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佛(中峰明本與元代禪宗)

江南古佛(中峰明本與元代禪宗)

中峰明本禪師生前為元代臨濟宗一代祖師,圓寂後被尊稱為“江南古佛”。

簡介

江南古佛(中峰明本與元代禪宗) 江南古佛(中峰明本與元代禪宗)

中峰明本(1263—1323),俗姓孫,號中峰,法號智覺,西天目山住持,錢塘(今杭州)人。

明本從小喜歡佛事,稍通文墨就誦經不止,常伴燈誦到深夜。24歲赴天目山,受道於禪宗寺,白天勞作,夜晚孜孜不倦誦經學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賜號“廣慧禪師”,並賜謚“普應國師”。憩止處曰幻住山房。

宗師

峰明本禪師是元代最為傑出的高僧 。  元朝是蒙古人入主中國的唯一朝代,更是北方遊牧民族第一次全面統治中國的時代。這給以儒家文化為背景,以農業生產為基礎的中國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衝擊。蒙古人尊奉藏傳佛教,對漢地佛教原本沒有多少敬意,可恰恰是蒙古族的皇帝,卻前後數代,先後多次對中峰明本禪師表示禮敬。元仁宗為太子時,就尊明本禪師為“法慧禪師”,即位後,又贈明本禪師為“佛慈圓照廣慧禪師”,又賜金襴袈裟;元英宗時,又賜金襴僧伽黎衣;明本禪師圓寂後,元文宗又追謚為“智覺禪師”,塔號“法雲”;到了元順帝初年,更冊封中峰明本禪師為“普應國師”,並敕令將其三十卷的語錄與文集收入佛教大藏經中。而王公貴族,文人士大夫更趨之若鶩,不分權貴均拜入明本禪師門下。

中峰明本禪師所獲得的榮譽和地位,可以說達到了唐朝以後四百年間漢族僧人從未有過的高度,這是為什麼呢?而這一切,竟又與中峰明本禪師本人格格不入,他對此不屑一顧,唯恐避之不及,避之不遠,這又為什麼呢?

偉大的歷史人物,必有其獨特的眼界和胸懷,也有其獨特的生活歷程和個人人格的魅力,當然還有相應的歷史條件和文化背景。唐代佛教內諸宗兢榮、宋代禪宗一枝獨盛。榮盛的是表層的文化現象,真正導演出這一切的得道高僧,卻如老子所描述的那樣:作焉而不為,功成而不居,竟完全超然於這些成就之上。

禪宗發展到宋代,由於朝廷和士大夫的尊信,使禪宗從唐五代時的山林進入了廟堂,五山十剎及天下叢林的興盛,帶動了禪文化的全面繁榮。而這種繁榮,恰恰又使禪宗陷入了矛盾和困境之中——這與“不立文字,頓悟成佛”的禪宗本質難以相容,文字禪的興起,必然與單刀直入,真參實悟難以協調。與士大夫們一起低吟淺唱,在廟堂上為人君祝聖祈年,畢竟不是幽寂獨朗的禪光本身。蒙古人滅宋,也一舉滅掉了眾多禪師和士大夫那雍容雅致的禪意,帶來的卻是血與火的洗禮。

在這國破家亡,精神無寄之時,中峰明本禪師以其精純清澈的禪悟,犖确不凡的風骨氣節和離世出塵的文風,振奮了一代士大夫失落的心,為走入窮途的禪宗開啟了一方新的天地,贏得了中國僧人和士大夫的尊崇,也贏得了蒙古貴族乃至元朝皇帝的尊崇。

明本大師的老師高峰原妙禪師,是一位通古今之變的高僧,他首革宋代禪宗積弊,不住寺廟而隱居山林,先後在浙江湖州的雙髻峰和餘杭的西天目山庵居二十餘年。特別是在西天目山獅子岩築“死關”獨居,十七年足不出戶,行頭陀之行,一掃宋代禪宗的富貴和文弱之氣,令天下叢林耳目一新。

明本禪師是高峰禪師門下最傑出的弟子,高峰禪師示寂時,明本禪師已是一代宗師。對於官府和各大叢林的紛紛迎請,明本禪師東走西避,在近三十年的歲月中,流離無定。他常常以船為居,往來於長江上下和黃河兩岸,亦或築庵而居,皆以“幻住庵”為名,聚眾說法。當時的文壇領袖如趙孟頫、馮子振等,無不拜歸於明本禪師門下。明本禪師與高峰禪師一樣,畢生以清苦自持,行如頭陀,雖名高位尊而不變其節,風骨獨卓,眾望所歸,被尊之為“江南古佛”。

