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根狀莖粗短,無匍匐根狀莖,具細長鬚根。稈叢生,稍粗壯,高50-120厘米,銳三稜形,基部具2個葉鞘,鞘棕色,長7-23厘米,頂端呈斜截形,無葉片。苞片1枚,為稈的延長,直立或稍展開,長2-9厘米;小穗(2-)5-9(-20) 聚集成頭狀,假側生,卵形、長圓狀卵形、圓筒形或披針形,頂端鈍圓或近於急尖,長8-16毫米,寬4-6毫米,具多數花;鱗片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頂端急縮成短尖,近於革質,長4-4.5毫米,淡棕色,具紅棕色短條紋,背面具1條脈;下位剛毛6條,有倒刺,較小堅果長一半或與之等長或較小堅果稍短;雄蕊3,花葯線形,長2毫米或更長些,藥隔稍突出;花柱長,柱頭3。小堅果倒卵形或寬倒卵形,扁三稜形,長2-2.5毫米,成熟時暗棕色,具光澤,稍有皺紋。花果期5-8月。
分布範圍
除新疆外,全國各省均有分布。
主要價值
性味
根:淡、微苦,涼。
全草:苦、辛,涼。
功能主治
根:清熱,利尿。主治熱症牙痛,淋症,白帶等症。用量1~2兩。
全草:清熱解表,潤肺止咳。主治外感惡寒,發熱咳嗽。用量0.3~1兩。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