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簡介
江西省九江市古稱江州。湖口縣隸屬九江市,位於長江進入鄱陽湖的口子處。古江州就出產江州石。這裡產數種石頭,比較多的兩種。一是薄片狀的,玲瓏剔透的。古人說象木板用刀剜出的洞一樣。石頭上有細微的紋路,以手相扣有聲音發出。也有人將不太好的石頭利用粘的方法粘成一片。另外,還有另一種石頭,峰峰相連,有若群山。有正有反,首尾相連。當地人配以底座出售。也有用來製作項鍊、佛珠等等。
湖口石趣
上、下石鐘山屹立於長江與鄱陽湖交匯處的東南岸。雙峰對峙,相距僅一公里。扼江控湖,素稱“江湖鎖鑰”。乘遊船從江上或湖上遠遠望去,作山看,則是兩座小巧玲瓏的石頭山;作石看,則是兩處壁立千尺的奇石。
唐代李渤於長慶元年(公元821年)任江州刺史時來鄱陽湖口,見上、下石鐘山“欹枕潭際,影淪波中”,即稱之為“雙石”。進而扣石聆音,發覺“南聲函胡,北音清越”。認定上、下石鐘山“澤滋其山,山涵其英,聯氣凝質,發為至靈”,才有如此“銅鐵之異”的奇石,因名“石鐘”。應該說,李渤是接受了當時民間較為流行的說法,並把自己細心考察的結果作了真實的記載。
宋代右丞相周必大也是為石鐘山作記的名家之一。他在文中稱上、下石鐘山為“上鍾石”、“下鍾石”。他還執意找到了李渤曾經敲響的兩塊奇石。文中說,上、下石鐘山“山前數石絕奇巧而不宏壯,全類假山”。並說上石鐘山“一石高四尺,扣之有奇聲,東坡所笑者也”。下石鐘山“攀援而上亦有一石,闊丈余,可扣擊,他石否然”。所以他認為“李渤所謂南聲北音,也未為無據”。
從石鐘山溯湖而上9公里處,於萬頃碧波中,一峰獨立,這就是鞋山。鞋山為南北走向,南高北低,四面峭壁,形狀如鞋。漢代桑欽著《水經》給鞋山著了濃墨,驚異地稱“孤石介立大湖中”。
上、下石鐘山和鞋山都是石灰岩結構,經過千萬年的浪濤搏擊和風雨侵蝕,地表留下了豐富的奇石景觀。上、下石鐘山地處江湖交匯之要衝,戰爭歲月多烽煙瀰漫,太平盛世則商賈雲集。秦漢時期山上就有建築,但人世滄桑,屢建屢廢。自然石林歷代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壞。現存於地表的石頭,雖是東鱗西爪,但千姿百態,突兀嶙峋,構成一處處奇石小景。石鐘山的假山、假石卻也有天造地設之妙。150多年前,湘軍水師將領彭玉麟主持修建石鐘山園林建築時,在浣香別墅前院,“列石則皺、瘦、透三者皆具,另撐石筍一枝,望之如籜甫驚雷,有凌雲之概。對立響石,扣作淵淵聲”。經芸芍齋,過且閒亭,石岩障前,疑入絕境。石岩前是一個半月形的小水潭,水深而清冽,水中有成群的魚兒在遊動。石板曲橋把水潭分成兩半,右邊一石筍聳立水面,自稱梅花使者的彭玉麟在石筍上親題“冷雲”二字,與水潭邊壁立的石岩上同是他題的斗大的“雲根”二字相呼應。踱過石板曲橋,一石門洞開,原來是“桃花洞口,漁人精舍”。桃花洞是一個石峽洞,雖僅能容膝,但卻是天人合一的建築精品。洞內濕淥淥的石壁上,有諸多珍貴石刻,尤其是彭玉麟題刻的三個不同寫法的“夢”字,讓人浮想聯翩。穿洞而過,左邊是梅塢,右邊是半繞梅花廳的天河。天河邊是長廊,對岸是石林。河中奇石挺立,水裡魚兒往來遊動。河上飛架天河橋,橋上觀景,別有情趣。
