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衰竭症

水牛衰竭症俗稱水牛“低溫病”,是我國淮河以南水牛養殖地區冬春季水牛常見病和多發病。該病以病牛發生全身性衰竭,各種反應遲鈍,體溫低於正常為基本特點,是一種代謝障礙性疾病,死亡率、淘汰率甚高。

水牛衰竭症病因及防治方法
下文介紹的是水牛衰竭症的病因、臨床症狀、防治等事項,希望能給廣大養殖戶朋友帶來幫助,從而提高自己的養殖效益。
1 發病季節和病因
該病全年均有發生,但主要是在12月到次年的4月間,其中尤以2~4月份最為集中。其發病原因比較複雜,大致可分以下四種。
1.1 勞役過度和飼草不良 耕牛在重役之後未能得到適當休息,入冬後僅餵給粗劣的稻草,儘管牛已處於休息狀態,這種營養很難補足維持正常代謝和使役中的虧損,特別是在牛舍簡陋,管理不善,受到寒流襲擊後,更加劇了衰竭的發生。這是該病發生的主因。
1.2 寄生蟲的侵襲 淮河以南水稻種植地區,也是肝片吸蟲、日本血吸蟲和錐蟲的流行地區,由於寄生蟲的侵襲,奪取水牛機體營養,甚至損傷肝臟、心臟機能。
1.3 牛體健康狀況 老水牛、患有齒病的牛,採食和消化功能減退;或處在妊娠後期和哺乳的母牛,在代謝上處於負平衡狀態。
1.4 其他因子 如飼餵霉爛稻草以及其他消耗性疾病引起。
2 臨床表現
病牛骨架顯露,肋骨歷歷可數,眼球內陷,步態蹣跚,起立艱難,以至臥地不起,體溫大都在37℃以下,但飲食慾、反芻、排糞、排尿、瘤胃蠕動並無異常。臨床表現按其程度大致可以分為三種。
2.1 輕度 大多屬重役之後臥地不起,或在使役中倒入田中,常發生在農忙季節。牛體膘尚且在六、七成之間,體溫正常或稍低,起臥費力,其他一般無特異表現。
2.2 中度 病牛起立艱難,常需人扶持方可站立,邁步蹣跚,骨架顯露,眼球內陷。食慾稍減,呈輕、中度脫水,但無飲欲。對外反應遲鈍,採食、咀嚼、反芻緩慢,心跳在30次/分左右。此類牛大多在入冬後一兩個月發生。
2.3 重度 病牛極度消瘦,臥地不起,口、耳、鼻、蹄等末梢部厥冷,眼球深陷,呈中度以上脫水。被毛粗亂,皮膚失去彈性,有的下頜部浮腫。體溫在36℃下,胃腸蠕動緩慢,肛門括約肌鬆弛,排便無力。呼吸緩慢,呼出的氣溫下降,心跳在30次/分以下。病程長者,常在腕、膝、跟結節、大轉子等部乃至胸壁兩側肋骨部發生褥瘡,繼而形成經久難愈的肉芽創。有的耳尖、尾端出現乾性壞死。
衰竭病牛血液中紅細胞數偏低,白細胞稍低於正常,嗜中性細胞增多,淋巴細胞降低。
3 防治
該病的死亡或淘汰率較高,長江以北冬春氣溫較低地區則更高。在治療上,輕症牛在補糖、強心和糾正水解代謝失調以後可以很快好轉,經一定時間的休息,補給青綠飼料和蛋白質飼料,必要時注射同化激素以後,體況能很快復元。但在一些中度和重度病牛的治療過程中常常遇到病情不穩定的情況,最後不免死亡和淘汰。
上述情況從綜合病因來看,都是在營養代謝障礙的基礎上發生全身性的能量代謝降低後發生衰竭的,由此推斷病畜存在低蛋白血症和低血糖症;等滲性脫水和低血鉀;心、肝功能下降,消化系統和吸收功能減退三種情況。按照整個恢復過程的不同特點,分成以下三個時期,做出相應的處理。
3.1 啟動期 主要是提供能量,增強能量代謝以提高肝心的功能。主要措施是:補給葡萄糖、Vc和三磷酸腺苷,還應適當從靜脈補以鈣劑和強心劑。病牛一般經上述處理後,6~8小時體溫開始上升,反射增強。內服中藥附子、黨參或白酒、糯米酒也有效。但這一良好轉機需要鞏固。在此期間補入過多高濃度的糖和同化劑是不適宜的。護理上為了減少散熱,畜舍內應升溫,病牛覆被,添加青綠飼料或多汁飼料。過多地供給精料無必要,也不適宜。
3.2 穩定期 其目的在於把上述良好轉機鞏固下來,穩定器官功能,這也是挽救病牛的關鍵。重點在於糾正低蛋白血症、水解代謝失調和改善消化道功能。
3.2.1 補入血漿 可增加病畜蛋白質的量,改變負氮平衡,提高血液膠體滲透壓,擴充血容量,對改變心、腎、肝、腦等器官的功能都有明顯作用。每次補入健康水牛血漿1000~1500毫升,2~3次。
3.2.2 糾正低血鉀 病牛的肌無力和心率變慢與低血鉀有關。改善肌無力和提高心臟功能是治療成敗的關鍵。每日以中小劑量靜脈補入為宜,一次大劑量補入非但無效反而有害。
3.2.3 護理 供給易消化的含糖量較高的飼料,如大麥粥等。同時給予青綠飼料以及適當飼餵豆餅和補給食鹽。病牛不能站立者,應勤翻身和適當吊起,鋪厚草,防止褥瘡發生,一旦能站立,隨即在扶持下適當牽騮。
3.3 恢復期 此期由於消化器官的功能逐漸轉入正常,重點放在增強代謝過程的同化作用,改善體質狀況。在供給充足的青綠飼料、蛋白質飼料的基礎上,以小劑量多次注射同化劑,同時增加病牛的運動量。有寄生蟲侵襲的要驅蟲,牙齒磨滅不正者應整齒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