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茵核稈腐病

水稻茵核稈腐病

水稻茵核稈腐病是一種化學品,主要侵害下部葉鞘和莖稈,初在近水面葉鞘上產生褐色小斑,後擴展為黑色縱向壞死線及黑色大斑,種植抗病品種,冬季結合治螟挖毀稻樁,可以減少田間越冬菌核。春耕插秧前宜結合防治紋枯病撈除菌核,加強肥水管理。

基本信息

學名:水稻菌核稈腐病
俗稱別名:水稻菌核病、稈腐病
所屬分類:真菌性病害
種類:病害

為害症狀

主要侵害下部葉鞘和莖稈,初在近水面葉鞘上產生褐色小斑,後擴展為黑色縱向壞死

<a name="ref_&#91;2&#93;"></a>
線及黑色大斑,上生稀薄淺灰色霉層,病鞘內常有菌絲塊。小黑菌核病不形成菌絲塊,黑線也較淺,病斑繼續擴展使莖基成段變黑軟腐,病部呈灰白色或紅褐色而腐爛。剝檢莖稈,腔內充滿灰白色菌絲和黑褐色小菌核。

病原症狀

Helminthosporium sigmoideum稱稻卷芒雙曲孢霉,屬半知菌亞門真菌,是小球菌核病菌的變種。分生孢子梗在病組織或浮於水面菌核上形成,單生或數枝簇生,分生孢子紡錘形,彎或呈“S”形,頂細胞上生卷鬚狀長絲。後期病部可形成深橄欖色菌核。

發生規律

以菌核在稻樁、稻草中越冬,尤其稻樁內數量最多。在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菌核萌發產生菌絲,直接從葉鞘表面或傷口侵入,在葉鞘組織內蔓延擴展,引發病害。在分櫱期開始發生,孕穗以後病情逐漸加重,抽穗至乳熟期發展最快,受害也最嚴重。

防治方法

種植抗病品種,冬季結合治螟挖毀稻樁,可以減少田間越冬菌核。春耕插秧前宜結合防治紋枯病撈除菌核,加強肥水管理。
在水稻圓稈拔節期和孕穗期菌核稈腐病初發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防治: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5g/畝;
5%井岡黴素水劑100ml/畝;
50%異稻瘟淨乳油100ml/畝;
40%稻瘟靈乳油1 000倍液;
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
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
50%乙烯菌核利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
50%異菌脲或40%菌核淨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
20%甲基立枯磷乳油1 200倍液,每畝用稀釋後的藥液50~60kg全田莖葉噴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