在禪法的傳授上,中峰明本禪師繼承了五祖法演禪師——大慧宗杲禪師——高峰原妙禪師一路的“話頭禪”,以苦苦逼拶,時久功成並傳授禪宗心法的方略,呵斥盲棒瞎棒一類的狂禪及文字禪,清冷孤硬,不近人情,故其得法者如天如惟則、千岩元長等禪師皆銅頭鐵額,享譽中外。千岩元長禪師又傳法於萬峰時蔚禪師,明本一系,遂成明清兩代中國禪宗的主流,如今禪宗叢林,無不是中峰明本禪師的後世兒孫。

蒙古人本信藏傳佛教,雲南(元以前為南韶、大理,立國五百餘年,不歸唐宋版圖)唯有南傳佛教,因明本禪師之力,禪宗方流布於蒙古、雲南,並出現了一批禪宗高僧。

明本禪師在世之時,影響就遍及海外,朝鮮、日本、越南等國的眾多僧人均前來參學。朝鮮國王、元帝駙馬王璋親自歸拜於明本禪師門下,明本禪師的禪法,對日本足利時代有著相當的影響。

明本禪師有語錄、詩文若干,大部分被收入了《天目中峰和尚廣錄》三十卷和《天目明本禪師雜錄》三卷之中。其語錄和文集,表現出他的深悟、睿智和學問,為明清習禪之人所必讀;他的詩偈,也多達千餘首,表現出他的風骨、靈異和清淡的佛教“隱士”情懷。特別是他的那一百零八首懷淨土詩和一百首梅花詩,不論對禪宗還是淨土宗,都是一筆獨特和絕佳的文獻。

成就

明本能詩善曲,在文學上有相當造詣,尤其表現在作詩方面。當時元代著名的散曲家馮子振名極一時,對明本意頗輕視。明本與書法家趙孟頫一起拜訪馮。馮出示《梅花百韻詩》,明本接過一覽,當即“走筆和成”,並出示自己所作的《九言梅花歌》。馮子振閱罷大服。從此兩人成了至交。明本擅書法,手書遺蹟留院中者甚多。明代陳繼儒在《書畫史》中稱明本“書類柳葉,雖未入格,亦自是一家”。延祐二年(一三一五)書《妙法蓮華經冊》。卒年六十一。又故宮博物院藏有其至正四年(一三四四)書《喬松疎秀七言詩軸》。如以此推之,卒年當在八十外。不少真跡當時由日本留學僧帶回,現珍藏在日本。事跡還收錄於《松江志》、《石渠實笈續編》。

附錄

作者:紀華傳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1

定價:¥26.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對元代禪宗最有影響的人物——中峰明本的研究,力圖揭示出蒙古統治下江南禪宗的特點,有助於深化對元代佛教史的研究。

本書注意巨觀研究與微觀研究相結合,重視歷史學、文獻學與思想等方法的綜合運用,將明本置於中國禪宗發展史的大背景中加以考察,對明本與元代禪宗進行了全面的研究。

作者簡介

紀華傳,1970年生,山東即墨人。1994年本科畢業於武漢大學。2000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專業,獲哲學碩士學位。2004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哲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佛教研究中心副秘書長。主要研究方向是禪宗與中國佛教。在《世界宗教研究》、《佛學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二十餘篇。

圖書目錄

序言

導言

第一章元代社會政治文化與江南禪宗

第一節元代的佛教政策與社會文化

一 從成吉思汗多元平等到忽必烈教派差別的宗教政策

二 元朝對佛教的尊崇、管理及其弊端

三 儒釋道三教關係

四 漢傳佛教各宗派

第二節元初的崇教抑禪政策與江南禪宗

一 教禪廷辯與崇教抑禪

二 江南禪師對元朝統治的抵制

三 江南禪宗的分化與衰落

附:元代江南禪宗法系簡表

第二章中峰明本的生平行履

第一節早年事跡與佛法因緣(1263—1281)

第二節跟隨高峰原妙禪師出家與參學(1282—1295)

