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市殘疾人聯合會

汕頭市殘疾人聯合會

汕頭市殘疾人聯合會,於1990年4月成立,它代表殘疾人共同利益,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團結教育殘疾人,為殘疾人服務。

主要任務

代表殘疾人的共同利益,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團結教育殘疾人,為殘疾人服務;承擔汕頭市政府委託的任務,開展殘疾人工作;動員社會力量,發展殘疾人事業。

歷史沿革

◎1990年04月:市殘聯成立,為市民政局下屬副處級單位

◎1992年11月:單列為副處級單位

◎1999年08月:升格為正處級單位

◎2013年04月:由事業單位規範為民眾團體,機構級別和人員編制不變

機構設定

汕頭市殘在線上關設4個職能科室,下設殘疾人活動中心、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殘疾人康復中心(殘疾人輔助器具輔助中心)、盲人按摩指導中心、殘疾人文化體育管理中心和特殊教育學校等6個基層事業單位 。機構設定如下圖所示:

市殘在線上構設定結構圖

汕頭市殘疾人聯合會 汕頭市殘疾人聯合會

汕頭概況

汕頭市地處粵東沿海,是全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之一和著名僑鄉。全市總面積約2064平方公里,轄6區1縣(金平、龍湖、澄海、濠江、潮陽、潮南區和南澳縣)。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2010年汕頭戶籍人口539萬人。2014年汕頭市GDP為1716億元,在廣東省排名第12位。

殘疾各類比例

根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汕頭市現有殘疾人21.84萬人,占總人口4.42%。其中視力殘疾43281人,聽力殘疾32641人,言語殘疾2840人,肢體殘疾53200人,智力殘疾10640人,精神殘疾27660人,多重殘疾48241人。

汕頭市殘疾人聯合會 汕頭市殘疾人聯合會

工作情況

2004年,汕頭市被授予首個“全國殘疾人工作示範城市”光榮稱號。近年來,為擦亮“示範城市”牌子,使工作成果惠及更多殘疾人,汕頭市殘聯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建設“幸福汕頭”的戰略構想,從謀求全市21.85萬殘疾人的福祉出發,全力以赴推進殘疾人事業各項業務得到快速發展。

康復

平均每年全市各級殘聯約為2萬餘人次殘疾人提供了不同程度的康復服務,全面完成各項康復任務指標,形成獨具汕頭特色的工作亮點。2009年在廣東省率先設立“精神病防治救助基金”,為全市貧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費住院治療和免費社區服藥救助。至2011年12月底為止,共有2654人/次貧困重性精神病患者得到免費住院醫療救助;4181名精神病人長期在社區精防點免費診治領藥,大大減少了精神病人肇事肇禍發生。汕頭市精防工作幾項主要指標均優於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肇禍率僅為全國水平一半。2011年6月,中國殘聯會同公安部、民政部、衛生部及劍橋大學等國內外一批專家學者專門蒞汕,召開“十二五”精神殘疾康復工作研討會;2011年9月,汪洋書記蒞汕調研,稱汕頭精神病救助具有“較成熟的治療理念和管理模式”。2011年汕頭市進一步加大投入,在全省較早設立“殘疾人醫療康復救助基金”,通過政府規範性檔案形式,推動全市貧困殘疾人醫療康復救助實現初步全覆蓋。救助對象以貧困精神病患者為主體,增加0-6歲貧困殘疾兒童、貧困白內障患者及有輔具需求的貧困殘疾人;同時,探索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對民辦殘疾人康復服務機構進行實名制補助。據統計,2011年全市共實施白內障復明手術7214例,其中開展“百萬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為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施行復明手術1000例,市殘疾人醫療康復救助基金依託定點醫院開展免費復明手術551例,取得良好社會效益。同時,康復服務設施建設水平實現新提升。汕頭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先後被授予“中國殘聯貧困聾兒助聽器搶救性康復項目定點驗配機構”、“廣東省助聽器項目定點訓練機構”和“廣東省人工耳蝸項目定點訓練機構”,目前是粵東地區殘疾人康復工作示範視窗。2010年以來,市殘聯先後通過擔當主管部門、推進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扶持設立7家民辦康復機構,目前在訓約160人,有效地彌補政府力量的不足。

汕頭市殘疾人聯合會 汕頭市殘疾人聯合會

近五年接受免費住院治療精神病人數:

就業

近年來主要通過三項措施推進殘疾人就業工作。一是建章立制,保障殘疾人合法勞動權利。2006年,汕頭市政府出台《汕頭市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實施細則》,2007年,市政府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工作的意見》(汕府〔2007〕129號),進一步強化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政府行為。二是實施培訓與服務。舉辦多種形式就業技能培訓班,建立每年舉辦殘疾人就業招聘會專場制度,建立就業信息資料庫、加強就業指導、主動與保障金年審用人單位推介,積極創造條件做好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和安置工作。三是依法徵收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工作。2010年市政府成立就業保障金地稅代征領導小組,整合地稅、財政等部門力量,協調解決殘保金地稅代征工作中存在問題。保障金徵收工作打破了原來多年徘徊不前局面,連續實現快速增長。2011年汕頭市首次明確殘保金中市、區(縣)分成辦法,建立統籌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因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帶來的殘保金徵收差異性較大的問題。

