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竹嶺古道

茅竹嶺古道

茅竹嶺古道位於瑤溪鎮白樓下村西狀元鎮茅竹橋東面,海拔高約100米,因過去嶺多植茅竹,故名。據清光緒《永嘉縣誌》載,茅竹嶺又名丁公嶺,宋代八行丁廉夫所居,有禪寺。康熙初年築城駐防。是溫州海防基地。嶺徑條石板結構,是永嘉場通往溫州城內主要通道。

人文歷史

嶺(路)由白樓下太陰宮門前張老祠宮丁仙嶺上山,石板路22米寬(南側下面為水泥路,可通車)步行上坡止大平台為185步階梯,經平山寺,茅川精舍(嶺北),性空亭,緣起亭(嶺南),西行狀元茅竹橋方向止,海軍營房,機場大道公路隧道。嶺(路)石條長1.8-2米,石階30-45公分,雖年久常修補缺,但每走一路段,還有些舊石階下刻著一個一個精緻的花紋圖案。石階下的青綠小草,還有那小小黃花,一起裝點著精緻的圖案花紋。茅竹嶺的景觀,以茅川觀日出,平山寺鐘聲,和茅川竹韻等。

茅竹嶺古道茅竹嶺古道

亭(路亭)茅川精舍:路至茅竹嶺坪,坐北朝南,三間磚木結構。茅竹精舍(茅竹嶺平)有藝文“座中古物多仙意,窗外青山似世情”“種竹栽花自雅處。明窗淨几絕塵緣”。側有古井一口,當年供路人飲用,因山體緣故,今無水,現舍前有人工修建水井,茅山兩地村民有健身者順便取水帶家。坐南朝北有近年新建的“性空亭”,“緣起亭”。兩亭中間設立石圓盤柱,莊嚴威氣,一大景觀。“茅竹山涼亭”位於龍灣區茅竹山北側山腰海軍基地營房內,供軍人乘涼。北向視野廣寬,可觀甌江口全景,晚清時是扼守東甌大門險要之地,有報警設施。
平山禪寺位於狀元鎮茅竹嶺北坪,建於清嘉慶元年(1801)。因寺在茅竹嶺背山坪而得名。該寺保持著清代建築風格。寺後進西側牆壁上立有古碑二方。寺曾一度作為它用,近年收回管理,開展佛事活動,並在寺後擴建部分建築。對面青山一片,左右交通便利,後沿小山嶺而上,俯看江水滔滔。足以開擴襟懷,令人心曠神怡。1990年12月,該寺被溫州市文物處定為文物古蹟保護點。
茅竹嶺道院坐落於溫州市龍灣區瑤溪街道白樓下茅竹嶺下道院(俗稱領腳下楊府殿)始建於大明嘉靖四十年(1561)重建於皇清鹹豐六年(1856)此間曾經興替,歷盡風雨滄桑,文物古蹟破壞始終僅存玄壇財神經碑記殘塊(現已重刻)重修共和天運辛酉年(1981)主殿供奉楊府王(神顯十方,民間宜有楊府買樹興廟,訂戲鬧春等傳說)自前任住持周大仁宗師(1985年)進堂開展道教活動以來香火日旺,十方信眾慕名而至(香客遍及瑞安、永嘉、洞頭、鹿城、甌海、天台等地)已形成十方廟之規模,為加強道教之正統信仰(預增建大雄寶殿)。
古墓 王澈墓坐落龍灣區狀元街道茅竹嶺西側山腰,今海軍水警區駐地小山坪中。由於部隊用地擴建,徵收墳墓之地它用。墓主後裔出面協商,分別對墳地進行現場處理。出土明代石馬、石羊、石虎、石碑二塊。內墓誌長0.72米,寬0.48米,正楷小字。壙志長0.78米,寬0.49米,篆書20字:“明故朝散大夫福建布班使右參議東崖王公壙志”上述石器文物,1992年由王氏家族從原地拆運到永中街道永昌上倉王澈宗祠內保存。立有經過事實碑記。
古文化遺址
清康熙初年就有茅竹嶺築城駐防稱茅竹寨或茅竹汎,晚清在茅竹嶺山寨建有炮台,並先後有陳百川,洪筱山等清廷名將鎮守過茅竹嶺炮台,其遺址在原海軍信號台靠北的下沿地。