一 初見高峰原妙

二 出家與參學

第三節住幻住庵,勵志修習頭陀行(1296—1303)

一 吳山雲居禪庵

二 弁山幻住庵

三 平江幻住庵

第四節隱遁于山林江河,拒絕住持禪宗名剎(1304—1313)

一 初次住持師子禪院

二 平江順心庵與廬州六安山

三 拒絕住持靈隱禪寺

四 提倡十方選賢,批評“以院易嗣”之弊

第五節晚年弘法天目山,名聞於天下(1314—1323)

一 西天目山幻住庵

二 丹陽大同庵

三 皇帝及王臣之尊崇

四 一代祖師入寂

第六節明本與元代禪師的交往

一 原妙弟子斷崖了義與布衲祖雍

二 祖先系虛谷希陵等禪師

三 崇岳系、之善系及居筒系禪師

第三章明本的主要著述

第一節《中峰和尚廣錄》的主要內容與文獻價值

第二節《中峰和尚廣錄》的版本與流傳

一 《中峰和尚廣錄》主要版本

二 頒賜入藏與《普寧藏》的刊刻

三 明初吳山雲居禪庵的重刊

四 《磧砂藏》本《中峰和尚廣錄》略辨

第三節《明本禪師雜錄》及其他著作

一 《明本禪師雜錄》的主要內容與文獻價值

二 《幻住庵清規》的重要內容與民眾信仰

三 《三時繫念》與淨土修行儀軌

第四章明本的看話禪與工夫論

第一節看話禪的淵源及明本提倡看話禪的原因

一 明本對傳統禪法流弊的批評

二 看話禪的含義與思想淵源

三 明本對話頭之簡別

第二節明本看話禪的主要內容與禪法特點

一 看話禪的前提:“參禪無秘訣,唯有生死切”

二 覺悟的根本:“靈知心體,離言說相”

三 修行的方法:“不起第二念,即是疑情”

四 “道在目前,不離聲色”與平常心

第三節“參則真參,悟則實悟”的工夫論

一 妄解情見與徹悟正見

二 “禪不離心,心不離禪”

三 “禪不在坐,亦不離坐”

第五章明本的禪淨一致與禪教會通思想

第一節明本的禪淨一致思想

一 對彌陀淨土信仰的提倡

二 勘辨“四料揀”,提出“禪即淨土之禪,淨土乃禪之淨土”的禪淨融合明本的思想

第二節明本的禪教會通思想

一 禪教會通思想的歷史回顧

二 明本論禪與教之差異

三 以“一心”會通禪教

第三節對禪門五宗與佛教各派的融合

一 論禪門五家宗旨

二 論佛教四宗要旨

第四節小結

第六章明本的法脈傳承及其影響

第一節明本的嗣法弟子千岩元長

一 明本的法系傳承及主要嗣法弟子

二 千岩元長生平及其禪法

第二節明本嗣法弟子與元代雲南禪宗

一 元代雲南佛教概況

二 玄鑒禪師與元代雲南禪宗的再傳

三 玄鑒等雲南禪師的禪法思想

附:《太華山佛嚴寺無照玄鑒禪師行業記》

第三節明本與日本人元求法禪僧

一 元僧東渡與日僧入元

二 參學與嗣法於明本的日本禪僧傳略

三 明本的嗣法弟子與日本幻住派

第七章佛法金湯:明本與元代士大夫

第一節明本與趙孟煩的佛學因緣

一 趙孟頫的生平簡介

二 趙孟頫與明本的交往

三 趙孟頫與中峰和尚書札的主要內容與文獻價值

第二節明本與馮子振等士大夫的交往

一 明本與馮子振的詩文酬唱

二 明本與元代其他士大夫

第三節明本與高麗忠宣王王璋

一 高麗忠宣王王璋與佛教

二 王璋與明本的書信問答

三 王璋登天目山問法與嗣法

第四節明本的德行與外護的力量

附錄一文獻資料

(一)明本傳記資料:《中峰和尚行錄》、《智覺禪師法雲塔銘》、《普應國師道行碑》、《普應國師舍利塔記》

(二)《懷淨土詩》一百八首、《天目山賦》

(三)和馮海粟《梅花詩百詠》

(四)跋語:《蓮宗寶鑑跋》、《一山國師語錄跋》

(五)趙孟頫致中峰和尚書札

附錄二中峰明本年譜簡編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