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鹽場

採訪中,回憶永強鹽場的輝煌歷史,兩位老鹽務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灰曬”是一種傳統的曬鹽方式,已有幾百年的歷史。 曬鹽,永嘉場的曬鹽歷史,卻難尋文字記錄。

永強 因永嘉鹽場得名
早在東周,就有甌人煮海為鹽的記載。據《唐書·食貨志》載:“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鹽監院。”“肅宗乾元年(公元758年),變鹽法,……劉宴上鹽法……置永嘉等十監。”這說明由於屏山襟海的地域優勢,在唐代永嘉鹽場就已成為全國十大鹽場之一。另據《溫州市志》卷三十六《鹽業》載:“宋大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設密鸚(今屬玉環縣)、永嘉等鹽場。”至宋代,形成永嘉、玉環、樂清、瑞安、平陽五大鹽區,一直延續到新中國成立初期。
王光蘊萬曆溫州府志》卷五《食貨·鹽課》道:“舊額(指弘治間,1488-1505)辦鹽6745引(每引400斤)331斤(合1349噸),每丁分與沙坦一畝,仍官給鐵鍋牢盤一口及山、盪樵採,以資耕煎。”此外,官府對成品按每引給工本米一石(50斤)的標準予以收購,同時免除灶戶各種雜役,刺激了鹽業生產。王叔果在《英橋王氏族譜》中寫道:“邑之里一至五都,居氓鱗比為灶,而辦鹽業丁數獨位於他場……沙坦延袤數百里。”可以想像,明朝永嘉鹽場鼎盛時是何等的繁華。
據史料可知,永嘉鹽場不僅是溫州最早的鹽場,也是全國古代重要的鹽場之一,對溫州的經濟、文化發展都產生過一定的影響。如今的溫州市龍灣區永中一帶俗稱永強,便是從永嘉鹽場、永嘉場等名稱沿革而來。
新中國成立後,永嘉鹽場再度煥發青春。1958年,稱國社合營永強鹽場,1962年體制改革後稱永強鹽務管理所,專門負責永強地區的鹽務收購和對鹽民的技術指導。至上世紀七十年代,因流“灘曬”的普遍採用,鹽場面積大幅增加,最多時有鹽灘3000多畝,從事曬鹽的鹽民2000多人,海鹽年產量達7000多噸,永強鹽務管理所收購的本地鹽當時達到一個高峰,在那以後逐年下降。
在採訪過程中,筆者能深切感受到永強鹽場昔日的盛況,可在今天永強的灘涂上,已找不到鹽場點滴的影子。原先南至永強與瑞安梅頭(現龍灣區海城街道)交界處,北至永強機場大片大片的“鹽坦”,如今已是高樓林立的濱海園區;東海大堤內七間二層樓房和九間房大倉庫的原永強鹽務所,毀於1994年17號超強颱風,今已蕩然無存;永興街道萼芳村原鹽官衙門(明朝鹽官辦公用所)的遺址,現改建為菜場和超市;據說過去建有許多鹵池和鹽灶的七三村“鹽灶路”,曾是鹽民燒鹽的集中地,現也只徒具虛名。筆者驅車在“永嘉鹽場”的大地上行駛,卻找不到它的“絲毫痕跡”,有時簡直讓人懷疑永嘉鹽場的存在,這更讓接受採訪的幾位鹽場老工作人員唏噓不已。
關停 是強颱風惹的禍
提起永強鹽場的關停,1988年調任甌海區永強鹽務管理所所長,親歷鹽場關停過程的陳玉棟稱是“強颱風惹的禍”。確實,1994年8月21日第17號超強颱風襲擊永強,使永強沿海24公里堤塘全線崩潰,沿海村莊全部被淹。永強受災村莊170個,受淹人口26.3萬人、死亡175人,農田受淹14萬畝,晚稻絕收5.5萬畝,直接經濟損失17.02億元。這場讓人記憶深沉的超強颱風,使永強鹽場的“鹽坦”全部受淹,淤泥滿積,無法修復,只得關停。現已71歲高齡的陳玉棟老人透露:其實1993年的幾次颱風已嚴重影響鹽場,使鹽場處於半停產狀態,自己當時也曾打報告給政府部門要求關停,只是未被批准。1994年9月,甌海區永強鹽務管理所經批准撤銷,其工作人員併入甌海區圍墾指揮部,標誌著延續1000多年的“永嘉鹽場”正式退出歷史舞台。
於永強鹽場的關停,曾任鹽場會計長達23年的陳繼棣認為除了超強颱風外,永強鹽場生產條件差,海水濃度低,降雨量偏高,使得永強鹽場的鹽質量難以提高,加上其勞動生產率低,鹽場面積小,鹽民收入低,一直形成不了規模優勢,這些也是導致永強鹽場關停的原因。因此也可以說是永強鹽場自身原因造成的關停。
古語說“天下之賦,鹽利居半。”鹽稅是歷代政府的重要財源,是國家的“專賣商品”和“特種行業”。雖已退休卻仍在龍灣區永興街道發揮餘熱的陳繼棣給我們算了一筆經濟賬,當時成鹽收購價每百斤僅為2元多,食鹽銷售價卻高達每百斤10元左右,其中的差價7元多作為國稅納入國庫,那自然是不菲的收入。可見政府當時作出的關停決定,是不得已而為之。
採訪中,回憶永強鹽場的輝煌歷史,兩位老鹽務自豪之情溢於言表。談到鹽場關停的感受,他們的目光頓時黯淡了許多。陳玉棟老人激動地說:“那怎是一個心痛了得。我們很多工作人員、鹽民是與鹽場共同成長的,當時大家都把鹽場當寶貝疙瘩似的。每年7月至10月鹽務忙時,我們吃住都在鹽場,忙於催鹽民繳鹽、收購成鹽、統計上報等,根本無暇顧及家裡,可大家並無怨言。我們永強鹽場因歷史悠久,任務完成得好,經常受省里表揚。我就在全省表彰大會上領過幾次獎呢!”