扶貧解困

落實制度和臨時救助相結合,1999年開始實施重度殘疾人生活補助制度,為市區列入低保線後生活仍有困難的611名重度殘疾人發放每月50元的生活補助金。2011年汕頭市將救助對象擴大至全市符合條件的6400餘名極重度(一級)殘疾人,同時提高補助標準至每月每人100元。從1994年開始,市殘聯每年都實施為殘疾人辦實事,近年來規模逐步擴大、範圍逐步拓廣、力度逐步加強,近兩年來共為281戶農村貧困殘疾人實施危房改造;為400戶“一戶多殘、老殘一體”特困殘疾人家庭發放特殊困難補助。另外,還包括對貧困殘疾人生活保障、康復醫療、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困難實施救助。

教育

形成了以普通學校隨班就讀、普校附設特教班為主體,以特教學校為骨幹的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格局。目前汕頭市有特教學校3所(即市聾啞學校、澄海區啟智學校和金平區存心學校),在普校附設特教班12個。2011年9月,為實現盲童義務教育“零”的突破,汕頭市殘聯開辦了明慧盲童基礎教育學習班,使17名盲孩子實現了在本市接受義務教育的願望。實施殘疾學生和貧困殘疾人家庭子女教育扶助政策,每年扶助300—400名殘疾人或貧困殘疾人家庭子女就學。1996年以來,汕頭市殘聯每年為考上大專院校的殘疾學生髮放一次性入學資助金,2011年為加大幫扶力度,擴大受惠面,把為考上大專院校的殘疾學生髮放一次性助學金改成每年發放,並把扶助對象擴大至貧困(低保)殘疾人家庭子女。2010年為17名當年考上大專院校的殘疾學生髮入資助金4.2萬元,2011年共發放資助金19.1萬元,惠及77名殘疾大學生或貧困殘疾家庭子女。

汕頭市殘疾人聯合會 汕頭市殘疾人聯合會

文化體育

汕頭市殘疾人聯合會 汕頭市殘疾人聯合會

汕頭市在全省首創了“培訓+就業+體育”為一體的殘疾人體育工作新路子,為國家培養輸送了一批優秀殘疾人文體人才。頗具潮汕鄉土特色的聾人舞蹈節目《紅頭船·潮鄉情》在08年全國殘疾人藝術匯演中獲一等獎,其主演史淑吟在2010年廣州亞殘運會上飾演了令人感動的聾啞女孩“珍珍”;享譽全球的舞蹈《千手觀音》中有汕頭市培養出來的聾人姑娘莊文潔,她是廣東省唯一入選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演員。殘疾人運動員吳茂順分別於04年、08年兩次奪得殘奧會舉重獎牌,為國家爭得榮譽;李拾是全國殘疾人羽毛球賽冠軍,陳坤雄羽毛球雙打自2000年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以來,已連續四屆奪得冠軍,現實“四連冠”。2007年廣東省殘疾人羽毛球隊落戶汕頭,5年來在全國各類賽事和廣州亞殘運會上共奪得12金、7

汕頭市殘疾人聯合會 汕頭市殘疾人聯合會

銀、7銅的好成績,受到廣東省殘聯的充分肯定和信任,2011年底廣東省殘聯將全省殘疾人舉重訓練基地也落戶到汕頭。

法制建設

汕頭市利用特區擁有立法權的優勢,制定了殘疾人相關的地方性法規,不斷促進殘疾人事業規範化、制度化發展。包括出台2個政策性檔案(汕市辦[2004]54號《關於進一步做好我市殘疾人工作的意見》、汕組通〔2004〕52號《關於加強殘聯領導班子建設和殘疾人幹部培養選拔工作的意見》)、修訂出台兩個政府令(市政府第88號令《汕頭市分散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實施細則》、市政府第102號令《汕頭市扶助殘疾人辦法》)、頒布實施了1個決定(汕發[2009]13號《關於推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決定》),使殘疾人需求通過政策和制度安排不斷得到滿足。

維權信訪

建立殘疾人法律援助中心,積極為殘疾人提供法律援助。堅持把民眾工作放在維權、維穩的重要位置。2010年底,汕頭市殘聯抽調專人成立信訪室,負責接待、協調解決殘疾人信訪問題,至2011年底一年來共受理殘疾人反映問題345件,來信來訪603人次。在全市交通整治專項行動中,汕頭市殘聯抽調人員組成14個工作小組,分別4次走訪慰問殘疾人營運者家庭,上門宣講政策,並幫助解決一些教育、醫療等具體困難。

宣傳

廣泛開展以殘疾人節日為主題的系列助殘活動,營造關心、尊重、理解和幫助殘疾人的社會氛圍。信息交流無障礙取得新進展,在市電視台開通了一周評述手語新聞節目;在市廣播電台開辦了“同一片藍天”殘疾人專題節目。在電視台、報紙不定期開闢殘疾人工作的專題報導,宣揚人道主義精神。為更好地服務廣大殘疾人,為殘疾人解難事辦實事,2012年1月汕頭市殘聯在新浪網開通了“汕頭殘聯”政務微博,發布助殘政策、服務資訊、殘疾人工作動態等信息,傾聽殘疾人朋友的呼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