陳百川(1863~1937),字濟源,永嘉中塘人,清光緒武進士。始任茅竹嶺、龍灣炮台防守官佐,繼而任金鄉衛、溫州衛水師防務管帶、統領、代提督,後不滿軍閥混戰,棄官經商,購置溫州第一艘汽輪金寶山號(後改名大德號)。熱心地方公益,出資修建狀元橋至茅竹嶺通路。
洪筱山(1870~1958),字錫芬,永嘉城區人,清光緒武舉人,累官溫州標城守營都司銜千總、溫州鎮轅巡輔四品銜右營專城千總等職。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入侵時,他奉命駐守甌江南岸茅竹嶺與龍灣兩處炮台,日夜戒備,並沉石甌江口,矢志保衛溫州。
抗日戰爭時期。茅竹嶺又是抗日戰爭重要戰略要地:中國海軍於1938年10月調炮兵一隊由隊長李葆祁率領,攜炮五尊至永嘉茅竹嶺設定甌江炮台,並先後在甌江、清江、飛雲江布雷百餘具。現在的茅竹嶺仍是海防基地。
茅竹嶺沿江新路碑茅竹嶺故有路,東西千八百尺,上下有四十尺,升降峻急二百許磴,南為列嶂,通大羅山,北瀕甌江,崖崖不可跋涉,嚴寒酷暑,老贏婦女,肩挑手挈,喘汗嶺旁,而無能易以坦途者。去歲冬,陳丈百川來言曰:余議辟茅竹嶺沿江新路。經始矣,與俱往觀,岩之聳者炸而夷之,途之窪者填而堙之,鳩工千指,庀石萬面,規劃井然。今歲,丈復來曰:新路成矣!西起嶺址,東抵白樓下,通長三千七百十五尺,廣十二尺,砥如也!路三之二倚山臨江,高出江面大潮四、五尺,小潮十一、二尺,分段築溝,引山溜而馳之江,江路南有泉,甃池蓄之,北修石步,以便汲甘而航運者焉!緣江險逼之處,護以石欄二千又五十尺,相址結亭,憩則有所,因壤補樹,庇則有陰,凡諸經營,閱時逾歲,需財三千數百金。姚中將味辛聞而義之,次金二百,丈獨出三千金而強。丈年二十時從軍,戍嶺麓,見行者艱困,慨焉而為任擔負之勞,因默計曰,安得沿江辟道以逸往來乎?即試武科,光緒辛卯舉於鄉,壬辰連捷成進士,累官至寧海參將。鼎革以後,經商獲贏,盛為善舉。是路也,自發念以暨完功,中經五十餘載,丈年七十有五矣!蟠髯一尺,健步如飛,有志竟成,明效若此!具書勒諸石,以風示來者。時中華民國二十又六年,丁丑十二月一日也,劉景晨撰寫並篆額。
劉景辰,生平見茶山卷詩詞。
現代建築
趙爾春烈士陳列館位於龍灣茅竹嶺山麓解放軍某部後勤處駐地。1974年,在烈士犧牲十周年之際,部隊利用原有營房,建立趙爾春烈士陳烈館。面積45平方米。1992年,東海艦隊舟山基地撥款重建,新館占地170平方米。館中有趙爾春烈士石膏胸像,展廳展出烈士生平和英雄事跡,並陳列張愛萍等首長題詞。
趙爾春,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37622部隊通訊班五好戰士,共青團員。1963年12月,民房失火,奮勇搶救而犧牲。國防部追認為革命烈士“愛民模範”。
茅竹嶺引水隨洞長426米,口徑2.7米×3米,洞底高程-0.5米,縱坡1:3200,過水深度2米。1964年動工,1965年竣工。
茅竹嶺翻水站1971年建成臨時性,1986年在茅竹隧洞的狀元方隧洞口興頭建泵站,1981年3月建成。
茅竹嶺抽水機站擴建1994年施工,1996年4月完工。
機場大道;東起永強機場,西接鹿城區新城大道,全長18.5公里,寬50米,半封閉式,10車道,白樓下以西原為永強公路(77省道)一部分,1993年動工改擴建,1996年竣工通車。機場大道茅竹嶺隧道;位於狀元茅竹橋茅竹嶺腳,東西走向,即白樓下西,1993年動工,隧道長305米,寬12米,高7米,1994年12月建成通車。