曬鹽 人們永恆的記憶
在永強,50歲以上的很多農民都曬過鹽。1962年永強鹽場體制改革時,鹽場承包給大隊,是每個大隊的主要副業。筆者走訪多處“老人文化娛樂中心”時,一提起永強鹽場,老人們津津樂道,大多數老人均稱自己曬過鹽,對於曬鹽的工序如數家珍。
永嘉鹽場的“鹽坦”就建在永強大片灘涂上,一個個長方形的“格子”,用條石砌成或灘泥築成,面積常在100~120平方米,像一塊塊明亮的鏡子,清晰地映照出如洗的碧空。早先的“鹽坦”結晶區用“缸爿”鋪就,像一塊塊亮麗的碩大龜甲,間雜其中,後改用特製黑色塑膠薄膜作底,黑色塑膠薄膜吸光能力強,蒸發量高,下雨時又可覆蓋,一舉兩得。
鹽最早都是手工生產的,作為海鹽生產的一種原始方式——曬鹽,這種手工方式一直流傳了下來。新中國成立前後,永強鹽場採用的都是“灰曬”,因“灰曬”消耗體力大卻產量低,1965年在天河公社五三大隊和海濱公社康一大隊近100畝“鹽坦”上試點“流灘曬”,上世紀70年代起“流灘曬”得到普遍推廣,永強鹽場的絕大部分“鹽坦”改建後均採用此種方式曬鹽。
“灰曬”是一種傳統的曬鹽方式,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它採用的原料一般為草灰,將一堆堆的草灰置於“鹽坦”上,待揚水10分鐘左右,扒開草灰,曬至太陽下山,再把草灰掃攏成堆。如此重複,幾天后就可將換下來的草灰移至鹵池,用海水淋洗,再把淋洗下來的滷水(含鹽濃度20%左右)挑至結晶區,七八月時大致曬一天即可成鹽。
後來採用的“流灘曬”,相比較就輕鬆多了。一支“流灘”分成蒸發區和結晶區兩個部分,兩部分之間面積比例一般為9:1,蒸發區又劃為8~9格,每格之間依次落差8厘米~10厘米。在第六、第七格和第七、第八格之間往往還建有鹵池,備有蓋子,以防下雨之用。海水從儲水池中引入後,經過蒸發區幾天的“灘曬”後,自然就流到了結晶區,成了濃度高達20%左右的滷水。“流灘曬”改革了傳統曬鹽方式,體力消耗明顯降低,受到了鹽民的歡迎。
“打花”是曬鹽過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結晶區滷水曬至中午,水面上往往漂浮著一簇簇白花花的結晶物,像一朵朵盛開的蒲公英,這就是開始成形的鹽花。“不能讓這些鹽花過早地結晶,可用木製的鹽耙或掃帚絲為工具打散它們,這樣格子裡的蒸發才能均勻,鹽的水分也就會少些。‘打花’是為了提高產量。”陳繼棣如是說。
每年的秋季天氣好,是產鹽的黃金時節。曬過鹽的農民回憶著過去的經歷說:“每天清晨,太陽還在地平線下,我們就已起床,按照天氣狀況,放滷水進結晶區,放儲水池中的海水進蒸發區,下午還要及時‘打花’,及時將成鹽掃攏,送繳鹽務所,那可辛苦兮辛苦呢。”對他們來說,最幸福的莫過於將完成收繳任務之後的成鹽挑回家食用,“白花花的都是鹽,看著心裡就樂,200多斤的擔子一點也不覺得重,說說笑笑間就到家了。”很多鹽民都說自己有這樣的挑鹽經歷。
“是啊,那時在廣闊的永強灘涂上,一格格鹽坦緊挨著,如梯田,如明鏡,如寶石,溫暖著鹽民的心田。那時只鹽務管理所有一部電話,有事情通知各大隊都要騎腳踏車轉上半天。每天下午四五點,小船載著鹽,板車推著鹽,鹽民挑著鹽,鹽務所倉庫門前擠得人都轉不過身來,雖忙碌辛苦可又多么令人興奮啊!”陳繼棣掐滅了香菸,又嘆息著說:“可現在的年輕人又有多少人了解曬鹽,又有多少人知道永嘉鹽場的這段歷史呢?”
永嘉鹽場的輝煌歷史將永遠珍藏在人們的記憶中,歷史也將記錄這段美好的記憶。
曬鹽,永嘉場的曬鹽歷史,卻難尋文字記錄。
曬鹽文化,一段值得我們去挖掘的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