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福橋[浙江寧海永福橋]

寧海北鄉古道上最古老的石拱橋。

梁坑始祖五福公為了管理獨山祖塋而遷居梁坑的汘西,所以祖堂、宗祠、祖產皆在溪西,大約在明末清初才有族人分遷定居。

寧海北鄉古道上最古老的石拱橋。

梁坑始祖五福公為了管理獨山祖塋而遷居梁坑的汘西,所以祖堂、宗祠、祖產皆在溪西,大約在明末清初才有族人分遷定居。

生於康熙五十八年的潘公曰源字其淵,配同庚鄔氏,乾隆廿七年,46歲的曰源公英年早逝,長子仁乾公字維綱年僅19歲,下有三妹一弟,弟維順號玉亭,年方7歲,一家六口男耕女織,生活艱辛,太夫人鄔氏仍然堅持招待因水阻滯留的客人,每當大雨後的黃昏,太夫人就要讓子女們去山皇堂招呼客人,不但要解決人們吃與住,而且要生火讓客人烘乾濕衣。

這樣年復一年,仁乾看到母親已逐漸衰老,招待來往過客倍加艱辛,考慮造一條石拱橋,這樣浩大的工程僅憑一家之力談何容易,由於全家一致同意,何況弟仁坤已長大成人,全家決定辛勤勞作,精打細算積聚財富,春秋耕作,冬夏尋找石材與木料。

乾隆五十七年,鄔太夫人病重垂危,囑咐兩子說:你們兄弟一定要同心協力造橋利人,現在要一如既往地招待水阻的過客。

母親過世後兄弟倆加倍努力籌集資金積聚糧食,到龍潭坑尋找石料,直到嘉慶十年(1805)選址在鱉岩潭頂,溪西是蔡家山的岩石作橋墩,但橋東在廟下卻是沙灘,何況龍潭坑的溪流從西沖入交匯,橋下又是深潭,這樣橋造成後,就被一場洪水沖塌了,兄弟倆望溪痛哭,但想起臨終囑咐,拭淚振志,籌劃重新開始,只能是夜以繼日辛勤耕作,好在當時耕地森林資源充足,全家人男耕女織克勤克儉,精打細算,又整整地籌備了十六年,即嘉慶二十五年(1820)經分析溪流,勘察地形,選在村上首的烏岩潭下,由烏岩作溪西橋墩的屏障,同樣忽視溪東橋墩的保護,大橋竣工通行,四鄉八村南北行人風雨無阻地在這條古道上通行。大概是好事多磨,或是天公有意考驗人的意志,第二年的一場洪水,新橋又坍塌了。不幸中值得慶幸的是倒塌的橋石皆散落於村前的溪流中,不像上次石頭不是沉入深潭就被急流捲走了。此時仁乾公已76歲,弟已65歲,歲月不待人,兩兄弟已沒有時間悲痛了。

立即收拾溪水上的木材與橋石,再籌集資金,兒孫們皆全力支持,僅僅用了三年即道光三年,兄弟倆仔細考測,反覆權衡,總結兩次失敗的教訓,因忽視東側橋墩的堅固,但溪水匯入曹坑溪後,在佛肚臍下又一個轉折,使溪水的衝擊力測重於東側,他們就選在山皇堂下,在稱作“眠駝飲水”的地方,正好有一塊岩石伸出作為東橋墩的天然屏障,全家竭盡全力,籌集所有的資財以破釜沉舟的決心,竭盡殘年的全力進行第三次造橋,竣工時拆除橋下的木架後,仁乾公端坐於橋下說:如果再要倒坍,就讓我壓死在橋下吧!

此後每當山洪大水時,他就衝到橋邊看著,決心與橋共存亡。直到道光十二年(1832)公89歲,弟78歲,同年相繼去世。

現在整個東村全是他倆的子孫,印證了:“萬事皆空善不空。”橋命名“永福”,意為永遠造福於行人,此後仁家公在貓嶺支流造一條小橋,命名為“東福”,又在奉化的流梁坑造了一座名為“西福”,在這條古道上三座福橋徹底解決了騾馬行人的順利通行,源源不斷的南北貨交流促使內地的商業繁榮與經濟發展。

當年驢騾馬邦、人群結隊繁忙的古道僅留下大小貓嶺到烏店約三公里的一段比較完整,其餘尚有嶺徐嶺到上橋棚,牌門舒到花心崗,杉木嶺到龔源,斷斷續續的幾段,卻已被荊榛蘆葦所掩蔽。永福橋到一九六七年才光榮退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