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東關橋

永春東關橋

又稱"通仙橋",飛架在永春縣東關鎮東美村的湖洋溪上。東關橋始建於南宋紹興十五年(公元1145年),是閩南絕無僅有的長廊屋蓋梁式橋,全長85米,寬5米

簡介

東關橋又稱“通仙橋”,位於福建省永春縣東關鎮東美村的湖洋溪上,歷來是交通要衝,為閩中、南往返的必經之地。東關橋始建於南宋紹興十五年(公元1145年),東關村在永春縣東關鎮東美村的湖洋溪上,民間盛傳此處觀音十分靈驗,建橋後年年香火不斷,故又名通仙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該橋始建於南宋紹興十五年(1145年),清光緒元年(1875年)復建,民國18年(1929年)里人李俊承母子重修。該橋較完整地保留宋代橋樑的建築特點,為福建少見的長廊屋蓋梁式古橋。泉(州)永(春)公路通車以前,這裡是大田、德化、永春通往泉州的必經之地。
橋長85米,寬5米,用輝綠岩和特大木料構築,有二台、四墩、五孔。墩呈船形,用石條逐層丁順配搭,互相疊壓而成,兩頭俱作尖形,以分水勢;墩下以大松木作臥樁,承載整座橋樑,古稱“睡木沉基”,枯水時水清木現;墩上用巨石疊成三層支架大梁。每個橋孔都由22根長16~18米的特大杉木作梁鋪設成上下兩層。上以磚石砌牆,用木料做柱檁、橋板、護欄。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為防止雨水浸蝕橋板及供行人歇腳,在橋上建造20間木屋,屋架、椽角和兩篷都是木隼結構;正德三年(1508年),在橋上“砌磚為路,列椅兩旁”,並在橋頭用地產粘土青瓦搭蓋雨遮。1963年,為加固橋樑,增置倒吊梁和四道雨篷。
橋第三墩處辟一壁龕,龕額書“觀自在”,石刻楹聯為:“幸指迷津通覺岸,願瞻佛日蔭慈雲”;“香閣峙中流,萬眾恆河自在;慈燈懸彼岸,千年般若常明”,供奉觀世音佛像。龕下有青石雕刻的雙獅戲球、荷蓮花卉,雕工細膩。第二墩上設有“金壇”,供善男信女供奉香火之用,其石雕麒麟也很精緻。
橋西還存有清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東關大橋序》碑刻和光緒元年(1875年)知州翁學本書寫的《古橋通仙》木匾。是閩南絕無僅有的長廊屋蓋梁式橋,全長85米,寬5米,共六墩五孔兩台,橋基採用“睡木沉基”,船形橋墩以上部分為木材構造,技藝之精湛,構造之奇生特實屬罕見。現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被載入《中國名勝詞典》。

傳說

宋朝時候,有一泉州府官到永春桃溪巡遊,當船到此,只見岸上風光旖旎,景色秀麗,可惜東西兩邊隔著湖洋溪,只靠1條渡船,極不方便。於是,他下令縣官在1年裡架設1座橋。縣官的總管家馬用負責建橋,馬用仗勢欺人,趁機強征暴斂,搜刮民膏。正好這一年遇上旱災,田園顆粒無收,民工無心建橋。眼看期限已近,建橋毫無進展,這時,一位拄著方竹拐杖的老人出現了。老人巧布機關,使馬用付出了大米5000擔,銀子1.5萬兩,從而及時建成此橋。大橋建成後,老人踩著一朵白雲從橋上通過,向泉州府飄去。人們傳說這位老人是神仙,因此把這座橋叫做通仙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