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永善黃華:拼音:yǒng shàn huáng huá
地名,屬雲南省昭通市
永善黃華政府常駐地址:
雲南省昭通市永善縣黃華鎮
郵政編碼 : 657303
永善黃華簡介
永善黃華,初名“黃葛樹”,1938年,取黃葛樹(榕樹)繁華之意更名黃華。永善黃華距縣城60公里,介於東經103°29′-103°42′,北緯27°35′-28°04′之間。轄9個村民委員會,233個村民小組,居住著漢、彝、苗、回、壯五種民族,2003年末總人口40224人,國土總面積139.6平方公里,全鎮地形東高西低,從上至下呈階梯式扇形分布,最低海拔420米,最高海拔2265米,系亞熱帶、溫帶氣候,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8°C,年平均降雨量900毫米,年日照時數2500-3000小時,無霜期340天,屬江邊乾熱河谷區,立體氣候突出。
永善黃華與四川雷波縣、金陽縣隔江相望,與永善縣的溪洛渡、務基、水竹、馬楠相連,區位優勢明顯,是昭通地區重要的商貿集散中心之一。永善黃華黨委政府從1998年以來,對永善黃華城鎮建設完成了總規、詳規、可研和初設等工作,採取不同的形式籌集資金,先後實施了朝陽大街、衛生路、城鎮供水、城市美化亮化工程建設,中心小城鎮建設已達1.5平方公里,市政功能基本齊備,城鎮規模初具雛型。
永善黃華屬典型的山區農業鎮,富饒的土地和充分的光熱資源,鑄就了物產富庶的黃華。地下蘊藏豐富的大理石、彩花石、鉛、鋅、銅、鐵等礦產資源,其中五彩斑斕、質堅澤亮的彩花石儲量約20億立方米。境內水果四季不斷,色香、味美、個大的紅桔、白桔、臍橙、枇杷是遠近聞名的水果精品。清香、麻味純正的永善黃華青椒和砂仁遠銷省內外,2003年末全鎮各種水果種植面積達到3萬餘畝,年產千萬公斤。花椒2萬餘畝,產量50多萬公斤,產值1000多萬元。砂仁2.5萬餘畝,產值近2000萬元。建立了2000畝蔬菜基地和2500畝魔芋基地,初步形成柑桔、花椒、砂仁、蔬菜、魔芋五大綠色產業支柱。永善黃華被譽為“水果之鄉”、“香料之鄉”。
永善黃華的歷史沿革
黃華古鎮有太多的故事。《永善縣誌》曾記載,黃華在清朝、民國時期是昭通到四川的交通要地,境內有險峻高聳的黑鐵關、金鎖關,與務基境內的回龍關並峙,合稱“三關”,為古之雄關險隘。雍正六年,哈元生將軍率兵攻打三關,建縣於米貼。民國時期,龍奎垣盤踞金鎖關,稱霸永善。1950年,黃華成為平息匪亂的重要戰場,1956年又成為平息四川涼山叛亂的主要後方陣地。黃華,一個美麗、神奇的世界。自然的生態是美的,歷史的滄桑是美的,多姿的民俗是美的。僰人懸棺、“含輝”石刻、石拱橋、佛濟橋、古碉樓等文物古蹟充滿神秘的色彩。
踏進黃華古鎮,便走近了一扇從現實通往歷史的大門。建在山坡上的老街,從下而上。像一架飽經滄桑的天梯,一頭連著雲嵐嘴,一頭伸向金沙江。被歲月打磨得發亮的石板路,在心靈的深處泛著清幽的藍光,映照久遠的回音;巍巍而立的碉樓,能讓“臨危不懼”的人把酒臨江,笑談古今;沉默中透出穩重、平和中飽含威嚴的吊腳樓,見證了歲月更迭的煙雲;活力無限的“獅子王”,呼呼生風、山搖地動的氣勢,如咆哮的金沙江水在內心激情澎湃……這短短的文字,概括了黃華的內涵乃至全部。黑鐵關僰人懸棺遺址,半山腰還有人類居住過的石頭砌成的斷垣殘壁,也許就是僰人曾經的住所。因溪洛渡電站建設,這裡的僰人懸棺、石拱橋、“賽普陀”崖刻等都被列為文物保護,現在已經實施搬遷,將重新選址復原。沿黑鐵關險峻的山路一直往上,遠遠地可以看見保護完好的“含輝”崖刻。據說“含輝”姓盧,是清末時期當地的一個秀才。此人一生沒做成什麼大事情,他雖然胸懷大志,但有很多想法一輩子沒有得到實現,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前,他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這處山崖上。因“含輝”二字使這個窮困潦倒的秀才在永善流傳於世。水田壩的碉樓,是黃華乃至金沙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過去,由於黃華扼銅運古道的咽喉,金鎖關、黑鐵關、回龍關“三關”,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在黃華、黃坪、大興到碼口沿江一帶,便矗立起眾多的碉樓,作為江防的第一線堡壘。如今,枝繁葉茂的黃角樹叢中,那些歷經滄桑的碉樓,仍然巍巍而立,在和煦的江風中見證和笑談古今。
永善黃華之未來展望
改革開放以來,永善黃華歷屆黨委、政府團結帶領全鎮人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夯實基礎,調整產業,科教興鎮,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經濟得到了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社會不斷進步,民族團結,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被列為雲南省百家重點建設小城鎮、昭通市農業綜合開發精品示範鎮、生態環境建設示範鎮、昭通市率先進入小康示範鎮。2003年末,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1.2億元,糧食總產量11006噸,全鎮9個村公路暢通,總長71公里,農村通電率達91.3%,通訊基本步入現代化,程控電話安裝1040部,使用行動電話4150部。文化事業繁榮,文化站和廣播站功能齊備,閉路電視已達3900戶,電視和廣播覆蓋率分別為72%和36%。有各類學校55所,其中中學1所,幼稚園1所,國小入學率達99.01%,國中入學率91%,基本實現了普九教育。村級醫療預防保健網路健全。農業基礎得已夯實,修通田間渠道316公里,渠道縱橫交錯,抗旱水池星羅棋布,水利化程度達57%。生態環境良好,森林覆蓋率達32%。全鎮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具備了良好的投資環境和長足的發展空間。
永善黃華這片神奇、美麗而富饒的土地,人傑地靈,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有年代久遠的“含輝”崖刻,僰人懸棺等名勝古蹟;有愛國主義教育陣地——烈士陵園,金沙江襟連於前,五蓮峰崛起於後,靈山秀水賜予黃華風物景勝的靈犀,勤勞勇敢造就了黃華人大展宏圖的智慧。永善黃華黨、政領導迎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以發展經濟為第一要務,搶抓西部大開發和溪洛渡巨型電站建設的歷史機遇,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動力,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綠色產業為支撐,以農業產業結構規模化為依託,決心把永善黃華建成綠色產業大鎮,溪洛渡電站上游湖濱旅遊城鎮。
獅武金江
永善黃華“張獅子”的傳人張忠文,人都稱呼他為“獅王”。張忠文說:“我們張家的祖輩是從廣東過來的,最初是在雲貴川三省各地舞獅賣藝,後來就在黃華定居下來,大概有八九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