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虱草

水虱草

水虱草除了冬天之外,全年都可以在潮濕的田地中找到,全草具有特殊香氣,台灣中部的海邊濕地與農田最常見。

基本信息

學名:水虱草

拼音名:ShuǐShīCǎo 別名:芝麻關草、筅帚草、鵝草、飄拂草、日照飄 拉丁名:Fimbristylismiliacea(L.)Vahl[ScirpusmiliaceusL.]

科屬分類:莎草科 科名:Cyperaceae 種名:Fimbristylismiliacea

形態形態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10-40-60cm。稈叢生,扁四棱形,有縱槽,基開花前的植株
部有1-3無葉片的鞘。葉劍形,邊緣有疏鋸齒,先端漸尖成剛毛狀,基部寬1.5-2mm;葉鞘側扁,套褶。苞片2-4,剛毛狀,基部寬,較花序短而多。聚傘花序復出或多次復出,有很多小穗。小穗單生,球形或近球形,長1.5-3mm,寬1.5-2mm;鱗片卵形,膜質,長約1cm,先端鈍,有3脈;雄蕊2;花柱三棱形,基部稍膨大,無緣毛,柱頭3,為花柱長的1/2.小堅果三棱狀倒卵形,長約lmm,褐黃色,表面有橫長圓形網紋和疏少的小疣狀突起。花、果期7-10月。
水虱草水虱草
無根狀莖。稈叢生,高(1.5-)10-60厘米,扁四稜形,具縱槽,基部包著1-3個無葉片的鞘;鞘側扁,鞘口斜裂,向上漸狹窄,有時成剛毛狀,長(1.5-)3.5-9厘米。葉長於或短於簡介稈或與稈等長,側扁,套褶,劍狀,邊上有稀疏細齒,向頂端漸狹成剛毛狀,寬(1-)1.5-2毫米;鞘側扁,背面呈銳龍骨狀,前面具膜質、銹色的邊,鞘口斜裂,無葉舌。苞片2-4枚,剛毛狀,基部寬,具銹色、膜質的邊,較花序短;長側枝聚繖花序復出或多次復出,很少簡單,有許多小穗;輻射枝3-6個,細而粗糙,長0.8-5厘米;小穗單生於輻射枝頂端,球形或近球形,頂端極鈍,長1.5-5毫米,寬1.5-2毫米;鱗片膜質,卵形,頂端極鈍,長1毫米強,栗色,具白色狹邊,背面具龍骨狀突起,具有3條脈,沿側脈處深褐色,中脈綠色;雄蕊2,花葯長圓形,頂端鈍,長0.75毫米,為花絲長的1/2;花柱三稜形,基部稍膨大,無緣毛,柱頭3,為花柱長的1/2。小堅果倒卵形或寬倒卵形,鈍三稜形,長1毫米,麥稈黃色,具疣狀突起和橫長圓形網紋。簡介資源分布除東北各省、山東、山西、甘肅、內蒙古、新疆、西藏尚無記載外,全國各省區都產;也分布於印度、馬來亞、錫蘭、泰國、越南、寮國、朝鮮、日本、玻里尼西亞、澳洲。

來源

藥材基源:為莎草科植物水虱草的全草。
採收和儲藏:季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栽培要點

野生品,無人栽培。

性味

味甘;淡;性涼

功能主治

1.清熱利尿,活血解毒。主治風熱咳嗽,小便短赤,胃腸炎,跌打損傷。 《中華本草》
2.祛痰定喘,活血消腫。主治支氣管炎,跌打損傷,小便不利。 《全國中草藥彙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鮮品30-60g。
外用:適量,搗敷。

附方

水虱草水虱草

1.治暑熱,少尿,尿赤:
日照飄拂草30~60g。水煎服。
2.治胃腸炎:
日照飄拂草全草60g。水煎服。
3.治小腿勞傷腫痛:
日照飄拂草全草、樟樹皮、桃樹嫩梢加酒糟搗爛外敷。
4.感冒頭痛:
蝨篦草、無頭土香各二兩,燉半酒水溫服。
5.腎結石,腰痛:
蝨篦草、金錢薄荷各二兩,打汁沖少量米酒服用。

附註

本品除了冬天之外,全年都可以在潮濕的田地中找到,全草具有特殊香氣,台灣中部的海邊濕地與農田最常見。

莎草科·飄拂草屬

飄拂草屬(Fimbristylis Vahl ),莎草科,200種以上,全產溫帶地,中國有47種,全國均有分布,南部尤盛。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常見於田間或曠野濕地上;花序頂生,為單生或復生的傘形花序或退化為一單生小穗;小穗有花多朵;鱗片螺鏇排列於小穗軸的四周或下部的多少2列,下位剛毛缺;花柱基部收縮成一小球體;柱頭2-3;堅果平滑或有條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