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仁布縣江嘎爾是藍面具藏戲著名的職業性戲班。相傳創建於湯東傑布以後不久的明代帕竹地方政權時期。劇團則相傳創建於八世達賴時 。江嘎爾是典型的色欽喇嘛藏戲,以雄渾、醇雄、蒼勁的色欽喇嘛藏戲唱腔著稱,保留了古老、神秘色彩等傳統表演的藝術。戲班嚴格按照傳統劇本進行演出,注重文唱。其唱腔保持了古老淳樸、高亢粗獷、渾厚莊肅的特點。舞蹈表演節奏也是比較悠沉緩慢的。
傳說
很久以前,有兩個相鄰的國家南國和北國,南國信奉邪教,對信奉佛教的北國昌盛的國力非常妒忌。決定用邪法把守護北國的龍神拘押到南國,龍神在北國獵人的幫助下逃脫了劫難,送給了獵人一件寶物。獵人用寶物捆住了仙女雲卓拉姆後將其獻給了北國王子洛桑,雲卓拉姆受到諾桑王子的寵愛引起了五百妃子的妒忌,妃子們重金請來惡巫師,設計讓諾桑王子率兵打仗。王子走後,眾妃子設計讓國王殺害仙女雲卓拉姆,雲卓拉姆無奈只得逃回天界,王子返回王宮後在母親的嘴裡得知了事情的真相,歷經千辛萬苦找回了仙女雲卓拉姆。妃子和巫師受到懲罰,北國人民過上了更幸福的日子。
角色特點
(溫巴戲)的出場人物有三種類型的角色,“甲魯”(家長)、“溫巴”(漁夫)、“拉姆”(仙女),他們三人組成一個歌舞隊,邊歌邊舞,內容是酬神、祈禱、祝福。
“溫巴戲”之後是戲的主要部分“雄”,即正戲。正戲開始時全體演員一起出場。如果是歷史劇,就在“溫巴”之後立即開始正戲表演,而神話劇,則有一段舞蹈演出表示第二個環節開始,然後由戲師用快板韻白介紹劇情、地點、環境、人物和唱詞,然後劇中人物分別從站成半圓的行列中出來,表演自己的規定動作、唱詞,這樣循環演出,長則七、八天,短則二、三小時。在藍面具藏戲演出過程中,歌舞隊始終不退場,歌舞隊和劇中人站成一個半圓,當一個劇中人表演完畢,歌舞隊就歌舞一番,劇中人一般也參加。歌舞隊在藍面具藏戲演出的三個組成部分中起著分幕分場的作用,歌舞隊的唱和舞都是為劇情發展服務的,是藍面具藏戲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劇中人物和歌舞隊循環演出,其中還穿插戲師對劇情發展的解釋,說明唱腔唱詞,這是正戲“雄”的主要形式。
藍面具藏戲的第三部分“扎西”意為祝福迎祥,是一種近似於宗教儀式的表演,全體演員(歌舞隊和劇中人)一起表演。
著名人物
江嘎爾曾出現了幾位著名的演員和戲師,如嘎瑪曲傑、白瑪丹增、波若、朗傑、唐曲、強巴等。據老藝人說,戲師朗傑根據定欽·次仁旺堆創作的《諾桑王傳》和多仁班智達編寫的比較簡略的諾桑故事,編演了《諾桑法王》,後又排練了《甲薩白薩》,並直接取材於離江嘎爾山溝不遠的江孜地方的一個真實事件,編演了《朗薩雯蚌》。後人表演這個戲的風格,一般也都具有喇嘛藏戲的色彩。
此劇後來成為保留劇目,江嘎爾也因此揚名。《諾桑法王》、《朗薩雯蚌》和《甲薩白薩》被規定為該班參加拉薩雪頓節每年輪換上演的劇目。有時也演《日瓊巴》、《熱瓊赴衛地》、《獵人貢布多吉》等中小型劇目。西藏和平解放前,這個戲班每年雪頓節在拉薩演完回到日喀則,要在札什倫布寺給班禪大師及其堪布會議廳僧俗官員演出,然後回仁布縣給藏區馳名的強欽寺演出,其它時間給藏區廣大地區的各階層人士和民眾作巡迴演出。戲班另一著名戲師唐曲,是西藏攝政王熱振活佛選定的戲師,曾帶隊去印度噶倫堡和錫金演出。
經典劇目
《諾桑法王》為江嘎爾藏戲古老劇目之一,源自反映釋迦牟尼本生事跡的藏譯經藏《甘珠爾·百世如意藤》。18 世紀初由日喀則俗官定欽·次仁旺堆對前人的故事本和傳說重新進行了整理,形成了較為通俗、適於演出的故事本《諾桑王傳》,後由藍面具藏戲中的江嘎爾派著名戲師朗傑對它進行了編排,成為該流派的保留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