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陵園位於城西虎頭寨中,依山傍水。進入園內,仰面鮮花翠葉叢中的烈士陵墓莊嚴肅穆,墓前花崗岩紀念碑鐫刻有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朱良才的題詞:“英雄烈士永垂不朽”。從烈士陵墓拾級而上,虎頭山巔的烈士紀念塔巍然屹立,雄偉壯麗。但見青山綠叢中,四方形的漢白座基,形態勻稱、端莊豪放;赫然聳立的塔身平面呈五邊形,造型別致,獨具匠心。碑的正面,“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鑲金大字,雋永、蒼勁,為原汝城縣委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副部長唐天際的手書行體。塔的上端,重檐五角攢尖頂,深檐碧瓦,接
天襯日。
沿著塔內螺旋梯向上攀緣,汝城城貌一覽無餘。
城內,城櫓市廛,滄桑巨變;城外,群山綿亘,江山依舊。
汝城地處湘、粵、贛三省交界邊際,史稱“內為衡(陽)寶(慶)門戶,外扼贛粵咽喉,有高屋建翎之勢”。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在這裡,迴蕩過黑風洞羅世傳瑤民的人喊馬嘶。也是在這裡,曾騰起過太平天國石達開轉戰贛湘的曼天塵土,浩森煙波!這裡飲過戰馬、下過矢雨,灑過勇士們殷紅的鮮血……
革命戰爭年代,中共中央曾決定以這裡為中心發動秋收起義;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裡留下了光輝的足跡;紅軍長征的隊伍踏遍了這裡的綠水青山。
英雄的土地哺育了英雄的人民。1926年6月,建立了中共汝城支部,從此開創了汝城歷史的新紀元。“馬日事變”後,在白色恐怖下,堅持農民運動八十六天,是全省堅持農民運動時間最長的縣。在反動派的血腥鎮壓中,汝城黨組織創始人朱青勛、首任縣婦聯主任朱春榮和一批農軍戰士捨身赴難。但是,革命先輩們並沒有嚇倒,他們投湘南暴動烽火,建蘇區紅色政權;支援井岡山鬥爭,堅持三年游擊。紅三十五軍軍長鄧毅剛、工農革命軍第二師第一團團長何舉成、縣蘇維埃政府主席朱忠良等一批英烈兒女壯烈犧牲。八年抗日戰爭期間,汝城人民戰疆場、衛桑梓,拒日寇於縣境之外,一批抗日英雄為國捐軀。三年解放戰爭中,二千健兒投身武裝鬥爭,辟汝城為湘粵贛邊游擊根據地,又一批壯士血染青山。革命勝利後,在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的偉大事業中,一代新人丹心許國,勇於獻身。他們甘灑熱血化長虹,永留浩氣震環宇,他們的業績驚天地、泣鬼神。
據《汝城縣革命烈士紀念碑誌》載:“為緬懷犧牲在各個時期的汝城英烈,緬懷各地捐軀於汝城的英雄戰士,緬懷歷史上反抗封建壓迫和外來侵略的志士仁人,特建此碑,永昭後世”。
革命烈士紀念塔揭幕儀式在公元一九八六年八月廿六日隆重舉行。
烈士業績昭日月,紀念豐碑慰英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