鞋山的石林基本保存完好。穿行在石谷、石洞、石隙之間,不由得深深地讚嘆大自然的偉力。千奇百怪的石頭,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如玉兔東奔石、蛤蟆望月石、獅身人面石、千年龜石等。目前,鞋山叫得出名字的石頭有20多處,每一處都有一個娓娓動聽的故事。令人拍手稱奇的是,鞋山北端山脊雲眠亭中的雲眠石,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酷似鞋山,簡直是雲霧繚繞的鞋山的縮影。
鄱陽湖口水位落差大,一般年份都有10米左右。夏秋盛水期,上、下石鐘山和鞋山山麓的天然石洞全淹沒在水中,只在冬季涸水季節才露出洞門。臨水的崖壁上留有明顯的水位痕跡。從未被水淹過的石壁是鐵青色,並長有蘚苔藤蔓;而常被水淹的石頭,則被波浪沖洗得瑩白如玉,光潔平滑。石洞透漏玲瓏,莫可言狀,左右旁通,上下數疊,或曲折狹窄,僅能蛇行而入;或平坦寬敞,可容納千人。有的石洞還有題詩題字,十分奇妙有趣。如“我來醉臥三千年,且喜塵世無人識”。又如“小憩千年人不識,桃花春漲洞門關”。字跡黯淡,無年代可考。大概是清代以前僧人、隱者或遊人的狡獪之作。
上、下石鐘山和鞋山與高山大岳相比,確實是三塊小是頭。因其小,而又鑲嵌在大江大湖的懷抱,無怪乎人們稱之為精美的盆景。早在宋代,會嵇郡王楊次山就吟有“真山從作假山看”的詩句。或許是從奇峰異石得到靈感,宋代湖口人李正臣就蓄異石九峰,精心製作成盆景,贏得當時蘇東坡、黃庭堅等社會名流大加賞識。
蘇東坡曾三次來湖口。第一次送長子蘇邁到德興縣任縣尉,路過湖口,泛舟夜探石鐘山,寫出膾炙人口的名篇《石鐘山記》。第二次是被貶嶺南,再過湖口。也就是這一次,他有幸見到了玲瓏宛轉的異石九峰,當即名之為“壺中九華”,並“欲以百金買之”,欣然作七律《壺中九華》。詩中他是這樣描寫這塊奇石的:“五嶺莫愁千障外,九華今在一壺中。天池水落層層見,玉女窗虛處處通”。真是天下第一奇石。第三次是遇赦北歸,又過湖口。覓“壺中九華”石,誰知已被好事者取去。蘇東坡惆悵不已,復步前韻,又作一首七律《壺中九華》,慨嘆“尤物已隨春夢斷”,只好自我安慰說,“真形猶在畫圖中”。沒得到這塊奇石,蘇東坡留下了深深的懊悔。
黃庭堅是蘇東坡的好友。公元1102年來湖口,李正臣捧蘇東坡《壺中九華》詩來見。此時,蘇東坡已去世。黃庭堅萬分感慨,用蘇詩原韻,也作一首七律《壺中九華》。詩的末句說:“賴有雙鍾難席捲,袖椎來聽響玲瓏”。意思是幸好上、下石鐘山誰也不能拿走,帶著槌兒來敲響石鐘的千古奇音吧!黃庭堅已把上、下石鐘山看成了《壺中九華》的替代品,也就是把上、下石鐘山看成兩個精美的盆景了。
黃庭堅還記述了與“壺中九華”並稱的另一奇石。說是“有老巫鄒生,以三奇石隨高下體著成屏風三疊”。黃庭堅戲名為“肘後屏風三疊”。“石色紺青,嵌孔貫穿,擊之鏗鏗,雲雨之上,諸峰隱現”。黃庭堅覺得此石十分怪異,不亞於“壺中九華”,並說“他日湖中百怪並出,當以此兩石為祖”。
南朝宋山水詩人謝靈運《入彭蠡湖口》詩云:“攀崖照石鏡,牽葉入松門”。說的是鄱陽湖口有一塊圓亮如鏡的奇石。清末的《湖口縣誌》對這塊奇石也有記載。說是“有石圓如鏡,可鑑”。據推測此石原當在上石鐘山或下石鐘山臨水的崖壁上。遺憾的是隨歲月流逝,已難追尋其蹤跡。
