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試驗

測定高濃度污染物在短時期(一般不超過幾天)內對水生生物所產生的急性毒作用,用以評價污染物毒性的實驗方法。

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試驗

正文

測定高濃度污染物在短時期(一般不超過幾天)內對水生生物所產生的急性毒作用,用以評價污染物毒性的實驗方法。
目的 通過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試驗可以確定半數存活濃度(TLm)或半數致死濃度(LC50),並用來評價污染物的毒性大小和性質。此外,還可粗略了解毒物引起生物體中毒的症狀和特點,以判斷毒物的毒性強弱和水環境的污染程度,並為制定在環境中的毒物最大容許濃度提供基本數據。
要求 用於急性毒性試驗的水生生物種類很多, 常用的是小型水生生物,主要是魚(見毒性實驗的魚類)。另外,也有用浮游生物作急性毒性試驗的,如中國常用的有隆線溞(Daphnia carinata)、大型溞(Daphnia magna)等溞類,柵藻(Scenedesmus)、小球藻(Chlorella)等藻類。
為了避免受試生物個體差異過於懸殊,應選擇種屬較純,年齡、大小、體重差別不大,雌雄性別各半的動物。受試魚一般採用體重輕於5克、體長短於7厘米的,最長的不超過最短的1.5倍。
方法 將受試魚隨機分組。每組至少10尾,要設定5個以上不同濃度的毒物組,另有一個對照組,毒物濃度應按對數濃度分級,包括使動物完全死亡和完全不死亡的濃度。
試驗前,受試動物要先在實驗室內飼養7~10天,以觀察其活動是否正常,去除有病的或畸形的。試驗期間,對照組動物的死亡率應低於 5%。試驗容器是用無毒的玻璃、聚乙烯、搪瓷等材料製成的,形狀可為橢圓形或柱形。為了便於比較,試驗時環境因素要恆定。例如稀釋水要無毒,要預先脫氯,溶解氧要超過5ppm,pH值在6.5~8.5之間,水溫對溫水魚為25℃,對冷水魚為15℃,保持水質恆定。靜水試驗每天至少換一次試驗溶液,每克體重的魚平均要有2升的水。流水試驗每 24小時要換入95%的新試液。
急性毒性試驗期間一般不餵食,從致毒開始就觀察記錄動物中毒表現,生理、生化變化和死亡情況,並將觀察結果在半對數坐標紙上用內插法或外推法求出動物的LC50或TLm、動物全部死亡的最小濃度(LC100)和動物全部存活的最大毒物濃度(LC0)即最大耐受濃度
急性毒性試驗的結果同受試動物的種屬和稀釋水的水質等因素有關。例如比較谷硫磷對藍鰓魚和金魚的TLm值,藍鰓魚比金魚高900倍。但是,金魚對銅最敏感,而藍鰓魚對銅抗性較強。許多種重金屬的毒性由於受稀釋水的硬度和pH值的影響可相差兩個數量級以上。一般硬度增加會使毒性減弱,而溶解氧降低會增加生物的生理負擔,從而使毒性增強。水溫對毒性的影響比較複雜,有些物質因升溫而增加毒性,有些物質則因升溫而降低毒性。
發展歷史 急性毒性試驗已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公元 750年中國唐代王燾所著《外台秘要引·小品方》中就記載:“若有毒,其物即死”,提出將動物放在有毒氣的場所來作試驗,以檢查氣體的毒性。西方最早關於用動物研究毒物毒性的論文發表於1809年(R.德萊爾和M.弗朗科伊斯)。1933年J.H.加德姆提出用對數轉化法求半數致死濃度,此法至今仍在套用。40年代以後,隨著化學工業的發展,農藥、殺蟲劑、除草劑的普遍施用,急性毒性試驗逐漸被重視並得到廣泛套用。近年來對影響急性毒性試驗的各種因素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為了克服動物個體差異的影響,已開始使用離體器官和細胞作為試驗材料,試圖從細胞和分子水平進行急性毒性試驗。
參考書目
 G.E.Paget,Methods in Toxicology, F. A. Davis Co.,Philadelphia,1970.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