特色

據清光緒《永嘉縣誌》載:茅竹嶺又名丁公嶺,宋代八行丁廉夫所居,有禪寺。茅竹嶺,依山瀕江(大羅山、甌江),茅竹嶺位於馬鞍嶺北、甌江南岸、象巨大的屏障,又蜿蜒而向東北,成為蒼龍奔騰苑伏甌江之濱。康熙初年築城駐防,是溫州海防基地,嶺徑條石板結構,是永嘉場通往隔山(狀元)溫州城內的主要通道。另據,清光緒《永嘉縣誌》載:清代溫州衛右營游擊所在茅竹嶺寨建有牌樓,使之東麓一村牌樓下,後來諧音改為白樓下,沿用至今。解放前後初期屬永嘉縣濱江鄉,永新鄉,公社化時永新管理區,龍灣公社,龍灣區成立後為龍灣鎮,行政區劃調整後為瑤溪鎮瑤溪街道。
茅竹嶺處於狀元街道茅竹橋(自然村)東面與瑤溪街道白樓下村(牌樓下)西部交界處,北臨甌江,南邊與前岩山交界,西面靠近茅竹橋和狀元油庫的茅竹山。海拔約100米。解放前後初期,因多植茅竹而得名。據志書記載此山是溫州歷代重要的海防基地,山坪有平山寺,茅川精舍,便止亭遺址,碑刻,海防哨所,炮台遺址,古井、殿、廟、宮等。嶺周圍植被深厚,氣候宜人。明王瓚過茅竹嶺時曾詠道“茅竹嶺西千樹竹,繁陰如蓋坐多時”。故嶺雖經千百年的風霜雨雪的洗盪,依舊如故,寫著滄桑和歷史。
茅竹嶺是橫穿在大羅山的千古驛道,(東西走向)是永嘉場通向溫州腹地的咽喉,嶺不高也不長,約六百餘米上山下坡,坡不陡,上嶺原石階一百九十七級,年久破損補修後一百八十五級,嶺背平緩,舒坦,嶺西基本保持原狀,沿古道(嶺西)走下去,都是各種樹葉鋪地,成了天然的毛毯,每段路都是一道仙景般的美景。鐫刻著組組花文,有條條如鋸齒狀似水波浪、回形方塊的、棱形、雲形和魚鱗形,一級台階一個樣,密密縝縝,匝匝麻麻,粗獷又固執。古道西邊數不清蒼勁的古樹名木錦亘成廊,遒勁蒼老,華蓋盤郁,綠陰匝地,古韻盎然,令人嘆為觀止。在這青山竹林中,顯得古樸,靜謐,有一種天然去雕的。但沒有遊人的喧譁,再沒有80年代前那種由永嘉場人前往狀元茅竹橋趕坐河輪的熱鬧勁,更沒有小販的吆喝,茅竹嶺古道雖歷經千年滄桑,特別是嶺西嶺,荒蕪在多樹雜草之中,但卻難以抹去那曾經繁華的歷史沉積,無不展現著積澱千年歷史文化的深沉。
茅竹嶺早在唐朝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在這個當時世界超級大國的上空,就升起過一顆國家級的企業明星—“永嘉鹽場”。鹽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廿年後全國共設定了十大鹽場。古書云:“天下之賦,鹽利居半”,鹽稅利潤又是朝廷的財政支柱,國家經濟的棟樑。在大唐盛世宏偉的經濟運行中,也有來自我們永嘉場(永強)的一份支撐。泱泱中華,悠悠歷史,彈丸之地的永嘉場居然能在偉大民族的繁衍壯大中,做出了不薄的貢獻,在歷朝歷代的“GDP”中引領風騷。時勢造“英雄”,永嘉鹽場的開發,也造就了千年驛道茅竹嶺的輝煌。
通過這條千年驛道走進歷史的,不但有步履沉重的鹽夫、行色匆匆的商旅;還有,滿腹經綸的農家子弟。泥腿子父親為他們提供了十年寒窗苦讀的條件,他們懷著治國平天下的雄心壯志,從茅竹嶺走向省會、京城;走向經天緯地、一展抱負的山外世界。王瓚過去了,他在全國統考中名列第二,當了三代皇帝的重臣;張璁過去又回來了,他往返七次後終於成功,成為溫州兩千年歷史上唯一一位總領全國政務達六年之久的宰相;項喬過去了,他三遭罷黜不餒,三逢提攜不赴,在地方官任上埋頭廿四年去實踐他的“義利一致”的學術主張。自明清以來茅竹嶺下走出了一批批名臣政要、文人大儒。明時鹿城人姜準在《岐海瑣談》中說永嘉場“當海之弓(灣),故明之顯仕名室多產於”。光是蟄居英橋的王氏一族,就出了十三名進士;有抗倭民族英雄王德,剪除逆藩的名臣王錚,毀家造城的王叔杲;三元及第的王名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