寬6.8米,進深17米,占地面積115.6平方米。仿西式建築,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至今該址牆壁上還保留著當年合作軍進步官兵書寫的標語。
說起紅樓,就自然想到五四運動的發源地—北京大學的紅樓和北京師範大學的小紅樓,那裡住著鼎鼎大名的啟功和已故的鐘敬文兩位大師。但還有一處也叫紅樓的地方,那就是位於汕尾紅海灣開發區田乾的紅樓。
田乾這一紅樓的出名是在1941年9月20日發生的國民黨部隊158師472團朱金銘營長率部194人進駐於此,並在晚與駐在汕尾的前來圍剿的日軍發生戰鬥的地方。由於在日軍瘋狂的圍剿下,朱營長率部突圍和抵抗。是役犧牲了朱營長以下的官兵81名,被俘42名,陣亡戰馬一匹。自此,紅樓便與田乾人民結下了深厚感情。每當到這一時間,田乾人民便會自覺去憑弔陣亡的壯士。
辦學歷史
該校建於民國三年(1914年),校址設在白沙鎮禹王廟,原名為白沙鎮區立高等國小校,首任校長程農初,招收國小畢業男生,學制三年。1929年,曹玉珊接任校長,學生由180人逐漸增至500人。1932年,受鎮商會委託,附設商科國中簡易班,原訂學制3年,因立案未準,兩年後即提前畢業就業。1934年,白沙發生大火災,一些初小被燒毀無法恢復,學校接收官、公、營、廟產年租谷二百餘石作基金,改為私立三楚國小,擴充校地,增辦初小,以校側大聖寺設初小部,以鄉誼祠設幼稚園。1941年時,學生達1000人。抗日戰爭勝利後,國中生源增加,1945年停辦國小,學校更名為“三楚中學”。
1950年秋,白沙的三楚、至德、新化、修平四所私立中學聯合,組成“私立白沙聯合中學”。校址設在禹王廟,由王達源任校長。原修平中學高中部併入奎新中學,只辦國中6個班,學生約200人。1953年1月,人民政府接管,更名為“江津縣第六初級國小校”。1956年縣委、縣府從白沙遷往江津後,縣人武部、共青團、工會、農會、婦聯的辦公用地全部交給學校利用。政府還將學校背後的大旗山、學校臨江的西河壩劃歸學校作為種植用地,學校占地已達百畝。學校成為全縣規模最大的初級中學,在校學生多達800餘人。以後,不斷調整、充實教師隊伍,學校教育質量迅速提高。學校重視學生全面發展,除完成學業外,每周還安排兩節勞動課,學生自己動手養豬、牛、羊,種植各種蔬菜,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學校也能做到月月有豬殺、周周打牙祭,學校受到省、地、縣各級政府的表彰。學校一手抓教學,一手抓生活,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在教學質量評比中,經常名列江津地區中等學校的前茅。1960年5月,校長陳永富光榮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教育、衛生、新聞、體育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並捧回了周恩來總理親筆題寫的《全國先進單位》獎牌,學校名噪四方。
1964年,全校國中10個班,學生464人,其中外地學生298人,占全校總數的64.2%。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師生停課鬧革命。白沙中學校地上原有唐、明、清3大古建築。唐代大聖寺最壯觀,正殿面積400多平方米,兩邊有廂樓走廊,中間有座戲樓,樓前是200多平方米的大壩,樓後是花園,古建築的特色是雕龍畫鳳、彩畫裝飾。1966年夏開始搞“文革”運動,學校的古建築成了“破四舊”的對象。緊接著在紅衛兵的“打、砸、搶”中,學校封存的檔案、圖書、儀器等物資又毀於一旦。學校全面癱瘓。3大古建築在“文革”時期被搗毀。
1970年3月27日,江津縣革命委員會批文成立了“江津縣第六初級中學革命委員會,楊治榮任主任。同年7月,縣革委將學校交給白沙鎮管,改名為“白沙鎮五?七中學校”。當年秋季恢復招生,共招收16個班,近千人,是全縣招生最多的學校,學生以部隊建制,編成五個連,16個排。1972年,學制縮短為兩年。
1976年粉碎“四人幫”,否定“文化大革命運動”後,學校工作逐步進入正軌。學校取消了帶有“文革”色彩的“五?七”命名,更定校名為“江津白沙中學校”,恢復縣管,按縣政府的規劃,白沙中學設初、高中兩部。從1977年開始恢復考試制度,在白沙鎮各國小畢業生中擇優錄取國中新生,學制為3年,主要在城區招收高中新生,學制為兩年。通過考試,學校收國中新生12個班,收高中新生5個班,學校辦學邁上了新的里程碑。1984年,學校規模達27個班,學生有1376人。1983年秋至1986年秋,先後每年分別招商業會計、工業會計、家用電器職業高中班1個,學制兩年。1987年,高中恢復3年制,並面向全縣國中學校招生。
1989年,設高中7個班,國中17個班,學生共1140人。
2004年,江津市整合教育資源,將高屋中學劃給白沙中學統一管理,2005年12月,兩校合併。
白沙中學在近百年的辦學歷程,培養學生數萬人,其中革命烈士譚祖堯、原國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上將、現國家氣象局副局長李黃、國際發明金獎獲得者張朝吟、作品進入國際奧委會的青年畫家陳可之、國際貿易專家王強等為傑出代表。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獲全國一、二、三等獎有近百人次,重慶市、江津市級獎300多人次,特別是:初84級學生趙錫貴,在地區體育競賽另獲中長跑冠軍,被四川省田徑隊選入;1990年至92年,學生連續獲得重慶市無線電裝機賽團體第一名;1991年,學生蒲航、趙朝彬和萬波囊括重慶市車模賽一、二、三等獎;1995年,初96級1班學生張周榮的論文《商海浮沉話讀書》獲重慶市第八屆中學生思想政治論文比賽一等獎;初97級學生塗詠秋、龔穎分別考取業餘鋼琴十級、九級,2000年,學生鄧亞丹作品《中國龍》獲重慶市拓展素質教育“創造未來手工創作大賽”所設的唯一特等獎。中考、高考升學率連年上升,國中升重高近年都排在江津第五名以前, 2005年,中考上線181人,2006年,考入重慶市重點高中221人。
學校先後獲得國務院授予的“全國先進學校”;共青團中央表彰的“德育先進集體”;重慶市表彰的扶殘助學先進單位;江津市表彰的學校工作先進單位、衛生先進單位、體育工作先進單位;江津市教委表彰的“四好”領導班子、黨風廉政建設先進集體、教育管理達標學校、素質教育先進學校、優秀教職工之家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學校先後投資690多萬元人民幣,新征校地 30多畝,新建200米環形跑道標準田徑運動場和2塊燈光籃球場、排球場;新建4000多平方米的兩幢學生宿舍和 3335 平方米的一幢教學大樓。學校總面積現已達 5萬多平方米,共有教學大樓4幢,教師學生宿舍和公寓共9幢,綜合大樓1幢,購置了150台計算機,配有四間多媒體教室,完成遠程教育資源配置;新添置3萬冊圖書和電子圖書系統,滿足了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標準的需要。現在的學校已有能容納 58個教學班,3200餘名學生的規模。
2006年,學校有教職工163人,專職教師 156 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占78 % ,江津市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 5 人,江津市鎮鄉級骨幹教師 13 人。近兩年,教師論文在國家級、省市級刊物上發表的有60餘篇,教師參加各級賽課獲一、二、三等獎20餘人次,指導學生參加國家級、省市級 各學科競賽中,教師獲各類指導獎5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