蘇東坡《石鐘山記》一文中曾提及一塊巨石:月夜從石鐘山下泛舟回,“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如樂作焉”。至清朝鹹豐年間,曾國藩與彭玉麟等“棹小舟至石鐘山下,尋石洞。入可數十丈,仍由東大石下出入,石即東坡所稱可坐百人者也”。據此,這塊大石當在下石鐘山東面不遠處。只是我們現在無緣領略其獨有的風采。
英雄石屹立於上石鐘山東面水中,與上石鐘山僅一步之遙。一石卓然出群,突出水面,高十餘米。石之頂部,有一塊略呈四方形的巨石,好象是疊上去似的,稱英雄石。相傳1363年,常遇春從朱元璋與陳又諒大戰於鄱陽湖。在一此戰鬥中,陳友諒驍將張定邊奮勇爭先,直逼朱元璋帥船。慌亂中帥船擱淺,被張定邊率軍包圍。這時,常遇春從岸上趕到,以槍挑起一塊巨石向敵軍砸去,巨石穩穩地落在突出水面的奇石上。敵軍早聞“常十萬”威名,今見如此英勇,嚇得紛紛後退。朱元璋這才脫離險境。英雄石上,至今還留有槍戳的窟窿。長期以來,英雄石一直是勇敢者十分感興趣的攀登目標。
古籍記載
壺中九華蘇東坡曾於李正臣家見此奇石,讚嘆不已,嘆為“壺中九華”。並做《壺中九華》詩:“前溪電轉失雲峰,夢裡猶驚翠掃空。五嶺莫愁千峰外,九華今在一壺中。天池水落層層見,玉女窗虛處處通。念我仇池太孤絕,百金歸靈碧玲瓏”。可見此石之妙。
雲林石譜宋·杜綰《雲林石譜》江州石:“江州湖口石有數種,或在水中,或產水際。一種色青,渾然成峰巒岩壑,或類諸物狀;一種匾薄空嵌,穿眼通透,幾若木坂似利刀剜刻之狀。石理如刷絲,色亦微潤,扣之有聲。
土人李正臣蓄此石,大為東坡稱賞,目為"壺中九華",有"百金歸賈小玲瓏"之語。然石之諸峰,間有作來奇巧者,相粘綴以增玲瓏。此種在李氏家頗多,適偶為大賢一顧彰名,今歸尚方久矣。又有一種,挺然成一兩峰,或三四峰。高下峻峭,無拽腳,有向背,首尾相顧,或大或小。土人多綴以石座,及以細碎諸石膠漆粘綴取巧,為盆山求售,正如僧人排設供佛者,兩兩相對,殊無意味。”
明·計成《園冶》湖口石:“江州湖口,石有數種,或產水中,或產水際。一種色青,渾然成峰、巒、岩、壑,或類諸物。一種扁薄嵌空,穿眼通透,幾若木版,似利刃剜刻之狀。石理如刷絲,色亦微潤,扣之有聲。”
石鐘山記蘇東坡《石鐘山記》一文中曾提及一塊巨石:月夜從石鐘山下泛舟回,“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如樂作焉”。
入彭蠡湖口南朝宋山水詩人謝靈運《入彭蠡湖口》詩云:“攀崖照石鏡,牽葉入松門”。說的是鄱陽湖口有一塊圓亮如鏡的奇石。
湖口縣誌清末的《湖口縣誌》對這塊奇石也有記載。說是“有石圓如鏡,可鑑”。據推測此石原當在上石鐘山或下石鐘山臨水的崖壁上。遺憾的是隨歲月流逝,已難追尋其蹤跡。
水經從石鐘山溯湖而上9公里處,於萬頃碧波中,一峰獨立,這就是鞋山。鞋山為南北走向,南高北低,四面峭壁,形狀如鞋。漢代桑欽著《水經》給鞋山著了濃墨,驚異地稱“孤石介立大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